2017年一级注册计量师习题库《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练习卷二
-
在事故预防方面的法规要求基本可概括为( )等方面。
- A.人员与设施
- B.设备与物品
- C.作业环境
- D.保险理赔
-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重点是对质量管理体系( )的评审。
- A.效率
- B.适宜性
- C.充分性
- D.有效性
-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规规定的内容可概括为( )等方面。
- A.事故预防
- B.事故处理
- C.保险理赔
- D.法律责任
-
对出具的计量检定证书和校准证书,以下( )项要求是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 A.应准确、清晰和客观地报告每一项检定、校准和检测的结果
- B.应给出检定或校准的日期及有效期
- C.应给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 D.应有责任人签字并加盖单位专用章
-
每份检定、校准或检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必要时( )。
- A.追溯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B.追溯测量误差的大小
- C.追溯测量设备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D.在接近原来条件下复现测量结果
-
对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的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
- A.机构应按规定的期限保存原始记录,并按规定保留出具的各类证书和报告的副本
- B.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并包括负责执行人员和结果核验人员的签名
- C.观测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固定的记录纸上记录,并能按照特定的任务分类识别
- D.当在记录中发生错误时,对每一错误应划改,不可擦掉或涂掉
-
用于非标准方法的确认技术可以是( )情况之一,或是其组合。
- A.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进行校准
- B.与其他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
- C.实验室间比对
- D.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性评审
-
决定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校准和检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资源包括()。
- A.人员和测量设备
- B.设施和环境条件
- C.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
- D.与顾客的良好关系
-
管理体系文件是计量技术机构所建立的管理体系的文件化的载体。制定管理体系文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 A.计量技术机构应将其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制定成文件
- B.应确保机构对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达到保证测量结果质量的程度
- C.所有体系文件均应经最高领导批准、发布后正式运行
- D.体系文件应传达至有关人员,并被其理解、获取和执行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通常包括( )。
- 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B.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 C.党政管理制度
- D.人事制度
-
下面关于质量方针描述正确的是( )
- A.质量方针由最高领导制定
- B.质量方针由全体员工制定
- C.质量方针被全体员工理解
- D.质量方针就是所追求的质量目标
-
二级标准物质可以用来( )。
- A.校准测量装置
- B.标定一级标准物质
- C.评价计量方法
- D.给材料赋值
-
为了促进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改进,计量技术机构应采取以下活动()。
- A.建立质量方针和总体目标
- B.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 C.加强对外的宣传报道
- D.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
下列关于标准物质描述正确的是( )。
- A.标准物质是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 B.按照计量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不属于计量器具的范畴
- C.有证标准物质是指附有证书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出证的特性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 D.标准物质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具有量值准确性和用于计量的目的
-
下列关于标准物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标准物质是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
- B.具有量值准确性,用于计量的目的
- C.取得《标准物质型式批准证书》
- D.向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
下列关于计量标准描述正确的是( )。
- A.计量标准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下一级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 B.计量标准的准确度应比被检定或被校准的计量器具的准确度高
- C.计量标准在我国量值传递(溯源)中处于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D.只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及部门和企事业最高计量标准才有资格开展量值传递
-
测量标准是为了( )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
- A.定义
- B.复现
- C.描述
- D.保存
-
某省的一个市建立了一项当地的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应向()申请考核。
- A.市计量行政部门
- B.省计量行政部门
- C.主管部门
- D.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
下列计量标准中可以不经过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就可以使用的是()。
- 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B.最高等级的部门计量标准
- C.最高等级之外的其他等级的部门计量标准
- D.承担计量行政部门计量授权任务的单位建立的相关计量标准
-
某省的一个市建立了一项当地的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应向( )申请考核。
- A.市计量行政部门
- B.省计量行政部门
- C.主管部门
- D.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
某省的一个市建立二项当地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以下的其他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应向()申请考核。
- A.市计量行政部门
- B.省计量行政部门
- C.机构的主管部门
- D.省计量技术机构
-
某市一家化工企业建立了一项温度最高计量标准,经当地市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可以( )。
- A.在该企业内部开展强制检定
- B.在该企业内部开展非强制检定
- C.在该企业内部开展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
- D.对全市范围内开展非强制检定
-
某省级主管部门根据特殊需要建立了一项部门最高计量标准,经当地省级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取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可以()。
- A.在该部门内部开展强制检定
- B.在该部门内部开展非强制检定
- C.在该部门内部开展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
- D.对全省范围内开展非强制检定
-
( )是经过计量行政部门考核、批准,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计量标准。
- 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B.部门最高计量标准
- C.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
- D.企事业单位次级计量标准
-
某单位以前没有流量方面的计量标准,现在新建立了一项流量计量标准,它的量值可以溯源到本单位的质量和时间计量标准,所以()。
- A.可以判定其属于最高计量标准
- B.可以判定其属于次级计量标准
- C.无法判定其属于最高计量标准还是次级计量标准
- D.既可以作为最高计量标准,也可以作为次级计量标准
-
判断一个计量标准是否是最高计量标准,不仅要看其量值溯源关系,而且要看与其"计量学特性"相应的( )有关规定。
- A.计量标准管理办法
- B.计量标准命名规范
- C.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 D.计量检定规程
-
无论是进行量值传递,还是量值溯源,都离不开准确度等级较高的计量标准的规定的()之内对准确度等级较低的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或校准。
- A.量程
- B.参考条件
- C.不确定度
- D.技术条件
-
关于国家建立计量基准的原则,以下哪个表述是不正确的( )。
- A.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
- B.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统一规划,组织建立
- C.属于基础性的计量基准,建立在国家质检总局设置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
- D.属于通用性的计量基准,可建立在有关部门所属的计量技术机构
-
溯源性是指任一测量结果,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与( )联系起来的特性。
- A.测量基准
- B.测量量值
- C.测量真值
- D.测量标准
-
下列计量标准中可以不经过计量行政部门考核、批准,就可以使用的是()
- 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B.部门最高计量标准
- C.企事业最高计量标准
- D.企事业次级计量标准
-
下列关于参考标准和工作标准不正确的表述是( )。
- A.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参考标准
- B.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不是参考标准
- C.工作标准通常用参考标准进行检定或校准
- D.核查标准是工作标准
-
计量基准由(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统一规划,组织建立。
-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 B.省级计量行政部门
- C.各级计量行政部门
- D.国务院有关部门
-
下列关于最高计量标准和次级计量标准描述中( )是不正确的。
- A.在给定地区或在给定组织内,次级计量标准的准确度等级要比同类的最高计量标准低,次级计量标准的量值一般可以溯源到相应的最高计量标准
- B.最高计量标准可以分为三类: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最高计量标准和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
- C.如果一项计量标准的计量标准器由本机构量传,可以判断其为次级计量标准
- D.最高计量标准是指在给定地区或在给定组织内,通常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计量标准
-
按使用范围和额定值划分,下列排列顺序( )是正确的。
- A.参考条件<额定操作条件<极端条件
- B.参考条件<极端条件<额定操作条件
- C.额定操作条件<参考条件<极端条件
- D.极端条件<额定操作条件<参考条件
-
根据测量标准的定义,下列计量器具中( )不是测量标准。
- A.100kN 力值基准
- B.O.1级标准测力仪
- C.高精度多功能数字表
- D.标准物质
-
使测量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不受损也不降低,其后仍可在额定操作条件下运行而能承受的极端条件称()。
- A.参考条件
- B.极限条件
- C.额定操作条件
- D.正常使用条件
-
测量仪器在进行检定、校准、比对时的使用条件为( )。
- A.参考条件
- B.额定操作条件
- C.极限条件
- D.正常使用条件
-
检定一台准确度等级为2.5级、上限为100A的电流表,发现在50A的示值误差为2A,且为各被检示值中最大,所以该电流表检定结果引用误差不大于()。
- A.+2%
- B.-2%
- C.+4%
- D.-2.5%
-
某一检定员,对某一测量仪器在参考条件下,通过检定确定了该测量仪器各点的示值误差,该误差是()。
- A.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
- B.测量仪器的基值误差
- C.测量仪器的重复性
- D.测量仪器的固有误差(基本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