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考试模拟题测绘综合能力试卷(1)
-
在线地理信息服务运行监控系统基本功能主要包括( )。
- A.服务管理系统
- B.用户管理系统
- C.计算机与网络设备运维系统
- D.人员管理系统
- E.网页浏览管理系统
-
网络地理信息服务运行支持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 )。
- A.网络接人系统
- B.服务器系统
- C.存储备份系统
- D.安全保密系统
- E.数据采集系统
-
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运行维护主要包括( )等内容。
- A.整体性能监测与调优
- B.数据维护、服务功能完善与扩充
- C.服务管理与用户管理
- D.运行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升级
- E.用户访问监测
-
基于不同的网络环境和用户群体,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所使用的数据分为( )两类。
- A.涉密版
- B.公众版
- C.正常版
- D.内部版
- E.外部版
-
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形式主要有( )。
- A.地理实体数据
- B.地名地址数据
- C.电子地图数据
- D.遥感图片
- E.元数据
-
网络地理信息内容主要有( )。
- A.电子地图
- B.地理空间信息数据
- C.专题地理信息产品
- D.多媒体数据
- E.地球科学的科普知识
-
动态WebGIS的优点有( )。
- A.开发效率高
- B.对服务器要求低
- C.构造Web时较为简单迅速
- D.能完成GIS的大多数功能
-
在摄影测量生产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可通过空中三角测量环节计算得到的参数包括( )。
- A.航摄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 B.加密点的地面坐标
- C.外业控制点的坐标
- D.地物投影差的大小
- E.地面目标物体的高度
-
下述说法正确的有( )。
- A.WebGIS的主要产品包括ArcIMS、MapGuide和MapInfo等
- B.空间数据元数据是对空间数据的描述或说明,是关于空间数据的数据
- C.当地物范围确定时,栅格单元尺寸越小,则它所表达的地物信息越详细
- D.只有明确的拓扑关系,GIS才能处理各种空间关系,完成空间分析
-
按《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7930-2008),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中地形的类型包括( )。
- A.平地
- B.极高山地
- C.丘陵地
- D.山地
- E.高山地
-
航空摄影测量测绘数字线划图时,数据采集可以采用( )方法进行。
- A.先外业后内业的测图方法
- B.先内业后外业的测图方法
- C.内外业调绘、采集一体化的测图方式
- D.地形图扫描矢量化法
- E.数字线划图缩编法
-
机载定位与定向系统(POS)的组成部分包括( )。
- A.CCD
- B.GPS
- C.IMU
- D.LIDAR
- E.InSAR
-
遥感影像的直接判读标志包括( )。
- A.大小
- B.阴影
- C.色调
- D.高差
- E.颜色
-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可以分为( )。
- A.航带法
- B.独立模型法
- C.模拟法
- D.光束法
- E.数字法
-
产生大气窗口的原因是大气中的下列成分对电磁波信号的散射和吸收造成的( )。
- A.水气
- B.氮气
- C.二氧化碳
- D.臭氧
- E.二氧化硫
-
基于共线方程所制作的数字正射影像上依然存在投影差的主要原因是( )。
- A.计算所使用的共线方程不严密
- B.地面上建筑物太多
- C.计算所使用的DEM没有考虑地面目标的高度
- D.地形的起伏太大
-
卫星遥感中常用的波段为( )。
- A.紫外
- B.可见光
- C.红外
- D.微波
- E.声波
-
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的主要优点是( )。
- A.可以自动确定多种传感器影像的外方位元素
- B.可以充分发挥各种传感器影像自身的特点
- C.可以提高影像匹配的速度
- D.可以自动发现地物的变化规律
-
推扫式线阵列传感器的成像特点是( )。
- A.每一条航线对应着一组外方位元素
- B.每一条扫描行对应着一组外方位元素
- C.每一个像元对应着一组外方位元素
- D.每一幅影像对应着一组外方位元素
-
遥感影像解译的方法包括目视解译和( )。
- A.室内判读解译
- B.室外判读解译
- C.人工判读解译
- D.计算机解析
-
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下列航测数字化生产环节中,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是( )。
- A.影像内定向
- B.DOM的生产
- C.DLG的生产
- D.空中三角测量
-
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生产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先生产DEM,以DEM为数据源生产DOM
- B.先生产DOM,以DOM为数据源生产DEM
- C.DEM和DOM相互不是数据源,可以独立生产DEM和DOM
- D.DEM和DOM互为数据源,采用不断迭代的方法生产DEM和DOM
-
三维建筑物模型建立时,模型的高度与实际物体的误差不得超过( )。
- A.2.0m
- B.1.5m
- C.1.0m
- D.0.5m
-
三维建筑物模型建立时,三维模型要求反映建筑物体长、宽、高等任意维度变化大于( )的细节。
- A.1m
- B.0.8m
- C.0.5m
- D.0.2m
-
数字线画图的精度指标包括位置精度和( )。
- A.点位误差
- B.点位相对误差
- C.属性精度
- D.方向误差
-
GPS辅助航空摄像测量中,机载GPS的主要作用之一是用来测定( )的初值。
- A.外方位直线元素
- B.内定向参数
- C.外方位角元素
- D.地面控制点坐标
-
进行绝对定向时,至少需要同名像点个数描述正确的是( )。
- A.0
- B.3
- C.5
- D.7
-
进行绝对定向时,至少需要控制点的个数描述正确的是( )。
- A.2个平高点+1个高程点
- B.3个平高点
- C.3个平高点+1个高程点
- D.4个平高点
-
进行立体像片相对定向时,需要地面控制点的个数描述正确的是( )。
- A.0
- B.3
- C.5
- D.7
-
航空摄影测量测绘地形图比例尺一般为( )。
- A.1:500~1:5000
- B.1:500~1:50000
- C.1:1000~1:5000
- D.1:1000~1:50000
-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指标包括定向精度和( )。
- A.单位中误差
- B.定向中误差
- C.控制点残差
- D.加密点中误差
-
像片调绘可采用全野外调绘法和( )
- A.非全野外调绘法
- B.局部野外调绘法
- C.室内外综合调绘法
- D.室内判读法
-
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包括直接解译标志和( )。
- A.演绎解译标志
- B.推理解译标志
- C.间接解译标志
- D.逻辑解译标志
-
航测法成图的外业主要工作是( )和像片调绘。
- A.地形测量
- B.像片坐标测量
- C.地物高度测量
- D.像片控制测量
-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控制点编号时,字母P、G、N分别代表( )。
- A.平面点、平高点和高程点
- B.平高点、平面点和高程点
- C.平高点、高程点和平面点
- D.平面点、高程点和平高点
-
野外控制点的选择应进行现场刺点,针孔的直径不得大于( )。
- A.0.05mm
- B.0.1mm
- C.0.15mm
- D.0.2mm
-
像片控制测量的布点方案分为全野外布点和( )。
- A.非全野外布点
- B.标准点位布点
- C.部分野外布点
- D.区域网布点
-
城区航空摄影时,为减少航摄像片上地物的投影差,应尽量选择( )焦距摄影机。
- A.短
- B.中等
- C.长
- D.可变
-
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2000比例尺地形图时,适用的摄影比例尺为( )。
- A.1:2000~1:3500
- B.1:3500~1:7000
- C.1:7000~1:14000
- D.1:10000~1:20000
-
数码航空摄影时,为了测绘1:2000比例尺地形图时,选用的数码摄影机地面分辨率为( )。
- A.0.05m
- B.0.1m
- C.0.2m
- D.0.5m
-
基于胶片的航测内业数字化生产过程中,内定向的主要目的是实现( )的转换。
- A.像片坐标到地面坐标
- B.扫描坐标到地面坐标
- C.像平面坐标到像空间坐标
- D.扫描坐标到像片坐标
-
按现行《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15967—2008),一幅图内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当用基本等高距不能描述地貌特征时应加绘( )
- A.计曲线
- B.等值线
- C.首曲线
- D.间曲线
-
摄影测量测绘技术设计分为项目设计和( )
- A.测区概况调查
- B.实施方案设计
- C.专业技术设计
- D.技术引用标准
-
航空摄影测量中,因地面有一定高度的目标物体或地形自然起伏所引起的航摄像片上的像点位移称为航摄像片的( )。
- A.倾斜误差
- B.辐射误差
- C.畸变误差
- D.投影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