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水平考试(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4
-
The (75) describes,in detail,the project's deliverables and the work required to create those deliverables.
- A.product specification
- B.project requirement
- C.project charter
- D.project scope statement
-
The (73) provides the project manager with the authority to apply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to project activities.
- A.project management plan
- B.project charter
- C.project human resource plan
- D.project stakeholders
-
The (74) technique involves using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in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predict total project cost models Can be simple or complex.
- A.reserve analysis
- B.cost aggregation
- C.parametric estimating
- D.funding limit reconciliation
-
The (72) process analyzes the effect of risk events and assigns a numerical rating to those risks.
- A.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 B.Risk Identification
- C.Qualitative Risk Analysis
- D.Risk Monitoring and Control
-
On some projects,especially ones of smaller scope,activity sequencing,activity resource estimating.Activity duration estimating,and (71) are so tightly linked that they are viewed as a single process that can be performed by a person over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 A.project planning
- B.time estimating
- C.cost estimating
- D.schedule development
-
(69)不属于项目收尾的工具与技术。
- A.专家判断
- B.转移
- C.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 D.项目管理方法论
-
项目经理老许负责一个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最近在与客户共同进行的质量审查中发现一个程序模块不符合客户的需求,进行追溯时,也未发现相应的变更请求。最终老许被迫对这一模块进行再设计并重新编程。造成此项返工的原因可能是(70)。
- A.未进行项目变更管理
- B.未进行项目需求管理
- C.未进行项目配置管理
- D.未进行项目范围确认
-
准确和无偏差的数据是量化风险分析的基本要求。可以通过( )来检查人们对项目风险的理解程度。
- A.风险数据质量评估
- B.影响图
- C.敏感性分析
- D.发生概率与影响评估
-
进行风险监控一般会(68)。
- A.制订应急响应策略
- B.进行项目可能性分析
- C.制订风险管理计划
- D.进行预留管理
-
通常,变更控制系统将对(65)执行自动批准。
- A.客户提出的建议
- B.突发事件的结果
- C.项目发起人提出的建议
- D.由新规则决定的命令
-
某公司为满足某种产品的市场需求,拟提出新建、扩建、改建3个方案。方案中销路好的概率为0.3,销路一般的概率为0.5,销路差的概率为0.2。不同销路的损益值见表4-4。预计项目经营期为8年。那么该公司所做的决策是(66)。
- A.选择新建方案
- B.选择扩建方案
- C.选择改建方案
- D.条件不足,难以选择
-
若项目变更导致已批准的成本基准计划也发生了变更,则下一步应该(64)。
- A.估算范围变更的大小
- B.以文件的形式记录教训
- C.实施批准的范围计划
- D.进行预算更新
-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将软件能力成熟度自低到高依次划分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定义级、管理级和优化级。其中,(63)对软件过程和产品都有定量的理解与控制。
- A.可重复级和定义级
- B.定义级和管理级:
- C.管理级和优化级
- D.定义级、管理级和优化级
-
(60)时,组织通常会外购产品或服务。
- A.为了稳定现有人力资源
- B.需要保密
- C.需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
- D.技术能力匮乏
-
对于工作规模或产品界定不甚明确的外包项目,一般应采用(62)的形式。
- A.固定总价合同
- B.成本补偿合同
- C.采购单
- D.工时和材料合同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应当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61)内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 A.15日
- B.28日
- C.30日
- D.40日
-
采购审计的主要目的是(59)。
- A.确认合同项下收取的成本有效、正确
- B.确认项目基本竣工
- C.确定可供其他采购任务借鉴的成功之处
- D.确认买方所需的产品或服务得到满足
-
在合同协议书内应明确注明开工日期、竣工日期和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其中,工期总日历天数应为(58)。
- A.招标文件要求的天数
- B.经政府主管部门认可的天数
- C.工程实际需要施工的天数
- D.投标书内投标人承诺的天数
-
以下关于项目干系人管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56)。
- A.项目干系人管理加强了人员的协调行动能力
- B.项目干系人管理提高了干系人的满意度
- C.项目干系人管理帮助解决与干系人相关的事宜
- D.对项目干系人的管理,由项目团队每个成员分别负责
-
项目合同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一定的交易条件,并愿意按照所提出的交易条件达成协议、签订项目合同的意思表示被称为(57)。
- A.承诺
- B.还约
- C.要约
- D.要约邀请
-
沟通管理计划编制依据不包括(55)。
- A.项目范围说明书
- B.沟通需求分析
- C.沟通技术
- D.沟通渠道
-
在(54)的情况下,项目经理需要与客户进行正式的、书面的沟通。
- A.项目成本超支
- B.项目进度拖期
- C.客户提出了超出合同要求的工作
- D.项目的产品出现了缺陷
-
某激励理论的(53),是指实现该目标对个人有多大价值的主观判断。
- A.期望值
- B.自我实现的需要
- C.激励因素
- D.目标效价
-
(52)不是项目团队建设的依据(输入)。
- A.团队绩效评估
- B.资源日历
- C.人员配备管理计划
- D.项目人员分配
-
范围核实和质量控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一股需要(50)。
- A.先进行范围核实
- B.先进行质量控制
- C.以质量控制为主
- D.平行进行
-
以下关于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51)。
- A.责任分配矩阵(RAM)被用来表示需要完成的工作和团队成员之间的联系
- B.项目经理或项目管理团队应该积极参与到人力资源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去
- C.组织分解结构(OBS)根据项目的交付物进行分解,因此团队成员能够了解应提供哪些交付物
- D.项目经理和职能经理应协商确保项目所需的员工按时到岗,并完成所分配的项目任务
-
ISO 9000中的一项要求是识别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全部过程,这一要求在PDCA循环中属于(48)阶段。
- A.计划(Plan)
- B.执行(Do)
- C.检查(Check)
- D.处理(Action)
-
以下关于项目质量管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49)。
- A.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包括质量计划编制、建立质量体系和执行质量保证
- B.故障成本和评估成本属于质量成本中的一致成本,预防成本属于不一致成本
- C.工作绩效信息、过程分析、变更请求分别是质量保证的输入之一
- D.项目质量管理必须针对项目的管理过程和项目产品
-
以下关于成本估算的描述中,错误的是(46)。
- A.一般不考虑关于风险应对方面的信息
- B.针对项目使用的所有资源来估算计划活动成本
- C.成本一般用货币单位(人民币、美元、欧元、日元)来表示
- D.估算完成每项计划活动所需资源的近似成本
-
使用因果分析图有助于(47)。
- A.探究项目过去的成果
- B.确定项目过程是否失控
- C.对质量问题进行排序
- D.逐步深入研究和讨论质量问题
-
(44)不是引起项目成本预算变更的直接原因。
- A.项目人员变动
- B.客户对项目需求的新变化
- C.技术的不确定
- D.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
-
当评估项目的成本绩效数据时,根据数据与基线的偏差程度将做出不同的反应。例如,10%的偏差可能不需立即做出反应,而100%的偏差将需要进行调查,对成本偏差的判断会使用(45)。
- A.变更管理计划
- B.偏差管理计划
- C.绩效衡量计划
- D.成本基准计划
-
表4-3为同时开展的4个项目在某个时刻的计划值(PV)、实际成本(AV)和挣值(EV),该时刻成本超出最多的项目和进度最为落后的项目分别是(43)。
- A.项目1,项目1
- B.项目2,项目4
- C.项目3,项目4
- D.项目4,项目4
-
某工程包括A、B、C、D、E、F、G 7个作业,各个作业的紧前作业、所需时间和所需人数见表4-2(假设每个人均能承担各个作业)。
该工程的计算工期为(42)月。
- A.123
- B.150
- C.170
- D.183
-
某项目计划2010年3月10日开始进入首批交付的产品测试工作,估算工作量为6(人)×7(天),误差为1天,则以下说法中,理解正确的是(40)。(天指工作日)
- A.表示活动至少需要6人天,最多不超过7人天
- B.表示活动至少需要36人天,最多不超过56人天
- C.表示活动至少需要6天,最多不超过8天
- D.表示活动至少需要36天,最多不超过48天
-
( )不是活动资源估算的工具、方法和技术。
- A.专家判断法
- B.出版的估算数据
- C.确定替换方案
- D.自上而下估算
-
某软件工程项目各开发阶段工作量的比例见表4-1。
假设当前已处于编码阶段,54000行程序已完成了13500行,则该软件工程项目开发进度已完成的比例是(38)。
- A.27.5%
- B.54.25%
- C.62.75%
- D.68.25%
-
运用关键线路法对项目进度计划进行分析的前提是(39)。
- A.每项活动的进行都有足够的资源
- B.网络中只能有一条关键线路
- C.网络中不能存在虚任务
- D.每项工作的持续时间都是明确的、肯定的
-
(35)描述了项目的可交付物和产生这些可交付物所必须做的项目工作,就此在所有项目干系人之间建立共识。
- A.工作说明书
- B.工作分解结构
- C.详细的范围说明书
- D.配置管理计划
-
项目范围变更控制,包括(36)。
- A.一系列正规的证明文件,用于定义正规项目文件的变更步骤
- B.用于项目需求获取的一些措施,如果没有执行这些措施就不能被变更
- C.审批项目范围变更的一系列过程,包括书面文件、跟踪系统和授权变更所必需的批准级别
- D.一系列文档程序,用于实施技术和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以确定和记录项目条款的功能和物理特征、记录和报告变更、控制变更、审核条款和系统,由此来检验其与要求的一致性
-
某项目经理所在的公司正在启动一个新的项目,配备了虚拟项目小组。根据过去的经验,该项目经理认识到矩阵型组织环境下的小组成员有时对职能经理的配合超过了对项目经理的配合。因此,该项目经理决定请求本公司制订(33)。
- A.人员配备管理计划
- B.项目沟通管理计划
- C.项目范围说明书
- D.项目章程
-
项目经理老周负责管理企业的第一个数字校园网应用系统开发项目,项目进度安排十分紧张。目前项目的情况是:项目有一个高层发起人,并且项目章程和项目计划都已经获得批准和签字;通过定期会议和报告,向客户人员提供了项目进展的全面情况;项目在预算之内并且符合进度计划要求。这时老周突然得知项目有可能被取消,因为开发的产品客户完全无法接受。发生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沟通不充分,没有向有关方提供需要的信息
- B.高层发起人没有向项目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
- C.没有充分地向客户介绍项目章程和项目计划,或客户没有充分地审核项目章程和计划
- D.一个关键项目干系人没有充分参与项目
-
以下不属于立项申请书的主要内容的是(31)。
- A.项目建设必需的条件
- B.风险因素及对策
- C.产品方案或服务的市场预测
- D.项目的市场预测
-
项目范围确认的依据(输入)不包括(30)。
- A.项目管理计划
- B.项目范围说明书
- C.里程碑清单
- D.工作分解结构(WBS)和WBS字典
-
通常,( )是导致不同管理阶层之间冲突的最主要原因。
- A.资金不充足
- B.缺乏适合的资源
- C.项目目标不明确
- D.项目进度滞后
-
通常,项目开工会议的第一个主题应该是确定(28)。
- A.资源计划和进度
- B.项目范围和进度
- C.资源计划和预算
- D.团队任务与成员职责
-
在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中,管理子系统是指(25)。
- A.由终端到信息插座之间的连线系统
- B.楼层接线间的配线架和线缆系统
- C.各楼层设备之间的互连系统
- D.连接各个建筑物的通信系统
-
某项目经理所在的公司从事高科技产品的信息集成工作。该项目经理现要为一个要求使用并集成一些不同的产品规格的新项目确定合适的组织结构,他最可能选择的类型是(26)。
- A.职能型
- B.项目型
- C.矩阵型
- D.事业部型
-
包过滤防火墙通过(23)来确定数据包是否能通过。
- A.路由表
- B.ARP表
- C.ACL规则
- D.NAT表
-
在以下RAID技术中,磁盘容量利用率最高的是(24)。
- A.RAID0
- B.RAID1
- C.RAID3
- D.RAID5
-
业主单位授予监理单位的权力,应明确反映在(21)中,据此项目监理机构才能开展监理活动。
- A.监理合同
- B.监理大纲
- C.监理规划
- D.监理计划
-
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数据集成起来,以支持管理人员决策的技术称为(20)。
- A.商业智能
- B.数据仓库
- C.供应链管理
- D.数据挖掘
-
以下不属于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的是(19)。
- A.产品库模式
- B.事件驱动模式
- C.C/S模式
- D.管理/过滤器模式
-
(16)是一种能够实现过程集成的技术,通常用于用户的业务流程经常发生改变的场合。
- A.业务流
- B.工作流
- C.数据流
- D.控制流
-
(18)不属于Web Service直接涉及到的协议或技术。
- A.UDDI
- B.XML
- C.XHTML
- D.SOAP
-
在面向对象分析的过程中,通常用概念模型来详细描述系统的问题域,而用(15)来表示概念模型。
- A.类图
- B.序列图
- C.用例图
- D.构件图
-
以下关于UML文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4)。
- A.描述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结果
- B.指导开发人员如何进行面向对象设计
- C.给出了软件的开发过程和设计流程
- D.指导开发人员如何进行面向对象分析
-
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演化模型、螺旋模型和喷泉模型等。其中,(11)适用于需求明确或很少变更的项目。
- A.瀑布模型
- B.迭代模型
- C.螺旋模型
- D.喷泉模型
-
在UML的通用机制中,(13)是系统中遵从一组接口规范且付诸实现的物理的、可替换的软件模块。
- A.节点
- B.用例
- C.构件
- D.接口
-
评价一个信息系统时,通常使用(10)来衡量系统的可靠性。
- A.平均响应时间
- B.平均修复时间
- C.数据处理速率
- D.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指(9)。
- A.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病毒系统等设备、设施构建的安全体系
- B.信息系统的安全设施体系
- C.组织建立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 D.网络维护人员的组织体系
-
以下标准代号中,()不属于国家标准代号。
- A.GSB
- B.GB/Z
- C.GB/T
- D.GA/T
-
以下关于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比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6)。
- A.业务流程一致
- B.电子政务是政务活动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 C.办公手段不同
- D.与公众沟通方式存在差异
-
用户从CA安全认证中心申请自己的证书,并将该证书装入浏览器的主要目的是(4)。
- A.防止第三方偷看传输的信息
- B.验证Web服务器的真实性
- C.保护自己的计算机免受病毒的危害
- D.防止他人假冒自己
-
在某系统集成项目中,建设单位允许其内部网络中的用户访问Internet。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现要求在政务网与单位内部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安全交换。适合选用的隔离技术是(5)。
- A.防火墙
- B.多重安全网关
- C.网闸
- D.VPN隔离
-
以下关于信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1)。
- A.信息是一种能源,也是一种物质
- B.信息可以脱离载体独立地传输
- C.信息可以表示事物的特征和运动变化,也可以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
- D.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
-
CRM是一个集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下不属于CRM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的是(3)。
- A.具有整合各种客户联系渠道的能力,并把客户数据可以分为描述性、促销性和交易性数据三大类
- B.能用于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和人力资源等进行规划和优化
- C.系统必须实现基本的数据挖掘模块,能对客户信息进行全方位的统一管理
- D.能够提供销售、客户服务和营销3个业务的自动化工具,并具有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