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水平考试(高级)系统分析师下午(案例分析)试题模拟试卷2
-
请用150字左右简要分析多维工作流引擎的具体功能。
-
请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用100字左右分析区域交换中心的功能。
-
阅读以下关于电子政务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某区历届政府均十分重视政务信息化建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该区就着手建设首脑机关决策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网络及系统的相互衔接、业务应用系统的相互融合、信息资源继承使用、政府机关之间协同化办公等,成为制约电子政务应用上档升级和持续进步的关键环节。近年来,该区在电子政务的建设实践中,对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该区电子政务网由办公业务网和公众信息网构成,办公业务网与Internet逻辑隔离,利用电信、移动的光纤专线与区级部门、乡镇街道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相连,部分单位采用拨号方式联网,形成全区电子政务专网,采用移动和市有线台两条互为备份的光纤专线与重庆市政府办公厅相连,是重庆市电子政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网是政府门户网站的网络载体,通过电信公司光纤与因特网相连。
整个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的接入交互枢纽是其核心平台,也是全网运行、管理和控制核心,设于主系统内。核心平台网络控制机房分为五个功能区:一是网络接入交换及控制区,二是服务器区,三是工作站处理及监控区,四是视频会议调控区,五是电源保障、防火防雷区设备区。
办公业务网是机关内部信息交换、办公业务处理的网络载体。各单位相应的办公业务网通过核心平台互联互通,而不是直接环状互联,与市级业务网的连接,必须通过统一的上联通道连接。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因此,对办公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只能按现实进程从少数单位突破然后扩展到面,该区决定建立一个区域政务数据资源中心——GDC (Government Data Ceneter)。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各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平台和标准一致的数据交换枢纽,解决独立系统的数据交换和集成处理等问题。采用了“某区域数据资源中心”构建了统一数据集成基础应用平台。
1.GDC具备的主要功能
首先是区域交换中心,以区政府与区委联合发文为例进行分析,应可明确区域交换中心,应实现的基本功能:区政府在本单位的办公信息系统中,草拟了一份公文稿,经历一系列的内部流转,在流转过程中,可以随时将该公文以联合发文方式发送到区委。这时,该公文将通过区域交换中心自动地传输到区委的办公信息系统中,区委接收该公文且在内部流转后,又有三种去向:一是该公文直接被接收单位区委发文;二是将该公文返回给发送方(区政府);三是又将其转交给第三个单位(如人大、政协等),这些交换过程都使用区域交换中心自动完成。其次是区域传输平台,三是区域资源平台,最后是区域门户网站以及区域电子邮件。
2.GDC技术特点包括:①多维工作流引擎,②XML技术:XML作为公文交换的数据格式技术标准,作为数据中介,实现异构公文数据的集成和交换。参照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该地区特色的电子公文XML标准。并采用标准的Web Services技术进行数据协同的接口发布。③B/S大集中模式:项目应用系统采用B/S大集中模式。
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政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政务泛指各类行政管理活动,狭义的政务专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请用200字简要阐述电子政务的组成部分以及它是哪几类系统的有机组合。
-
通过上面的例子用200字简要阐述以后在软件设计中应注意到哪几点。
-
该厂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对软件提出了各种更进一步的客户化要求。提出往来核算模块中过去是没有对某一客户的已收款、未收款作统计的,请用100字简要分析往来核算模块中还应添加那些模块。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当今,管理软件已走向全面的企业级管理,其对服务的倚重日益增加,服务的重要性也引起了企业客户的充分重视。有调查数据显示,客户选择软件产品时将服务质量作为考虑第一因素的比例已经达到81.3%。但具体到如何看待服务,如何认识“以客户为中心”,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固化落后的业务和管理模式的失败例子依然存在,这样的客户化貌似尊重客户,实质上却是违背了用户真正的需求。
“以客户为中心”如今已成为众多管理软件厂商的服务信条。应该看到,这种中心观不仅是从“顾客是上帝”这类一般性产品服务观念中脱胎出来的,而更多是建立在适应用户需求、通过服务寻求软件与客户业务的最佳结合及最大限度的价值创造的基础上的。
某电机厂有限公司是中国机电行业的龙头老大。1996年,该公司在持续了近十年的“单兵作战”的电算化方式后,决定全面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同大多数企业一样,对于选择何种财务管理软件进行了一番慎重的考察,国内几家知名软件公司都是考察对象。但与当时大多数企业不同的是,除了产品性能、价格、公司发展趋势等因素外,该公司将服务看作一个最重要的评比标准。因此他们最终选择了以服务见长的某软件。该软件的服务定位于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为该电机厂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了彻底的客户化、改造:在内部银行无法与通用财务软件“对接”时,技术服务人员蹲点一个多月进行反复调试;系统共设置十四个网络站点,内容涵盖总账、报表、往来核算、内部银行对账、工资、固定资产等方面,整个网络的软、硬件的安装调试安装公司技术服务人员都坚持亲历亲为,杜绝任何一个疏忽可能给将来系统运行带来的影响。
软件商与客户间的服务关系应以成功应用为最优先前提,应该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理性,而不是“客户永远是对的”的盲从;应该是双方充分了解基础上的协作互动,而不是一方服务、一方旁观的单向提供。毕竟,管理软件系统的成功应用有赖于双方的通力合作,这种合作的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功能的实现乃至企业管理能力、竞争能力的提升与否。请用150字阐述如何看待“以客户为中心”。
-
经测试表明在功能度方面,建议系统针对税务系统使用的需要对数据输入域进行更严格的控制。在性能方面,由于系统在不能承受并发压力时,其错误报告均是与服务器的连接失败或者超时,特别是当前应用服务器采用了Weblogic初始连接数,即服务器每个IP连接数为10个,每台服务器配两个IP,因此受理平台和处理平台weblogic连接数分别为120。而 Oracle数据库的最大连接数为1500。用100字提出您对该种情况的建议。
-
阅读以下关于某省国家税务局网上申报纳税综合服务系统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某省国家税务局网上申报纳税综合服务系统V1.0》是采用J2EE三层架构,服务器端运行于HP UNIX操作系统平台,中间件采用Weblogic,后台使用Oracle数据库的网上申报纳税系统。该系统总体上分为纳税人端、税务局端、内外网数据交换三部分。
纳税人端主要包括客户端申报软件和WEB申报软件。客户端申报软件是独立开发的完成申报表管理、申报的软件,纳税人利用它离线完成申报数据的组织,申报到税务局; WEB申报软件(IE)就是IE浏览器,纳税人用浏览器完成纳税申报数据的组织和申报。
税务局端主要包括申报受理平台、申报处理平台和申报管理平台三大模块。其中,申报受理平台包括WEB申报受理平台、客户端申报受理平台、扣款服务受理。申报处理平台完成核心业务处理,包括后台EIB服务群、CA加解密服务、金税、征管接口;申报管理平台包括日常管理和查询统计两部分。
该国税局真实的业务应用环境——受理平台和处理平台分别采用四台应用服务器和两台数据库服务器作负载均衡,受理平台和处理平台之间采用网闸进行隔离,业务处理以异步方式实现。
您受该省国家税务局委托,并根据GB/T 17544《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的国家标准、 CSTCJSBZ02《应用软件产品测试规范》和CSTCJSBZ03软件产品测试评分标准,对该系统进行常规测试。用100字简要叙述行常规测试应包含对系统的那几方面进行测试。
-
在设计性能测试案例时,根据国税局业务特点,测试组设计了如下测试案例:
并发测试案例
请用100字简要分析这三个案例分别测试的为系统的哪一个平台。
-
Java语言作为一种快捷、稳定的计.算机语言,开发基于因特网应用的项目大多是相当稳定和比较适用的。试用200字描述Java的应用前景。
-
阅读以下关于数据通信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数据通讯是当前十分活跃与热门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某大型通信公司开发了其业务的主要支撑平台(也叫做“通信信息服务平台”)用于在全国与全球开展数据业务的需要。该平台是一个典型的Java技术应用于Internet的项目。马工程师提出在全系统中可以这样来用Java构架系统:
(1)该系统可分为4层,分别是Browser、表示层、中间件层和数据层。
(2)表示层用Java中的Java Script来实现页面输出。
(3)中间件层用Java来实现CORBA,即实现Component(构件),主要实现业务逻辑的封装与复用。
(4)数据层主要是数据库和存储过程的实现。
在应用Java技术时,马工程师所采用的技术和策略可大致上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1)使Java Script尽量简单,因为Java Script在系统中是放在服务器端执行的,该语言是通过一个解释器解释执行的,相对速度很慢,采用了两台HP前置机来运行Java Script,但是其运行速度还是不理想,所以在设计中把Java Script仅用来显示从中间件层所得到的数据,生成动态页面。在最初的设计中表示层(Java Script)曾承担了一些业务逻辑处理操作,导致效率不理想,因此,不得不尽量地减少Java Script的程序量。
(2)用Java实现CORBA时,应尽量考虑共享和复用。在本系统中,最初的设计是让Java在实现Component时,只是执行一些数据库表的操作,导致表示层的负载较大。后来,重新设计时,总结归纳了所有的Use Case,找出了其中可供共享和复用的接口,把相同的业务逻辑操作封装到一个接口中去。因为Java的执行效率比Java Script要高,因此提高了系统效率。
(3)由于在别的项目中,该公司曾大量地使用过Java中的JSP技术和Servlet技术。为了得到系统的一些执行速率的数据,采用了一个著名的压力测试软件——Load Runner来测试这两种技术的差别。测试表明:用JSP和Servlet完成同样的一个操作,并且保证是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中(相同服务器、压力测试工作站与数据库环境),得到的测试数据却有着很大差别,JSP完成一个操作的平均执行时间大致会是Servlet程序的两倍。在一个企业级应用项目中,这可能是一个很关键的瓶颈。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地多使用Servlet。当然,与Servlet相比,JSP编程快速,修改方便,在访问量不是很大的应用场合下也是可以接受的。
(4)使用Java作为整体解决方案时,应尽量使用相同版本的JDK。在用Java作为编程语言的项目中,几乎大多要遇到“汉字”问题,即Java在没有经过转换的情况下,在输出汉字时,很可能会出现乱码。采用不同版本的JDK,解决的方案是不一样的,比如V1.1.2版本的 JDK和V1.3版本的JDK解决方法就会有一些不一样,把V1.2.2的Java程序放在v1.3的 JDK中,就不能顺利输出汉字了。其根本原因在于Java使用了Unicode编码,和中国的国标编码不一样。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一些人竭力鼓吹的“一次编写,到处运行”似乎不一定能在所有的场合都行得通。
(5)使用Java时,应尽量遵从软件规范。在Java中有一个JVM的概念,即在Java虚拟机中使用了一个垃圾收集器,专门用来回收内存。但是该垃圾收集器在给编程人员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隐埋下了隐患。在程序设计中,并不能强制执行垃圾收集器,所以,开发人员不能确定某对象是否已释放,常常让编程人员养成依赖自动收集的坏习惯,因此我们要求:在 Try,Catch之后必须明确要求回收内存(当然,也只能是通知垃圾收集器来回收垃圾),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稳定性。
但是在使用Java作为解决方案时,也遇到很多头疼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同时执行的并发性比较差,系统速度慢等等。归纳起来看,曾遇到过的主要具体的问题有:
(1)用Java来实现CORBA中的Component,有时效率会比较低。
(2)用Java来建立数据库连接往往会比较慢。
(3)用JSP编程时容易导致系统信息的扩散。比如,如果有黑客攻击一台运行JSP程序的服务器,他可以故意地输入一些非法字符或异常信息给JSP程序,于是程序执行将出现异常。这时,就会在页面上打印出相应的错误信息。很不幸的是,这些信息极有可能暴露出这台服务器的JDK的版本号与路径信息等内容。这往往容易让黑客们有机可乘,有可能去抓住系统的漏洞。
试提出马工程师遇见的3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各用80字以内文字说明理由。
-
请用500字分析像该集团企业客户,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上存在的特殊的地方。
-
阅读以下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某集团是一个以运输业为主,全面发展、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和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其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如下: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前,该集团资源管理主要分为员工信息、合同管理、薪酬保险管理几大职能。在员工信息及合同管理方面,该集团总公司需要管理总公司员工以及各个下级单位副总级以上人员;各个下级单位单独管理本单位其他人员信息。在薪酬保险管理方面,该集团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制定标准(应发金额),由集团总公司财务部计算总公司员工薪酬(实发金额)并发放;各个下级单位依据集团总公司制定并审批的薪酬总额,单独管理本单位薪酬计算与发放。集团总公司即各个下级单位曾经或正在分别使用一些不同的人事软件。目前,在集团总公司与人力资源系统密切相关的其他系统主要有:考勤管理系统、原人事管理软件系统、护照签证管理系统(使用Foxpro数据库)以及其他外部的数据处理系统。
虽然该集团是国有企业,但相对于大多数国企而言,他们有一套比较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并建立了一整套比较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在积极建立企业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今天,该集团意识到,仅仅靠原始的手工管理或简单的单机管理,人力资源部门面对大量的信息,无法有效率地将其中的重要部分提取出来,并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理。集团管理者的决策只能依据报表数据,在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先进的管理思想在企业中实现就成为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该集团非常急需一套既有先进管理思想又适合国内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实现上述目标和提高现有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
王工程师在人力资源系统选型时提出了以下要求:
(1)具有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2)可以满足多行业、多公司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求;
(3)实现集团化管理,实时监控各个专业、省市子公司的人力资源情况;
(4)进行多层次数据汇总,为各层次管理者的决策分析提供数据;
(5)具有完整的系统接口,满足灵活的数据导入与导出。
该集团选择了国内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Oracle 8i数据库、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结构的集中式管理模式。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该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工作基本结束。与最初的设想相比较,无论是用户还是系统供应商,都留下了些许遗憾,但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供应商认为:“该集团作为一个历史很长、规模庞大的企业,它有着非常复杂的特殊性,这种复杂性.与特殊性使得这个项目二次开发的工作量比想象中要大,而且很多二次开发的工作并不具有代表性。但为这类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可以使我们对集团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客户加深认识和研究,这会在整体上提升我们的产品。”
事实上,像该集团企业客户,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上有很多特殊的地方。尽管大型国有企业面临上述的困难,但竞争性经营环境的压力使大多数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意识到不能有效盘货现有人力资源的存量,不能使人力资源的绩效潜力得到释放,不能提高单位人力资源的产出,就无法面临日益竞争的压力,就无法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百年老店。
请用200字简单阐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Web/Server)方式的优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