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2012年1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411)
-
以“初步认识直角”为课例,论述如何指导学生操作学具。
-
试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几何求积?
-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做到传授数学知识与培养数学能力相结合?
-
简述凯洛夫的课堂教学结构。
-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
影响小学生数学概念学习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
数学学习
-
简述数学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
-
语言直观
-
学习意志
-
有意义学习
-
下列因素中能够引起外在动机的有()
- A.成绩
- B.荣誉
- C.奖励
- D.赞许
- E.爱好
-
应用题具有的特点是()
- A.直观性
- B.实践性
- C.综合性
- D.开放性
- E.逻辑性
-
数学表象的基本类型有()
- A.视觉表象
- B.听觉表象
- C.运动表象
- D.图形表象
- E.图式表象
-
数学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 A.概念
- B.判断
- C.推理
- D.直觉
- E.灵感
-
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有()
- A.教学目标
- B.教学内容
- C.教学过程
- D.教学方法
- E.教师素质
-
根据教学任务的多少,可将课堂教学类型分为()
- A.综合课
- B.单一课
- C.练习课
- D.复习课
- E.探究课
-
综合课往往适用于低年级的原因有()
- A.教学内容简单
- B.综合课课型变化较多
- C.教学方法简单
- D.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 E.不太重视考试
-
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包括()
- A.呈现问题情境
- B.明确解题目标
- C.明确已知条件
- D.填补空隙过程
- E.解答后检验
-
教学中正确贯彻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 A.严谨性要有层次,适可而止
- B.可接受性要难易适度
- C.必须保证可接受性
- D.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 E.必须保证严谨性
-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
- A.教学任务
- B.教学内容
- C.教学对象
- D.教师使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 E.教学艺术
-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A.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 B.已有知识的概化程度
- C.已有知识的可辨性和稳定性
- D.学生的智力水平
- E.心理定势
-
数学操作技能的定向阶段主要是了解动作的()
- A.难度
- B.要领
- C.目标
- D.基本步骤
- E.动作程序
-
国外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学思考方法有()
- A.模型方法
- B.坐标方法
- C.向量方法
- D.变换思想
- E.分类讨论方法
-
学了6加几、7加几后,学生便能推知9加几、8加几的进位加法规律,这种迁移属于()
- A.正迁移
- B.负迁移
- C.顺向迁移
- D.逆向迁移
- E.垂直迁移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培养的数学思维能力有()
- A.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 B.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
- C.初步的直觉思维能力
- D.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
- E.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
人的思维力属于人的()
- A.生理素质
- B.心理素质
- C.科学文化素质
- D.思想道德素质
-
要求学生略知图形的两个简单性质,这种教学要求属于()
- A.直观认识
- B.初步认识
- C.认识
- D.掌握
-
把思维对象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并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考察的思维方法是()
- A.分析
- B.综合
- C.推理
- D.归纳
-
长方形与矩形二者的关系属于()
- A.并列关系
- B.对立关系
- C.包含关系
- D.同一关系
-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施()
- A.独立性教育
- B.创造性教育
- C.主体性教育
- D.赏识教育
-
认识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值就扩大10倍,从而想到,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值就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这种思维属于()
- A.类比
- B.联想
- C.归纳
- D.实验
-
“分数的分子缩小3倍,分母也缩小3倍,分数值不变”这一判断属于()
- A.复合判断
- B.简单判断
- C.单称判断
- D.否定判断
-
探究研讨课的基本结构是()
- A.明确教学任务—探究—研讨—得出结论—阅读课本—巩固练习
- B.探究—研讨—结论—巩固
- C.探究—假设—论证—结论
- D.探究—假设—研讨—验证假设
-
闭路电视最早在教育系统中运用始于()
- A.20世纪60年代
- B.19世纪90年代
- C.19世纪40年代
- D.20世纪20年代
-
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反复出现的、持续的错误及其原因的考评是()
- A.预示性考评
- B.总结性考评
- C.诊断性考评
- D.形成性考评
-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
- A.弄清问题
- B.寻求解法
- C.进行解题
- D.回顾评价
-
1O.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
- B.杜威
- C.凯洛夫
- D.赫尔巴特
-
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 A.知识
- B.技能
- C.能力
- D.动作
-
奥苏伯尔开创了运用认知观点直接研究个人在实际教育环境中的有意义的()
- A.动作学习活动
- B.言语学习活动
- C.认知学习活动
- D.知识学习活动
-
我国数学课本调整各册分量,编成《五年制小学数学》和《六年制小学数学》始于()
- A.1978年
- B.1980年
- C.1985年
- D.1992年
-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主要矛盾是()
-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 B.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 C.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与学生思维单一性的矛盾
- D.数学的抽象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
- A.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B.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 C.机械的接受学习
- D.机械的发现学习
-
作为科学的数学,其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学生智能
- B.使儿童学懂、学会、学活
- C.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 D.完全揭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
1902年公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规定初等小学堂的修业年限为()
- A.3年
- B.4年
- C.5年
- D.6年
-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 A.以直觉思维为主
- B.以形象思维为主
- C.以抽象思维为主
- D.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