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自考《美育基础》真题试题含答案(00409)
-
谈谈如何加强和改进小学的美育工作。
-
为什么审美感兴能力的形成只能发生在人的青少年时期?
-
请论述美育的现实意义。
-
科学美的审美特征有哪些?
-
审美心理愉悦的特点有哪些?
-
如何理解学校美育系统性强的特点?
-
德育
-
少儿的审美发展
-
胎儿美育
-
狭义的审美观
-
生活质量
-
家庭美育的形式大致有()
- A.胎儿美育
- B.心灵美育
- C.游戏艺术美育
- D.情感美育
- E.环境美育
-
美育与德育的联系主要体现在()
- A.美育与德育相互渗透
- B.美育与德育相互依存
- C.美育与德育相互促进
- D.美育与德育相互补充
- E.美育与德育相互对立
-
属于高级情感的有()
- A.日常情感
- B.科学情感
- C.宗教情感
- D.道德情感
- E.审美情感
-
对于自然美的实质的看法大致分成以下哪几派? ()
- A.客观派
- B.主观派
- C.主客观统一派
- D.实践派
- E.神赋派
-
下列选项中,关于完善型的生活方式说法正确的有()
- A.这是人生的一种更高境界
- B.向人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C.人所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全面发展
- D.美和美育将作为一种必需
- E.人和人的生活都将作为一个审美对象进入人们的审美之域
-
审美鉴赏能力包括()
- A.审美鉴别能力
- B.审美欣赏能力
- C.审美表达能力
- D.审美创作能力
- E.审美感受能力
-
下列选项中,关于美育的形象说法正确的有()
- A.是一种活的形象
- B.是有意味的形象
- C.是有生命力的形象
- D.是固定的形象
- E.是难以理解的形象
-
与美育学关系相近的相关学科有()
- A.美学
- B.教育学
- C.心理学
- D.艺术学
- E.天文学
-
审美愉悦是人的高级精神愉悦,这是因为()
- A.审美愉悦是人全身心参与的结果
- B.审美愉悦具有普遍必然性
- C.审美愉悦是沉思的直接产物
- D.审美愉悦本身就高级
- E.审美愉悦的对象高级
-
通过美育让学生了解一些美的最基本常识,了解什么是美,这种教育方式是()
- A.知美教育
- B.赏美教育
- C.爱美教育
- D.创美教育
-
小学美育的重点应该放在()
- A.文学教育方面
- B.书画教育方面
- C.音乐教育方面
- D.情感教育方面
-
大哲学家康德将人的心理分为以下哪几个方面? ()
- A.知
- B.情
- C.意
- D.心
- E.思
-
内在审美素养和审美技能素养共同建构出教师审美素养的()
- A.广泛性特征
- B.发展性特征
- C.专业性特征
- D.综合性特征
-
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编织、折纸及组装模型等活动,可以提高小学生()
- A.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
- B.对事物美丑的识别能力
- C.对美的事物的创造能力
- D.对美的事物的想像能力
-
提出“里仁为美”这一美学命题的是()
- A.管仲
- B.庄子
- C.孔子
- D.墨子
-
为少儿的审美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的正是少儿的()
- A.未特定化特征
- B.开放性特征
- C.游戏性特征
- D.审美感兴特征
-
在思维方式上,少儿与成人的明显不同之一在于他们具有一种()
- A.泛灵论倾向
- B.无神论倾向
- C.唯物论倾向
- D.唯心论倾向
-
幼儿在1岁—2岁时出现的是最初的游戏,称为()
- A.练习性游戏
- B.象征性游戏
- C.构造性游戏
- D.准备性游戏
-
下列选项中其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是()
- A.美育
- B.德育
- C.体育
- D.智育
-
“劳动先于审美”这一说法出自()
- A.格罗塞
- B.普列汉诺夫
- C.卢卡契
- D.别林斯基
-
对胎儿进行美育的主要方式是()
- A.看电影
- B.读书
- C.听音乐
- D.户外散步
-
在原始社会,审美之所以能与人生发生关联,是因为它经过了()
- A.实用环节
- B.无功利性环节
- C.艺术环节
- D.情感环节
-
人类的生活方式大致可以划分为生存型、完善型和()
- A.享受型
- B.艰苦型
- C.发展型
- D.小康型
-
劳动者按美的规律来创造产品的美被称为()
- A.生产劳动的美
- B.人的行为美
- C.革命斗争的美
- D.人的语言美
-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情感
- B.想像力
- C.知识
- D.理智
-
最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是()
- A.哲学家
- B.音乐家
- C.科学家
- D.文学家
-
早在战国时期就谈到了人与动物对待美的事物的不同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 B.老子
- C.庄子
- D.韩非子
-
孔子曾称颂其“尽美矣,又尽善也”的是()
- A.《韶》
- B.《武》
- C.《雅》
- D.《风》
-
对诗词审美特性作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概括的是()
- A.李白
- B.钟嵘
- C.白居易
- D.司空图
-
与美育不同,智育、德育运用形象仅仅是一种()
- A.手段
- B.目的
- C.错误
- D.偶然
-
在审美活动中,受教育者始终是一个()
- A.审美客体
- B.审美对象
- C.审美主体
- D.审美关系
-
在《诗艺》中明确而简练地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的是()
- A.柏拉图
- B.亚里士多德
- C.贺拉斯
- D.达芬奇
-
认为“美的形象就是活的形象”的美学家是()
- A.席勒
- B.柏拉图
- C.车尔尼雪夫斯基
- D.康德
-
梁启超把美育将人的感性从麻木中解放出来,重新赋予它敏感和激情的功能称为()
- A.“刺”
- B.“熏”
- C.“染”
- D.“浸”
-
“趣味”在西方美学家那里主要是指()
- A.审美鉴赏力
- B.艺术品的质量
- C.作品的可笑性
- D.审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