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二)2009年4月真题(02391)
-
圆形截面悬臂梁AB受力如图所示,若已知l、d、P1、P2,试求梁横截面上最大压应力。
-
承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矩形截面木梁AB如图所示,已知l=4m,b=140mm,h=210mm,q=1kN/m,弯曲时木材的容许正应力[σ]=10Mpa,试校核该梁的强度。
-
图示结构,力P作用线沿铅垂方向.BC为圆截面杆,其直径为dBC=14mm,材料为A3钢,
,λP=100,λS=60,经验公式σcr=304-1.12λ(MPa),稳定安全系数K=2.4,试校核BC杆的稳定性。
-
结构尺寸和荷载如图所示,求固定端支座A和链杆支座C的约束反力。
-
试画出ACB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
重量为P=10kN的矩形匀质板水平放置,在绳索AB和蝶铰D、E约束下处于静平衡状态,求绳索AB的拉力。
-
按图中结构的尺寸和荷载求A、B处的支座反力。
-
受扭圆杆如图所示,已知杆的直径d=80mm、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
,单位长度杆的容许扭转角[θ]=0.8°/m,试校核该杆的刚度。
-
某点处于二向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已知σx=40Mpa,σY=30Mpa,τx=20Mpa,弹性模量E=2×105Mpa,泊松比μ=0.3,该点沿σx方向的线应变εx等于( )。
105
-
某危险点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则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σxd3=( )。
-
图示AB梁的A截面处的挠度为( )。
-
弯矩具有极值的截面上,剪力一定等于( )。
-
刚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一定通过( )。
-
同一点的、位于两个互相垂直面上且垂直于两面交线的两剪应力,其大小相等,其( )同时指向两面的交线或背离两面的交线。
-
标距为100mm的标准试件,直径为10mm,拉断后测得伸长后的标矩为123mm,颈缩处的最小直径为6.2mm,则该材料的截面收缩率 =( )。
-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 )。
-
组成力偶的两个力对其所在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的代数和等于( )。
-
约束作用于约束物体上的力称为( )。
-
图示结构,用积分法计算AB梁的位移时,梁的边界条件为()
- A.
- B.
- C.
- D.
-
图示为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截面尺寸不同的两个杆件,它们受到重量Q和高度h都相同的自由落体的冲击,动荷系数为()
- A.Kd2>Kd1
- B.Kd1=1
- C.Kd2=1
- D.Kd2
-
图示受轴向荷载作用的等截面直杆ABC,EA为常数,杆件的轴向总变形Δ1为()
- A.-
- B.-
- C.-
- D.-
-
若截面图形的z轴过形心,则该图形对z轴的()
- A.静矩不为零,惯性矩为零
- B.静矩和惯性矩均为零
- C.静矩和惯性矩均不为零
- D.静矩为零,惯性矩不为零
-
图示结构为()
- A.静定结构
- B.一次超静定结构
- C.二次超静定结构
- D.三次超静定结构
-
图示长度为L的轴向受拉杆在P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能为U,当杆长为2l其它条件不变时,杆内的弹性变形能为()
- A.16U
- B.8U
- C.4U
- D.2U
-
半径为R的匀质薄板挖去半径为r的圆孔如图所示,R=6cm,r=2cm,y为薄板对称轴,则此薄板重心坐标为()
- A.yC=0.75cm
- B.yC=0.5cm
- C.yC=0.25cm
- D.yC=0
-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a的正六面体的棱边CD上,作用着与其重合的力F,则力F对x、y、z轴的矩的大小为()
- A.mx(F)=Fa my(F)=0 mz(F)=0
- B.mx(F)=0 my(F)=0 mz(F)=Fa
- C.mx(F)=Fa my(F)=Fa mz(F)=0
- D.mx(F)=0 my(F)=0 mz(F)=0
-
图示物块重量为Q=2kN,拉动此物块所需力P的最小值为0.6kN,那么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f为()
- A.f=0.3
- B.f=0.4
- C.f=0.5
- D.f=0.6
-
平面汇交力系如图所示,已知:F1=F2=2kN,F3=4kN,则该力系合力R的大小为()
- A.A )kN
- B.B
- C.C kN
-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