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2015年4月自考真题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论述我国行政诉讼基本原则。

  2. 某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吴谋,在执行公务中对有违法行为的公民王某当场处以100元罚款,因未格式化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吴谋让匡某第二天到工商局去取行政处罚决定书,但吴谋要求王谋当场缴纳罚款。匡某不服,吴谋称如不服将加重处罚。问:(1)某在执法中有哪些做法明显违反《行政处罚法》的规定?(2)王某不服,可以在什么时间内申请复议,向哪个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申请复议的方式有哪些?

  3. 行政诉讼起诉的条性有哪些?

  4. 简述行政程序的概念及其特点。

  5. 简述比例原则的涵义及其基本要求。

  6. 行政诉讼裁定

  7. 行政监察

  8. 行政指导

  9. 代执行

  10.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据( )

    • A.地方性法规
    • B.行政法规
    • C.法律
    • D.部门规章
    • E.行政法规、规章以外的行政规范文件
  11. 属于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情形有( )

    • A.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成立的
    • B.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的
    • C.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
    • D.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变化需要变更的
    • E.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
  12. 行政机关

  13.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下例事项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受理的有( )

    • A.国家行为
    • B.行政法规
    • C.调解行为
    • D.行政指导行为
    • E.法规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14. 在行政诉讼中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必须具有的性质有( )

    • A.客观真实性
    • B.主观臆测性
    • C.送联性
    • D.无关性
    • E.合法性行政
  15. 下列属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有( )

    • A.及时裁决原则
    • B.一级复议原则
    • C.便民原则
    • D.书面复议原则
    • E.二级复议原则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有:
  16. 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有( )

    • A.确定
    • B.认定
    • C.查封
    • D.证明
    • E.扣押
  17. 行政行为的效力主要包括( )

    • A.公定力
    • B.既判力
    • C.确定力
    • D.拘束力
    • E.执行力
  18. 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包括( )

    • A.教育部
    • B.上海市人民政府
    • C.省级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府
    • D.省级人大常委会
    • E.县政府行政规章分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两种:
  19. 下列属行政征收的特点有( )

    • A.强制,
    • B.法定性
    • C.有偿性
    • D.无偿性
    • E.非强制性
  20.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认为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之间不致的( )

    • A.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解释
    • B.由最高人民法院送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裁决
    •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或裁决
    • D.由本院审判委员会裁决
  21. 下列属排他性许可的有( )

    • A.驾驶许可
    • B.专利许可
    • C.营业许可
    • D.商标许可
    • E.烟草专卖许可
  22. 农村土地承包入对行政机关处分其使用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行为不服( )

    • A.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
    • B.可以村集体的名义起诉
    • C.不能起诉
    • D.以白己的名义或以村集体的名义起诉
  23. 在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负有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属于( )

    • A.人民法院
    • B.第三人
    • C.原告
    • D.被告
  24. 民政局发放自然灾害救济金的行为属于( )

    • A.行政给付
    • B.行政奖励
    • C.行政强制措施
    • D.行政救济
  25. 行政行为其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分为( )

    • A.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
    • B.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 C.依职权行政行为和应请求行政行为
    • D.附款行政行为与无附款行政行为
  26. 对第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不服,上诉的期限为( )

    • A.10日
    • B.15日
    • C.5日
    • D.20日
  27. 下列属于行政命令的有( )

    • A.通报批评
    • B.责令改正
    • C.责令停产停业
    • D.警告
  28.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主体是( )

    • A.行政机关
    • B.复议机关
    • C.人民法院
    • D.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29. 原告起诉的被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告知变更被周而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 )

    • A.不予受理
    • B.驳回起诉
    • C.中止诉讼
    • D.延期审理
  30. 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领导职公务员的任用方式为( )

    • A.选住
    • B.考任
    • C.调任
    • D.聘任
  31. 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协商不成的,报它们共同的一级人民法院( )

    • A.移送管辖
    • B.指定管辖
    • C.管辖权转移
    • D.地域管辖
  32. 被告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法院作出 ( )

    • A.变更判决
    • B.维持判决
    • C.履行判决
    • D.维持判决
  33. 我国行政赔偿采用的归责原则是( )

    • A.过错加违法
    • B.违法
    • C.无过错
    • D.过错
  34. 我国行政法法源一般只限于( )

    • A.判例法
    • B.制定法
    • C.行政法理
    • D.不成文法
  35. 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为( )

    • A.行政行为的主体不合法
    • B.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实现其历史使命,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 C.行政行为不适当
    • D.行政主体明显超越其职权作出的行政行为
  36. 下列属于行政诉讼决定适用范围的有( )

    • A.先予执行
    • B.回避事项的处理
    • C.财产保全
    • D.准许撤诉
  37. 根据行政法有关规则,行政合同纠纷解决的途径是( )

    • A.民事诉讼
    • B.仲裁
    • C.刑事诉讼
    • D.行政诉讼
  38. 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

    • A.行政纠纷
    • B.与合同有关的民事纠纷
    • C.行政职务纠纷
    • D.写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
  39. 当事人不服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的具体行政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被告为( )

    • A.上级行政机关
    • B.在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署名的机关
    • C.下级行政机关
    • D.上级行政机关与下级行政机关
  40. 行政法的实质为控制和规范( )

    • A.行政权
    • B.司法权
    • C.立法权
    • D.公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