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2012年7月自考真题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青年朱某在街上行走时,被警察王某截住带至公安派出所,原因系被王某调查涉嫌卖淫 的田某指认朱某为嫖客。调查询问期间,该警察多次殴打朱某,致使朱某被迫承认自己有嫖娼行为。警察王某及其派出所在未作任何调查取证的情况下,将朱某予以行政拘 留;后在有关部门的督促、调查下,朱某被证明确系无辜。问:(1)警察王某的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2)哪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可以设定行政拘留处罚?其直接法律依据是什么?(3)朱某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孙甲与孙乙乃兄弟,孙甲l8岁,孙乙l6岁。二人某日到网吧上网,孙甲与张某发生口角并打了起来,孙乙帮其兄孙甲打张某。派出所对孙甲、孙乙每人处以50元罚款的处罚。张某不服,向县公安局申诉,县公安局将对孙氏两兄弟的罚款改为各自拘留5日,孙氏两兄弟不服。(1)孙氏两兄弟可否不经上级公安机关复议直接对县公安局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其依据是什么?(2)如孙氏两兄弟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他们兄弟俩、张某、派出所、县公安局在诉讼中各算什么?(3)孙乙可否委托其兄孙甲为诉讼代理人?为什么?

  3. 试论行政确认判决适用的主要情形。

  4. 简述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的主要内容。

  5. 简述不发生赔偿请求权转移的情况。

  6. 行政复议机构

  7. 简述代执行的概念及特点。

  8. 特别许可

  9. 行政征用

  10. 行政合同

  11. 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种类有( )

    • A.行政拘留
    • B.没收违法所得
    • C.责令停产停业
    • D.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 E.较大数额罚款
  12. 无附款行政行为

  13. 体现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有( )

    • A.表明身份制度
    • B.告知制度
    • C.调查制度
    • D.听证制度
    • E.职能分离制度
  14. 行政监察机关的职权有( )

    • A.立案权
    • B.调查权
    • C.建议权
    • D.决定权
    • E.执行权
  15. 专门的行政监督有( )

    • A.权力机关的监督
    • B.层级监督
    • C.行政监察
    • D.审计监督
    • E.司法监督
  16.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地位体现为( )

    • A.对行政相对人具有拘束力和强制执行力
    • B.对行政机关具有公定力和确定力
    • C.是行政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的依据,又是复议的对象
    • D.公民、法人和组织可以就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向法院提起诉讼
    • E.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应一并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17. 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体现为( )

    • A.是行政主体
    • B.是行政管理的对象
    • C.是行政管理的参与人
    • D.是行政救济法律关系中的救济对象
    • E.是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的监督主体
  18. 关于行政机关,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 A.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
    • B.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
    • C.行政机关的管理手段单一
    • D.行政机关应主动行使职权
    • E.行政机关拥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
  19. 构成行政合理原则的二个具体原则是( )

    • A.法律保留原则
    • B.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 C.比例原则
    • D.案卷排他原则
    • E.信赖保护原则
  20. 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依法享有授予学业证书、奖励和惩处学生等教育管理权。这说明高校是( )

    • A.行政机关
    • B.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
    • C.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 D.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21. 关于我国行政法的法源,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 A.宪法是我国行政法的重要法源
    • B.行政法规在量上是行政法的主要渊源
    • C.判例法是我国行政法的重要法源
    • D.自治条例不是行政法的法源
    • E.国际条约与协定不是我国的行政法法源
  22. 行政法不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是因为( )

    • A.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过于广泛
    • B.部分行政关系复杂多变
    • C.行政法法源多样
    • D.行政法包括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
    • E.行政法部门产生较晚
  23.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决定的行为,是一种( )

    • A.代执行
    • B.行政强制措施
    • C.即时强制
    • D.非诉行政执行
  24. 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公民、法人或组织的土地、房屋或财产被政府征收或征用,被征用人应当获得( )

    • A.行政赔偿
    • B.行政补偿
    • C.行政追偿
    • D.行政代偿
  25. 行政诉讼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判决义务,对方当事人提出执行判决的申请期限应当在判决生效的( )

    • A.一个月内
    • B.二个月内
    • C.三个月内
    • D.六个月内
  26.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 )

    • A.法律
    • B.行政法规
    • C.地方性法规
    • D.规章
  27.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对有关管理活动的现场情况所做的书面记录,是一种( )

    • A.勘验笔录
    • B.现场笔录
    • C.鉴定结论
    • D.物证
  28. 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其管辖法院是( )

    • A.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 B.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 C.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 D.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29. 我国《专利法》规定,“对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是一种( )

    • A.行政许可
    • B.行政调解
    • C.行政仲裁
    • D.行政裁决
  30. 对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案件提起复议申请,其复议管辖机关是( )

    • A.上级人民政府
    • B.上一级人民政府
    • C.本级人民政府
    • D.地方人民政府的专门复议机关
  31. 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向( )

    • A.下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 B.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 C.上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 D.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32. 《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是否予以行政赔偿决定的期限是:自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的( )

    • A.一个月内
    • B.两个月内
    • C.三个月内
    • D.六个月内
  33.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可,这一要求体现了行政许可的( )

    • A.法定原则
    • B.责任制原则
    • C.时效原则
    • D.信赖保护原则
  34. 国家公务员认为其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所在机关的侵犯或不公正的待遇,他有权提起( )

    • A.行政申诉
    • B.行政仲裁
    • C.行政复议
    • D.行政诉讼
  35. 下列不可诉的行政行为是( )

    • A.对交通违章罚款的行为
    • B.对外国人出入境的限制行为
    • C.对报考公务员的录用行为
    • D.国防管理行为
  36. 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的主体是( )

    • A.人民法院
    • B.审判委员会
    • C.行政审判庭
    • D.合议庭
  37. 下列属于非强制的行政行为是( )

    • A.行政确认
    • B.行政规划
    • C.行政调查
    • D.行政指导
  38. 行政征收的必要条件是( )

    • A.政府发展的需要
    • B.生产发展的需要
    • C.商业利益的需要
    • D.公共利益的需要
  39. 对财政预算的制作与执行的监督主体是( )

    • A.各级党委
    • B.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 C.人民法院
    • D.人民检察院
  40. 房产登记行为属于一种( )

    • A.行政规划
    • B.行政确认
    • C.行政许可
    • D.行政调查
  41. 税务机关必须严格依法征税,这说明税收征缴是( )

    • A.羁束行政行为
    • B.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 C.抽象行政行为
    • D.授益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