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1月自考西方行政学说史考试真题及答案(00323)
-
运用诺思的国家理论并结合实际分析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结合实际分析理想的官僚体制的优点及现代官僚制的负面功能。
-
简述卡斯特提出的影响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
-
在凯登看来,成功的公共行政人员应具有哪些基本技能?
-
简述林德布洛姆指出的渐进方式的优点。
-
简析法约尔提出的产生双重指挥的原因。
-
简述麦格雷戈提出的落实新理论的方法。
-
一元化社会(里格斯)
-
形式推动的搜索(西蒙)
-
第四权力机关
-
多元化定律(福莱特)
-
非正式组织(巴纳德)
-
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被布坎南归结为个人主义、经济理性和________三个要素。
-
诺思认为,制度理论的框架一是产权理论,二是国家理论,三是________。
-
西蒙把将个人引向选择目标的力量称为________。
-
因其“社会人”的假设、对非正式组织的揭示以及对人际关系学派的形成而载入史册的试验是________。
-
林德布洛姆把“纲要式”决策称为解决社会问题的________。
-
福莱特把领导分为三类,即职位领导、个人领导和________。
-
古立克将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如何具体安排工作归纳为目的、过程、人员和________四个途径。
-
对完成一件工作应该用的时间进行精心的研究,泰罗称其为________。
-
法约尔讨论了组成企业人员才能的各方面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形成了有名的________。
-
威尔逊认为行政学研究的目标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如何合理界定政策的权限与职责;其二,如何构建一个廉价、高效、公正的________。
-
从基本职能的角度,卡斯特把管理系统分为( )
- A.目标、行动和审查
- B.目标、计划和审查
- C.决策、计划和控制
- D.决策、控制和审查
-
沃尔多认为古典学派对公共行政的看法有浓厚的哲学色彩,其主要内容是( )
- A.理想主义、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
- B.理想主义、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
- C.经验主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
- D.现实主义、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
-
威尔达夫斯基认为,预算就是( )
- A.预测
- B.战略
- C.目标
- D.财政
-
林德布洛姆认为,控制公共政策的过程,分别是( )
- A.激励控制和政府控制
- B.选举控制和政府控制
- C.选举控制和企业控制
- D.激励控制和企业控制
-
有学者认为,公共行政一直受着企业价值和层级结构的双重束缚。威尔达夫斯基则认为它实际上指的是( )
- A.效益和人员组成
- B.效率和人员组成
- C.效率和官僚体制
- D.效益和官僚体制
-
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政治过程的基本形态中,可以单方面自上而下控制的是( )
- A.价格系统
- B.等级系统
- C.多元系统
- D.讨价还价系统
-
在麦格雷戈看来,领袖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 )
- A.圆形的关系
- B.方形的关系
- C.菱形的关系
- D.梯形的关系
-
里格斯认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两个关键性的因素是( )
- A.目标和行动
- B.财政和人员
- C.实践和经验
- D.分化和综合
-
里格斯所选择的衍射社会概念的代表国家是( )
- A.泰国
- B.古代中国
- C.美国
- D.菲律宾
-
里格斯认为,沟通网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的动员性和( )
- A.异质性
- B.波纹性
- C.同化性
- D.折射性
-
里格斯认为影响国家行政的第一位要素是( )
- A.经济要素
- B.社会要素
- C.符号系统
- D.政治构架
-
西蒙把“以最少可能的机会成本取得最大可能的结果”称为( )
- A.效率
- B.效益
- C.经济
- D.效果
-
里格斯把功能扩散的社会叫做( )
- A.融合社会
- B.分权社会
- C.集权社会
- D.棱柱社会
-
西蒙指出了可以用来比较程序性和非程序性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他把评价以往的选择称为( )
- A.情报活动
- B.设计活动
- C.抉择活动
- D.审查活动
-
在对“政治—行政”两分法的批评基础上,西蒙提出了( )
- A.“实践—经验”两分法
- B.“主观—客观”两分法
- C.“结构—功能”两分法
- D.“事实—价值”两分法
-
西蒙认为,行政学分析的单位是( )
- A.决策
- B.决策前提
- C.事实
- D.事实前提
-
巴纳德认为,构成组织的要素有协作的意愿、目的和( )
- A.物质基础
- B.组织文化
- C.人员构成
- D.信息交流
-
巴纳德认为,组织决策有随机应变因素和( )
- A.人员因素
- B.物质因素
- C.组织目标因素
- D.文化因素
-
梅奥认为,在紧急状况中,中央控制是必要的,而在紧急状况过后,控制必须转移到( )
- A.功能性组织
- B.层级性组织
- C.集权性组织
- D.边缘性组织
-
福莱特把针对某一特定目标的权力运用称为( )
- A.协作
- B.斗争
- C.控制
- D.激励
-
福莱特关于真正民主的概念包含两大要素:一是联邦制的政治结构;二是( )
- A.大众的口头赞同
- B.大众的实质参与
- C.精英的口头赞同
- D.精英的实质参与
-
韦伯指出,现代官僚组织的主体构成是行政人员、物资机构和( )
- A.财政经费
- B.办公机构
- C.规章制度
- D.档案机构
-
古立克指出,要实施“由上而下”的做法,主要靠两条:一是建立一个权威结构;二是突出( )
- A.组织的文化
- B.组织的人员
- C.组织的管理
- D.组织的目的
-
古立克被誉为( )
- A.行政学的先驱
- B.科学管理之父
- C.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家
- D.公共行政学的元老
-
“昆斯伯里侯爵式”管理采取的是( )
- A.单一的直线指挥
- B.多重的直线指挥
- C.交叉的网格指挥
- D.双向的线性指挥
-
法约尔管理理论的核心是( )
- A.劳动分工原则
- B.权力与责任原则
- C.等级制度原则
- D.人员团结原则
-
泰罗指出构成科学管理结构上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任务和( )
- A.分工
- B.强制
- C.激励
- D.奖金
-
在莉连·吉尔布雷斯看来,历史上的三种管理方式分别为传统方式、过渡方式和( )
- A.科学方式
- B.实证方式
- C.行为方式
- D.经验方式
-
在行政学研究中运用最为普遍,但也最为重要的方法是( )
- A.实证研究法
- B.经验研究法
- C.比较研究法
- D.行为研究法
-
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的是德国学者( )
- A.施塔因
- B.威尔逊
- C.韦伯
- D.布隆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