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00322)
- 
				
试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
 - 
				
试述宋朝行政监察制度的改革。
 - 
				
简述元朝官员入仕的主要途径。
 - 
				
简述汉景帝“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措施的要点。
 - 
				
简述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监督的新形式。
 - 
				
简述军机处的工作内容。
 - 
				
军事管制委员会
 - 
				
王子王位继承制
 - 
				
简述战国时期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 
				
北面官制
 -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1948年“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中央五院中院长的产生不需要总统提名的有( )
- A.立法院
 - B.监察院
 - C.考试院
 - D.行政院
 - E.司法院
 
 - 
				
内外服制
 - 
				
汉时,以乡举里选为基础的官员选拔方式有( BC )
- A.任子
 - B.察举
 - C.征辟
 - D.纳资
 - E.訾选
 
 - 
				
清政府在“维新新政”中设立的机构有( )
- A.商部
 - B.学部
 - C.总理衙门
 - D.财政处
 - E.同文馆
 
 - 
				
辛亥革命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大致类型有( )
- A.浙江类型
 - B.江苏类型
 - C.广东类型
 - D.湖北类型
 - E.福建类型
 
 - 
				
中国奴隶制的代表性王朝是( )
- A.秦
 - B.晋
 - C.夏
 - D.商
 - E.周
 
 - 
				
解放战争时期,各大解放区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机关是( )
- A.军管会
 - B.各界代表会
 - C.临时参议会
 - D.政府委员会试题分析解放战争时期,各大解放区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机关仍然是政府委员会,其决策内容和决策方式大体与抗日战争时期相仿。所不同的是,新解放的城市实行军官时期,为了加强人民政权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了决策咨询工作。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均实行( )
- A.行政三联制
 - B.首长负责制
 - C.合议制
 - D.独任制
 
 - 
				
抗日根据地推行政务的枢纽是( )
- A.县政府
 - B.区公署
 - C.乡政府
 - D.村政府
 
 - 
				
1928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六大”确定的红色政权名称是( )
- A.无产阶级代表大会
 - B.工农兵代表会议
 - C.苏维埃代表大会
 - D.人民委员会
 
 - 
				
根据“行宪国大”后的中央行政体制,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
- A.国民大会
 - B.国民参政会
 - C.国民政府委员会
 - D.总统府
 
 - 
				
根据国民政府1939年推行的新县制,区代表县政府督导各乡(镇)办理各项行政及自治事务,是县政府的( )
- A.监督机关
 - B.执行机关
 - C.决策机关
 - D.辅助机关
 
 - 
				
根据南京国民政府1937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由国民党中政会选任的是( )
- A.委任官
 - B.特任官
 - C.荐任官
 - D.简任官
 
 - 
				
1917年12月北京政府开始将首都所在地称为( )
- A.市
 - B.署
 - C.府
 - D.道
 
 - 
				
南京国民政府初级行政区域为( )
- A.区
 - B.镇
 - C.县
 - D.乡
 
 - 
				
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国家的实际行政首长是( )
- A.总长
 - B.大元帅
 - C.临时大总统
 - D.国务总理
 
 - 
				
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 )
- A.司法监督制
 - B.议会监督制
 - C.内阁监督制
 - D.首长监督制
 
 - 
				
清政府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 )
- A.猛安制度
 - B.盟旗制度
 - C.伯克制度
 - D.土司制度
 
 - 
				
清朝最高监察机关是( )
- A.都察院
 - B.文馆
 - C.内三院
 - D.理藩院
 
 - 
				
1884年11月17日,清政府宣布设立新疆省,省会设在( )
- A.镇西
 - B.哈密
 - C.迪化
 - D.吐鲁番
 
 - 
				
辽朝统治者建立起两套行政体制,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其中的汉制官制统称( )
- A.南面官
 - B.宋朝官制
 - C.唐朝官制
 - D.秦朝官制
 
 - 
				
明朝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是( )
- A.内阁
 - B.通政司
 - C.中书省
 - D.六部
 
 - 
				
金朝的路采取分权而治的制度,其中掌管民政和军政的是( )
- A.经略使司
 - B.提刑使司
 - C.都总管府
 - D.转运使司
 
 - 
				
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 )
- A.御史台和尚书台
 - B.中书门下与枢密院
 - C.吏部和礼部
 - D.少府和丞相府
 
 - 
				
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 )
- A.节度使
 - B.都督
 - C.刺史
 - D.州牧
 
 - 
				
秦汉时期,二千石以上高级官吏的核准任用权属于( )
- A.大鸿胪
 - B.丞相
 - C.尚书
 - D.皇帝
 
 - 
				
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
- A.尚书省
 - B.中书省
 - C.门下省
 - D.散骑省
 
 - 
				
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 )
- A.给事中
 - B.门阀士族
 - C.翰林学士
 - D.宦官
 
 - 
				
汉武帝在组织机构上蓄意分割、架空相权的方式是实行( )
- A.内外服制
 - B.中外朝制
 - C.独相制
 - D.三公九卿制
 
 - 
				
西周时期,掌管藉田和农业生产的政务官是( )
- A.司寇
 - B.司空
 - C.司徒
 - D.司马
 
 - 
				
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 )
- A.“以德治国”
 - B.“以法治国”
 - C.“以理治国”
 - D.“以仁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