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年4月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0032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述“百日维新”期间行政改革的主要措施。

  2. 试述宋朝对监察制度进行改革的主要措施。

  3. 简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解决行政干部严重不足的措施。

  4. 简述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显著特点。

  5. 简述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监督的新形式。

  6. 元朝对地方官考核所依据的标准有哪些?

  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8. 简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

  9. 票拟

  10. 超责任内阁

  11. 内外服制

  12. 察举

  13. 根据1943年10月31日颁布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的规定,对干部的考核方式有( )

    • A.平时考核
    • B.即时考核
    • C.定期考核
    • D.临时考核
    • E.月度考核
  14. 北洋政府选拔行政官员的方式主要有( )

    • A.文官考试
    • B.甄别
    • C.特简
    • D.奏补
    • E.甄用
  15. 明代对乡村的管理主要采用( )

    • A.保甲制
    • B.里甲制
    • C.乡老人制
    • D.里社制
    • E.土司制
  16. 秦汉时期,皇帝的圣旨依内容可分为( )

    • A.制书
    • B.手迹
    • C.诏书
    • D.本纪
    • E.诰
  17. 唐代决策文书的形式有( )

    • A.册书
    • B.制书
    • C.敕
    • D.诏
    • E.令
  18. 抗日根据地在选任干部方面,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边区政府的主席、副主席和政府委员、县长和县政府委员以及乡(村)长均采用( )

    • A.选举制
    • B.委任制
    • C.荐举制
    • D.聘任制
  19. 抗日战争期间,对边区政府进行政策监督和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的主要形式是( )

    • A.参议会的监督
    • B.共产党的监督
    • C.群众民主监督
    • D.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20. 1941年12月初,中共中央根据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的建议所发出的指示为( )

    • A.反对浪费
    • B.自力更生
    • C.生产自救
    • D.精兵简政
  21. 1948年5月蒋介石就任总统后,为了实行独裁统治,在“行宪国大”之外所制定的文件是( )

    • A.《中华民国总统府组织法》
    • B.《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 C.《中央政治委员会组织条例》
    • D.《中华民国宪法》
  22. 中国共产党“六大”确定的红色政权名称为( )

    • A.工农兵代表会议
    • B.人民代表会议
    • C.国民代表大会
    • D.国民参政会议
  23. 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战争需要,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体制和程序,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形成了一套新的行政决策体系。其中,中央设计局属于( )

    • A.决策的权力中心
    • B.决策的参谋系统
    • C.决策的技术系统
    • D.决策的执行系统
  24. 南京国民政府初级行政区域的单位是( )

    • A.闾
    • B.县
    • C.乡
    • D.区
  25. 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设立的“民意机关”是( )

    • A.临时参议会
    • B.国防参议会
    • C.国民参议会
    • D.国民参政会
  26. 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机关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普通司法机关,二是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其中最高审判机关是( )

    • A.总检察厅
    • B.平政院
    • C.大理院
    • D.肃政厅
  27.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的两个民族地方政府是( )

    • A.蒙古和西藏
    • B.蒙古和宁夏
    • C.新疆和西藏
    • D.新疆和绥远
  28. 世称“贿选总统”的是( )

    • A.曹锟
    • B.黎元洪
    • C.袁世凯
    • D.徐世昌
  29. 袁世凯为恢复帝制做准备而炮制的一部法律是( )

    • A.《临时约法》
    • B.《中华民国约法》
    • C.《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 D.《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30. 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是( )

    • A.陆军部
    • B.大元帅大本营
    • C.临时参议院
    • D.参谋本部
  31. 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的年份是( )

    • A.1860年
    • B.1895年
    • C.1905年
    • D.1911年
  32. 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正式开办的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的学校,称为( )

    • A.同文馆
    • B.讲习所
    • C.京师大学堂
    • D.学部
  33. 清朝官吏在任用时,初任官先试用三年,称职后方授实职的任用方式称为( )

    • A.护理
    • B.署职
    • C.加衔
    • D.兼职
  34. 清朝的回避制度规定,处理某省业务的机构中不能有本省籍的官员,这种回避方式称为( )

    • A.职务回避
    • B.亲族回避
    • C.地区回避
    • D.血缘回避
  35. 明朝洪武年间最主要的入仕途径是( )

    • A.科举
    • B.学校
    • C.荐举
    • D.承荫制度
  36. 辽代最高军事机关是( )

    • A.大林牙院
    • B.枢密院
    • C.大于越府
    • D.军机处
  37. 清朝最基层的地方行政组织是( )

    • A.厅
    • B.道
    • C.府
    • D.县
  38. 在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中,为了保证官员的“世守禄位”的特权而设置的入仕途径称为( )

    • A.荫补
    • B.军功入仕
    • C.流外补职
    • D.纳资入官
  39. 隋唐时期,九品以下的各种政府机构办事吏员在服务过程中积累年资,并通过考核程序迁转为正式政府官员的入仕方式称为( )

    • A.门荫
    • B.行伍
    • C.入幕
    • D.流外入流
  40. 汉武帝在组织机构上用来分割相权的做法是实行( )

    • A.中外朝制
    • B.三公宰相制
    • C.宰相制
    • D.内外服制
  41. 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 )

    • A.政绩
    • B.口碑
    • C.门资
    • D.年资
  42. 中国奴隶制社会解体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是( )

    • A.周朝
    • B.春秋战国时期
    • C.秦朝
    • D.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