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00322)
-
试析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
试述宋代监察制度的改革。
-
抗战期间行政监督的新形式有哪些?
-
简述明代乡村的自治管理形式。
-
简述抗战后国民党中政会在行政体制中的地位。
-
辽代行政决策中存在氏族制度残余的表现有哪些?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简述隋唐时,尚书六部与九寺五监的关系。
-
议政王大臣会议
-
咨议局
-
国鄙制
-
提点刑狱司
-
中华苏维埃政权采取的决策方式主要有( )
- A.合议制
- B.首长负责制
- C.议行合一制
- D.内阁制
- E.总统制
-
在各抗日民主政府颁布的有关干部奖惩的条例和办法中,惩戒的方式有( )
- A.警告
- B.降职
- C.撤职
- D.开除留用
- E.撤职查办
-
清朝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藏内一切政务均应通过( )
- A.达赖
- B.班禅
- C.驻藏大臣
- D.赞普
- E.土司
-
明朝提刑按察使司的职能有( )
- A.司法
- B.监察
- C.考察官吏
- D.征收赋税
- E.军政
-
属于宋代路一级行政区划中的监司有( )
- A.承宣布政司
- B.经略安抚司
- C.转运使司
- D.提点刑狱司
- E.提刑按察司
-
各抗日根据地在实施奖惩活动中,始终坚持的原则是( )
- A.教育为主、惩戒为辅
-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 C.物质奖励为主、精神奖励为辅
- D.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
抗战前,国民政府地方人事的统一管理机构是( )
- A.行政院
- B.考试院
- C.监察院
- D.地方各省政府
-
1923年3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其性质是( )
- A.军政合一的政权机关
- B.最高军事参谋机关
- C.纯粹的军事指挥机关
- D.最高司法机关
-
明代司法制度规定,掌管纠劾的机构是( )
- A.司礼监
- B.大理寺
- C.都察院
- D.刑部
-
隋唐时,九寺五监中主管司法审判的是( )
- A.大理寺
- B.少府监
- C.光禄寺
- D.国子监
-
废除中国历史上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的时间是( )
- A.1898年
- B.1912年
- C.1911年
- D.1905年
-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了统一的干部任免制度。一般情况下,县级以上行政干部的任免机关是( )
- A.解放区参议会
- B.中共中央
- C.省政府
- D.大解放区人民政府
-
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确立始于( )
- A.隋炀帝
- B.隋文帝
- C.唐太宗
- D.唐玄宗
-
依据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县实行自治,县长的产生方式是( )
- A.县党部推荐
- B.省长任命
- C.县民选举
- D.县议会选举
-
抗日民主政府的基层单位是( )
- A.坊或巷
- B.县或村
- C.乡或村
- D.县或乡
-
明确规定中央苏维埃政权行政体制结构的是1934年2月公布的( )
-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
-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C.《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
- D.《苏维埃临时组织大纲》
-
北洋军阀时期,世称“贿选总统”的是( )
- A.曹锟
- B.段祺瑞
- C.黎元洪
- D.张作霖
-
北洋政府时期,由保荐官保荐现职中有经验、有学识或有贡献的简任、荐任、委任官以及有特别才识与劳绩的人送交大总统予以特别录用的制度,称为( )
- A.保荐
- B.举荐
- C.甄别
- D.甄用
-
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用( )
- A.群举制
- B.简任制
- C.委任制
- D.荐任制
-
1876年清政府收复新疆天山南北的将领是( )
- A.张之洞
- B.左宗棠
- C.李鸿章
- D.曾国藩
-
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设立的中央机构是( )
- A.理藩院
- B.礼部
- C.太常寺
- D.鸿胪寺
-
明代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是( )
- A.宰相府
- B.都督府
- C.内阁
- D.六部
-
辽代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主要的入仕门径是( )
- A.科举
- B.世选
- C.军功
- D.入幕
-
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 )
- A.郎中
- B.御史
- C.相
- D.柱国
-
中晚唐时期,宦官藉以控制军队的官职是( )
- A.太尉
- B.廷尉
- C.司隶校尉
- D.神策军中尉
-
宋代主管本路赈灾和茶、盐专卖事务,俗称“仓司”的是( )
- A.经略安抚司
- B.提点刑狱司
- C.提举常平司
- D.转运使司
-
魏晋南北朝时,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
- A.尚书省
- B.门下省
- C.中书省
- D.御史台
-
汉时采取“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措施的皇帝是( )
- A.汉景帝
- B.汉献帝
- C.汉文帝
- D.汉成帝
-
中国历史上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 )
- A.商代后期确立的王子王位继承制
- B.夏代确立的兄终弟及制
- C.氏族推举制
- D.西周时期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
-
致使战国时期列国势力消长频繁的因素是( )
- A.经济发展的因素
- B.中央权威不足的因素
- C.兼并战争的因素
- D.行政决策中的人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