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社会学概论(00034)2008年4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看法。

  2. 试述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意义。

  3. 简述宗教和邪教的区别。

  4. 简述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涵。

  5. 简述社会网络的特征。

  6. 简述社会学的研究功能。

  7. 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8. 参照群体

  9. 社会分层

  10. 社会学

  11. 社区发展

  12. “镜中之我”

  13. 第三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包括( )

    • A.以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
    • B.独立于政府组织
    • C.不以营利为组织目标
    • D.是自主管理的自治组织
    • E.依靠组织成员的志愿参与
  14. 属于初级群体类型的单位有( )

    • A.家庭
    • B.邻里
    • C.工厂
    • D.伙伴群体
    • E.陪审团群体
  15. 文化的结构包括( )

    • A.文化特质
    • B.文化脉络
    • C.文化集丛
    • D.文化功能
    • E.文化模式
  16. 显性的冲突的方式有( )

    • A.争论
    • B.拳斗
    • C.械斗
    • D.仇斗
    • E.战争
  17. 社会学的功能包括( )

    • A.研究功能
    • B.教育功能
    • C.社会管理功能
    • D.社会批评功能
    • E.社会预测功能
  18. 全球化的起飞阶段是在( )

    • A.15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期
    • B.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
    • C.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 D.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现在
  19. 在恐怖主义具有的四个要素中,除了暴力性、不可预测性和象征性外还具有( )

    • A.极端性
    • B.政治性
    • C.颠覆性
    • D.民族性
  20. 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对约束人的行为失去效力,社会既不能提供给人们以预期的回报,也不能对违规的行为以惩罚,这是( )

    • A.社会病理学理论
    • B.社会解组理论
    • C.价值冲突理论
    • D.行为偏差理论
  21. 经济方面从产品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地位;理论知识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社会不断创造着新的智能技术。这是( )社会形态

    • A.信息社会
    • B.风险社会
    • C.工业社会
    • D.后工业社会
  22. 不存在客观意义上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仅仅是人们对某种社会情况的界定过程的主观产物,社会学家真正面对的研究对象不是社会问题本身,而是某种情况如何被定义为社会问题的过程及其客观条件,这是( )

    • A.行为偏差理论
    • B.行为界定理论
    • C.对象建构理论
    • D.社会建构理论
  23. 某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奖励学生,这一社会控制形式属于( )

    • A.积极性控制
    • B.消极性控制
    • C.内在控制
    • D.非制度化控制
  24. 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为社会的权力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被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这是( )

    • A.规范理论
    • B.控制理论
    • C.权变理论
    • D.标签理论
  25. 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结构中跨越等级界限的位置移动是( )

    • A.垂直流动
    • B.水平流动
    • C.向上流动
    • D.向下流动
  26. 子女相对于其父母地位的变化称( )

    • A.垂直流动
    • B.水平流动
    • C.代内流动
    • D.代际流动
  27. 进入20世纪之后,社区研究的一个重大发展就是开拓了城市社区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学派就是( )

    • A.法兰克福学派
    • B.衣阿华学派
    • C.华盛顿学派
    • D.芝加哥学派
  28. 达伦多夫认为:“我们称做社会分层的不平等体系,只不过是社会权力结构的派生物”。这属于社会分层理论的( )

    • A.功能论
    • B.精英论
    • C.冲突论
    • D.互动论
  29. 家庭制度中最重要的是( )

    • A.财产继承制度
    • B.婚姻制度
    • C.生育制度
    • D.亲子制度
  30. 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 )

    • A.明确的职位等级体系
    • B.专业化程度高
    • C.行政管理效率高
    • D.量才录用
  31. 社会制度的核心是( )

    • A.价值标准
    • B.规范体系
    • C.经济基础
    • D.上层建筑
  32. 对于公共部门表述错误的说法是( )

    • A.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
    • B.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
    • C.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和私人事务
    • D.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
  33. 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而彼此密切配合的社会互动形式称( )

    • A.合作
    • B.学习
    • C.共享
    • D.交换
  34. 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称( )

    • A.亲密群体
    • B.初级群体
    • C.同辈群体
    • D.次级群体
  35.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这一假设属于( )

    • A.符号互动学
    • B.常人方法学
    • C.社会交换论
    • D.结构功能论
  36. 认为人类行为的社会目的主要是看他们赋予这些目的的意义,而这些意义是在社会互动中不断建立和再建立起来的,这是( )

    • A.结构功能论
    • B.印象管理论
    • C.社会交换论
    • D.符号互动论
  37. 文化反哺也称( )

    • A.基本社会化
    • B.正向社会化
    • C.反向社会化
    • D.重新社会化
  38. 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和观念的规范是( )

    • A.习俗
    • B.道德
    • C.法律
    • D.宗教
  39. “刮风不是文化,利用风力发电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

    • A.创造性
    • B.习得性
    • C.共享性
    • D.累积性
  40. 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是( )

    • A.基本社会化
    • B.正向社会化
    • C.继续社会化
    • D.反向社会化
  41. 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称( )

    • A.文化传播
    • B.文化采借
    • C.文化流变
    • D.文化冲突
  42. 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是( )

    • A.社会关系
    • B.社会结构
    • C.社会互动
    • D.社会交换
  43. 把社会行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家是( )

    • A.马克思
    • B.雷克斯
    • C.霍曼斯
    • D.帕森斯
  44.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实践中首先提出的一种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是( )

    • A.问卷调查
    • B.实地研究
    • C.深度访谈
    • D.社会观察
  45. 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 A.问卷访谈
    • B.实地研究
    • C.定性分析
    • D.定量分析
  46. 涂尔干是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的著作是( )

    • A.《自杀论》
    • B.《社会劳动分工论》
    • C.《贫民的状况》
    • D.《经济与社会》
  47. 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 )

    • A.大有机体
    • B.超有机体
    • C.进化有机体
    • D.聚合有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