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00034)2008年7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试述我国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特征及其未来走向。
-
联系实际阐述家庭的主要功能。
-
简述群体的特征。
-
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
简述社会化的主要功能。
-
简述宗教的正向功能。
-
社会学本土化
-
简述社会学的特征。
-
社会风险
-
社会互动
-
科层制
-
社会
-
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 )
- A.人口
- B.区位
- C.经济
- D.文化
- E.组织
-
偏差行为的负功能包括( )
- 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 B.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 C.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 D.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 E.减少公共物品的提供
-
合作的主要类型有( )
- A.自发性合作
-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 C.指导性合作
- D.教育性合作
- E.契约性合作
-
文化的特征包括( )
- A.创造性
- B.习得性
- C.共享性
- D.累积性
- E.特殊性和共性
-
对全球化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 A.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 B.全球化是一个单维度的过程
- C.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 D.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
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 A.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 B.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
- C.科学技术的进步
- D.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
社会学的研究功能包括( )
- A.描述性功能
- B.解释性功能
- C.预测性功能
- D.规范性功能
- E.探索性功能
-
信息成为战略资源,整个社会以知识价值论为基础,先进的通讯和信息系统成为社会改革的手段。这是 ( )
- A.知识社会论
- B.知识体系论
- C.信息价值论
- D.信息社会论
-
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既得利益不同,人们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因此在采取某种行为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矛盾和冲突。这是( )
- A.利益冲突理论
- B.价值冲突理论
- C.社会解组理论
- D.社会失范理论
-
社会病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
- A.社会整合理论
- B.社会有机体理论
- C.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
- D.社会冲突理论
-
因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的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状况称为( )
- A.社会失范
- B.社会偏差
- C.社会矛盾
- D.社会问题
-
社会行为规范处于非常模糊不清或基本失效的一种社会状态称作( )
- A.偏差
- B.越轨
- C.犯罪
- D.失范
-
文化传递理论把社会文化分为( )
- A.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 B.积极文化和消极文化
- C.正向文化和反向文化
- D.政治文化和经济文化
-
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称为( )
- A.垂直流动
- B.水平流动
- C.代内流动
- D.代际流动
-
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力是( )
- A.工业化和科学技术进步
- B.精神生活发展
- C.农村经济体制变革
- D.劳动力素质提高
-
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它之所以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这是( )学派的观点
- A.功能主义
- B.结构主义
- C.马克思主义
- D.后现代主义
-
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 )
- A.涂尔干
- B.滕尼斯
- C.齐美尔
- D.韦伯
-
韦伯提出的进行社会分层的三项标准是( )
- A.经济、政治和社会
- B.财富、权力和声望
- C.财富、权力和文化
- D.权力、社会和地位
-
基金会、俱乐部、工会、商会、艺术团体、科研机构、宣传鼓动团体一般被称为( )
- A.第一部门
- B.第二部门
- C.第三部门
- D.第四部门
-
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 )
- A.社会控制功能
- B.传播知识功能
- C.文凭功能
- D.社会选择功能
-
相距122厘米至365厘米以内的距离,是( )
- A.亲密距离
- B.个人距离
- C.社会距离
- D.公众距离
-
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属于( )
- A.初级群体
- B.次级群体
- C.正式群体
- D.同辈群体
-
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是( )
- A.合作
- B.学习
- C.共享
- D.交换
-
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是( )
- A.互动论
- B.交换论
- C.拟剧论
- D.理性选择论
-
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 )
- A.个人选择
- B.印象管理
- C.自我坦白
- D.扮演角色
-
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其创立者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 )
- A.马克思
- B.雷克斯
- C.布劳
- D.帕森斯
-
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 )
- A.基本社会化
- B.正向社会化
- C.反向社会化
- D.重新社会化
-
“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是( )
- A.基本社会化
- B.正向社会化
- C.重新社会化
- D.反向社会化
-
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 )
- A.生产关系
- B.交往关系
- C.社会关系
- D.群体关系
-
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和吸收的过程是( )
- A.文化传播
- B.文化采借
- C.文化杂交
- D.文化冲突
-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是( )
- A.问卷调查
- B.实地研究
- C.定量方法
- D.定性方法
-
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是( )
- A.问卷调查
- B.实地研究
- C.深度访谈
- D.定量分析
-
作为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学者是( )
- A.严复
- B.章太炎
- C.费孝通
- D.雷洁琼
-
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 )
- A.社会规范
- B.社会事实
- C.社会制度
- D.社会问题
-
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学者是( )
- A.孔德
- B.斯宾塞
- C.涂尔干
- D.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