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00034)2009年7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试述可持续发展。
-
试述科层制的特征并分析其优点和弊端。
-
简述社会控制的特点。
-
简述初级社会关系的特点。
-
简述社区的功能。
-
简述社会流动的意义。
-
社会互动
-
简述基本社会化的任务。
-
家庭
-
角色
-
定量方法
-
社会问题
-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包括( )
- A.社会变革的需要
- 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 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 D.阶级斗争的需要
- 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
-
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在组织体制上的最大区别在于( )
- A.依靠成员的志愿参与
- B.不采取科层制的组织体制
- C.组织机构的自主管理
- D.提供公共物品
- E.公共物品提供的普遍性
-
家庭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
- A.规范性行为功能
- B.经济生活功能
- C.精神生活功能
- D.教育功能
- E.抚养、赡养功能
-
偏差行为的负功能有( )
- 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 B.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 C.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 D.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 E.有助于社会预警
-
社会化的主要功能包括( )
- A.文化传承
- B.结构整合
- C.社会冲突
- D.社会稳定
- E.个人自我完善
-
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分类标准是( )
- A.成员的互动关系
- B.群体习惯
- C.对群体的心理归属
- D.成员所在的群体
-
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这种偏差行为称之为( )
- A.形式主义
- B.退缩主义
- C.革新者
- D.反叛
-
认为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是一个重要转折的论点是( )
- A.工业社会论
- B.信息社会论
- C.风险社会论
- D.后工业社会论
-
在 20 世纪初的美国,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 )
- A.芝加哥学派
- B.哈佛学派
- C.地理学派
- D.功能学派
-
吴某原是一名返城知青,后进厂当了工人,现下岗开了一家饭馆,收入颇丰。吴某完成的社会流动是( )
- A.代际流动
- B.垂直流动
- C.水平流动
- D.结构流动
-
不属于社区的构成要素的是( )
- A.人口
- B.区位
- C.经济
- D.政治
-
价值冲突理论认为,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
- A.个人社会化的失败
- B.社会解组
- C.社会价值崩溃
- D.文化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
-
现在的家庭暴力与过去相比出现的新特点是( )
- A.施行家庭暴力的主体是农民和工人
- B.施行家庭暴力的主体文化层次低
- C.丈夫殴打虐待妻子,妻子多以忍耐居多
- D.攻击性增强,后果严重
-
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这种社会等级制度是( )
- A.种族
- B.等级
- C.种姓
- D.阶层
-
表示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具有继承性和不可更改性的概念是( )
- A.户籍
- B.身分
- C.单位
- D.契约
-
由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是( )
- A.自由流动
- B.结构性流动
- C.垂直流动
- D.水平流动
-
把社会行动作为研究对象和建构功能理论的出发点的学者是( )
- A.马克思
- B.韦伯
- C.凡勃伦
- D.帕森斯
-
关于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 A.社会制度的核心是文化观念
- B.社会制度是人格化的权威力量
- C.社会制度具有抑扬性
- D.社会制度不存在差异性
-
行为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这种社会互动形式被称为( )
- A.合作
- B.交换
- C.竞争
- D.冲突
-
科层制是一种典型的 ( )
- A.魅力型统治
- B.传统型统治
- C.法理型统治
- D.世袭制统治
-
在社区研究中,全貌研究就是( )
- A.分析“社会”和“社区”两种对立的社会联系形式的类型
- B.综合性的记录调查,较少理论分析
- C.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解释这些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
- D.把社区视为人类聚居生活的特殊的空间现象
-
某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奖励学生,这一社会控制形式属于( )
- A.积极性控制
- B.消极性控制
- C.硬控制
- D.非制度化控制
-
根据埃里克森对个人心理成长历程的划分,18—30 岁属于( )
- A.青年期
- B.成年期
- C.成年早期
- D.成熟期
-
在老师指导下的大学生实地研究属于 ( )
- A.传统合作
- B.自发性合作
- C.指导性合作
- D.契约式合作
-
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是( )
- A.基本社会化
- B.正向社会化
- C.重新社会化
- D.反向社会化
-
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被称为( )
- A.习俗
- B.道德
- C.法律
- D.宗教
-
“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这是指文化的( )
- A.创造性
- B.习得性
- C.共享性
- D.累积性
-
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定量研究方法被称为( )
- A.问卷调查
- B.社会实验
- C.实地研究
- D.介入性研究
-
社会学恢复重建后,费孝通说:“我认为社会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要解决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怎样学会做人的问题。”这是指社会学的( )
- A.研究功能
- B.教育功能
- C.社会管理功能
- D.社会批评功能
-
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社会变迁可分为( )
- A.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 B.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
- C.社会进化与社会倒退
- D.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
1896 年在《仁学》一书中提出“社会学”名称的学者是( )
- A.严复
- B.谭嗣同
- C.康有为
- D.梁启超
-
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一员,这种观察方法被称为( )
- A.社会实验
- B.参与观察
- C.问卷调查
- D.文献研究
-
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被称做( )
- A.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 B.社会发展计划
- C.社会现代化
- D.全球化
-
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被称做( )
- A.问卷调查
- B.实地研究
- C.社会实验
- D.非介入性研究
-
“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的是( )
- A.科学技术
- B.理论知识
- C.信息技术
- D.专业与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