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社会学概论(00034)2012年4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论述中国的社区建设的原因及其本质。

  2. 论述如何建立与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

  3. 简述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4.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5. 简述基本社会化的任务。

  6. 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7. 社会变迁

  8. 科层制

  9. 简述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成就。

  10. 再社会化

  11. 家庭

  12. 社区的构成要素是( )

    • A.人口
    • B.区位
    • C.经济
    • D.文化
    • E.组织
  13. 定性方法

  14. 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是( )

    • A.个人性
    • B.普遍性
    • C.特殊性
    • D.复杂性
    • E.群体性
  15. 美国人类学家林顿把文化传播分为几个阶段,即( )

    • A.接触与显示阶段
    • B.传入阶段
    • C.选择阶段
    • D.学习阶段
    • E.采纳融合阶段
  16. 按照合作的发展程度,可以将合作分为( )

    • A.民主性合作
    • B.自发性合作
    • C.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 D.指导性合作
    • E.契约式合作
  17. 在社会预警系统中,及时了解、分析社情、民意,为决策部门提供情况和建议的是( )

    • A.调查研究机构
    • B.监测系统
    • C.社会干预中心
    • D.社会支持网
  18. 按照社会变迁的人为参与和控制程度,社会变迁可以分为( )

    • A.社会进化与社会倒退
    • B.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 C.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 D.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
  19. 自然资源的特点表现在( )

    • A.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 B.自然资源的潜力的无限性
    • C.自然资源的系统性
    • D.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 E.自然资源时间分布的均匀性
  20. 社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尽快建立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这种对社会问题的解释是( )

    • A.社会病理学
    • B.社会解组理论
    • C.价值冲突理论
    • D.社会建构理论
  21. 与地区冲突、核武器扩散、毒品走私一起并称为“国际社会四大恶”的是( )

    • A.恐怖主义
    • B.腐败
    • C.家庭暴力
    • D.自然灾害
  22. 在默顿的目标-手段适应方式类型中,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这种方式是( )

    • A.形式主义
    • B.革新者
    • C.退缩主义
    • D.反叛
  23. 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这种控制形式是( )

    • A.微观控制
    • B.非制度化控制
    • C.内在控制
    • D.积极性控制
  24. 一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是( )

    • A.代内流动
    • B.自由流动
    • C.垂直流动
    • D.竞争式流动
  25. 个人地位获得模式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

    • A.索罗金
    • B.伦斯基
    • C.布劳和邓肯
    • D.霍曼斯和布劳
  26. 在社区研究中,社区全貌研究的代表性学者是( )

    • A.林德夫妇
    • B.滕尼斯
    • C.库利
    • D.伯杰斯
  27. 农民是我国改革以来分化最明显的社会群体,我国农民大体上可以分为( )

    • A.8个阶层
    • B.9个阶层
    • C.10个阶层
    • D.12个阶层
  28. 属于政治制度主要功能的是( )

    • A.社会选择
    • B.规范社会秩序
    • C.实现社会化
    • D.文化传承
  29. 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的组织,一般统称为( )

    • A.公共部门
    • B.私人部门
    • C.第三部门
    • D.第四部门
  30. 社会用以限制、调解或促进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是( )

    • A.家庭制度
    • B.政治制度
    • C.思想文化制度
    • D.经济制度
  31. 只有一代未婚青少年与祖(外祖)父母组成的家庭,被称为( )

    • A.单亲家庭
    • B.断代家庭
    • C.单身家庭
    • D.残缺家庭
  32. 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这是指( )

    • A.组织决策
    • B.组织沟通
    • C.组织控制
    • D.组织冲突
  33. 属于组织行为理论代表人物的是( )

    • A.梅约
    • B.泰罗
    • C.巴纳德
    • D.摩尔斯
  34. 以个人和社会网络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来区分,社会网络可以分为( )

    •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 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 C.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 D.过程形态和结果形态
  35.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区分标准是( )

    • A.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
    • B.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
    • C.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
    • D.群体的规模
  36. 马克思主义为人的社会化提出的最高目标是( )

    • A.人的品质发展
    • B.人的政治发展
    • C.人的全面发展
    • D.人的社会发展
  37. 霍尔认为,比较正式的场合保持的距离是( )

    • A.亲密距离
    • B.个人距离
    • C.社会距离
    • D.公众距离
  38. 按照戈夫曼的拟剧论的观点,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特征是( )

    • A.前台
    • B.后台
    • C.道具
    • D.印象管理
  39. 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是( )

    • A.宗教
    • B.法律
    • C.道德
    • D.习俗
  40. 人们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是( )

    • A.生活技能社会化
    • B.行为社会化
    • C.角色社会化
    • D.政治社会化
  41. 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A.韦伯
    • B.阿奎那
    • C.涂尔干
    • D.恩格斯
  42. 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 A.文化集丛
    • B.文化特质
    • C.文化模式
    • D.文化结构
  43. 4.在社会学的功能中,教育功能表现在( )

    • A.提供模式
    • B.反馈信息
    • C.社会批评
    • D.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44. R·达伦多夫提出的冲突理论是( )

    • A.功能冲突论
    • B.阶级斗争理论
    • C.辩证冲突论
    • D.结构冲突论
  45. 齐美尔认为,社会学这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社会结构
    • B.社会行为
    •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D.社会事实
  46. 孔德编写的社会学著作是( )

    • A.《实证哲学教程》
    • B.《实证社会学教程》
    • C.《实证科学教程》
    • D.《实证社会科学教程》
  47. 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恢复重建时期开始于( )

    • A.1976年
    • B.1979年
    • C.1985年
    • D.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