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社会学概论(00034)2014年4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论述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

  2. 简述社会问题防治的意义。

  3. 联系实际论述科层制组织的优点和弊端。

  4. 简述社区的功能。

  5. 简述家庭与婚姻观念的变化。

  6. 偏差行为

  7. 简述如何实现社会学本土化目标。

  8. 简述社会的特征。

  9. 社会运动

  10. 城市群

  11. 社会网络

  12. 社会变迁的原因有( )

    • A.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 B.观念的改变
    • C.社会生产力的增长
    • D.外来入侵
    • E.人口状况的改变
  13. 统计调查

  14. 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模式有( )

    • A.北欧模式
    • B.南美模式
    • C.墨印模式
    • D.欧美模式
    • E.中国模式
  15. 资源动员理论认为,社会运动所需要的资源至少包括( )

    • A.时间资源
    • B.参与者规模
    • C.金钱与物质资源
    • D.外界支持
    • E.理念资源
  16. 社会学的功能表现为( )

    • A.整合功能
    • B.研究功能
    • C.教育功能
    • D.社会管理功能
    • E.社会批评功能
  17. 暗示根据受动条件,可以分为( )

    • A.直接暗示
    • B.间接暗示
    • C.自我暗示
    • D.模仿暗示
    • E.反暗示
  18. 社会问题是一种被相当多的人认为是偏离于他们所持有的价值观念的社会状况,这种观点来自于社会问题研究理论中的( )

    • A.社会解组理论
    • B.价值冲突理论
    • C.社会病理学
    • D.社会建构理论
  19. 在默顿的失范理论中,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这是( )

    • A.退缩主义
    • B.形式主义
    • C.反叛
    • D.革新者
  20. 在社会现代化理论中,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是( )

    • A.世界体系理论
    • B.信息社会论
    • C.依附理论
    • D.后工业社会论
  21. 农民因拆迁离开了原来的村子,迁到另一个村庄继续务农,这种流动属于( )

    • A.水平流动
    • B.结构流动
    • C.自由流动
    • D.竞争流动
  22. 1949-1952年中国的基本阶级格局包括( )

    • A.两个阶级
    • B.三个阶级
    • C.四个阶级
    • D.五个阶级
  23. 在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中,麦吉提出的概念是( )

    • A.田园城市
    • B.组合城市
    • C.城乡融合区
    • D.城市区域
  24. 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被称为( )

    • A.等级
    • B.种族
    • C.阶层
    • D.种姓
  25. 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大起大落阶段是( )

    • A.1949—1957年
    • B.1958—1977年
    • C.1978年至今
    • D.1978—2000年
  26. 根据劳动的二重性,劳动可以分为( )

    • A.有薪劳动和无薪劳动
    • B.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D.主要劳动和次要劳动
  27. 在消费的社会学理论中,凡勃伦提出的是( )

    • A.消费文化论
    • B.消费社会论
    • C.生活风格理论
    • D.炫耀性消费理论
  28. 在组织过程中,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是( )

    • A.组织设计
    • B.组织沟通
    • C.组织控制
    • D.组织决策
  29. 在解释集体行为的理论中,奥尔森提出的是( )

    • A.搭便车理论
    • B.价值累加理论
    • C.资源动员理论
    • D.乌合之众理论
  30. “X”理论和“Y”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麦克雷戈
    • B.巴纳德
    • C.法约尔
    • D.洛斯奇
  31. 配偶双方或配偶一方曾有过婚史,而且配偶双方或一方将与前夫或前妻所生的子女带到新的家庭,这种家庭被称为( )

    • A.丁克家庭
    • B.断代家庭
    • C.重组家庭
    • D.残缺家庭
  32. 以群体成员的归属为标准,群体可以分为( )

    • A.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 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 C.内群体和外群体
    • D.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33. 社会网络的形态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可以分为( )

    •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 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 C.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 D.集中形态和分散形态
  34. 在合作的类型中,金钱借贷属于( )

    • A.指导性合作
    •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 C.契约式合作
    • D.自发性合作
  35. 在社会化的相关理论中,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分为( )

    • A.两种水平 四个阶段
    • B.三种水平 六个阶段
    • C.四种水平 八个阶段
    • D.五种水平 十个阶段
  36. 再社会化也称( )

    • A.二级社会化
    • B.文化反哺
    • C.继续社会化
    • D.重新社会化
  37. 社会角色的扮演一般要经历的过程是( )

    • A.角色领悟→角色期待→角色实践
    • B.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期待
    • C.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 D.角色实践→角色领悟→角色期待
  38.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常有一种倾向,常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民族的,这被称作( )

    • A.文化中心主义
    • B.文化优越主义
    • C.文化排斥主义
    • D.化相对主义
  39. 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被称为( )

    • A.文化采借
    • B.文化冲突
    • C.文化传播
    • D.文化震惊
  40. 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被称为( )

    • A.自然资源
    • B.文化
    • C.人口
    • D.环境
  41. 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田野调查指的是( )

    • A.实验法
    • B.问卷调查
    • C.文献法
    • D.实地研究
  42. 定量分析的资料整理的步骤是( )

    • A.审查、分类和编码、汇总
    • B.汇总、分类和编码、审查
    • C.审查、汇总、分类和编码
    • D.分类和编码、审查、汇总
  43. 艾尔弗雷德·舒茨创立了( )

    • A.现象学社会学
    • B.后现代社会学
    • C.理解社会学
    • D.符号社会学
  44. 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设“群学”的是( )

    • A.康有为
    • B.梁启超
    • C.章太炎
    • D.谭嗣同
  45. 达伦多夫的代表著作是( )

    • A.《社会行动的结构》
    •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 C.《冲突的社会功能》
    •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46. 马克斯·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社会发展
    • B.社会行动
    • C.社会心态
    • D.社会问题
  47. 属于斯宾塞主要社会学代表著作的是( )

    • A.《实证哲学教程》
    • B.《社会动力学》
    • C.《社会静力学》
    • D.《政治经济学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