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社会学概论(00034)2014年10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联系实际试述强关系与弱关系理论。

  2. 试述如何促进中国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3. 简述当前我国社区发展的基本任务。

  4. 简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正面影响。

  5. 简述初级群体的特征。

  6. 简述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目标的实现。

  7. 简述社会学研究筹划阶段的主要工作。

  8. 劳动

  9. 婚姻

  10. 偏差行为

  11. 显功能

  12. 文化

  13. 1977年,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可分为( )

    • A.小资产阶级
    • B.工人阶级
    • C.农民阶级
    • D.知识分子阶层
    • E.无产阶级
  14. 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有( )

    • A.社会性
    • B.普遍性
    • C.特殊性
    • D.集群性
    • E.复杂性
  15. 消费社会的特征包括( )

    • A.消费是一种消费心理过程
    • B.消费成为社会的核心
    • C.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张
    • D.消费主义盛行
    • E.消费是一种文化
  16. 社会学的社会管理功能的表现有( )

    • A.建立规范
    • B.提供模式
    • C.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
    • D.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 E.反馈信息
  17. 按照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将其分为( )

    • A.违法行为
    • B.违规行为
    • C.偏差习惯
    • D.偏差心理
    • E.偏差文化
  18. 在社会变迁的基本类型中,为了根本变革社会制度,改善生产关系,从而产生的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被称为( )

    • A.社会改革
    • B.自发变迁
    • C.社会革命
    • D.整体变迁
  19. 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同时也是世界共同体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交换关系进一步加强,彼此之间依存性、关联性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被称为( )

    • A.现代化
    • B.世界化
    • C.地球村
    • D.全球化
  20. 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被称为( )

    • A.垂直流动
    • B.代际流动
    • C.结构式流动
    • D.竞争式流动
  21. 文化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是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倡研究社会实际存在的利益关系,这一观点来自于( )

    • A.价值冲突理论
    • B.社会解组理论
    • C.社会建构理论
    • D.社会病理学
  22. 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属于结构性问题的是( )

    • A.食品安全问题
    • B.腐败问题
    • C.毒品问题
    • D.自然灾害问题
  23. 在中国城镇化的三个阶段中,平稳起步阶段是( )

    • A.1949年~1952年
    • B.1949年~1954年
    • C.1949年~1955年
    • D.1949年~1957年
  24. 社区发展的经费要在社区内自筹集资,社区发展的人才和骨干要在社区内物色、培养,社区发展的物质资源要尽量就地利用和开发,这体现了社区发展原则中的( )

    • A.自力原则
    • B.民众需要的原则
    • C.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 D.民主的原则
  25. 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代社区成员,或者教育新移入的居民,使他们能够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这是社区的( )

    • A.社会控制功能
    • B.社会化功能
    • C.社会参与功能
    • D.社会保障功能
  26. 美国学者林德夫妇的名著《中镇》开创了社区研究中的( )

    • A.人文区位学理论
    • B.类型学理论
    • C.社区全貌研究
    • D.空间结构理论
  27. 在失业的类型中,由于经济波动所造成的失业是( )

    • A.摩擦性失业
    • B.周期性失业
    • C.残余性失业
    • D.季节性失业
  28. 如果个体越理性,群体规模越大,那么这个群体发生集体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这种解释集体行为的理论是( )

    • A.乌合之众理论
    • B.价值累加理论
    • C.资源动员理论
    • D.搭便车理论
  29. 现代学校教育的潜功能之一是( )

    • A.社会选拔
    • B.减小就业压力
    • C.知识技术创新
    • D.社会化
  30. 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可将其划分为( )

    • A.内群体和外群体
    • B.大群体和小群体
    • C.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 D.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31. 组织管理不只是和组织本身有关,而且涉及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具体情况,灵活地决定组织的决策方式、领导方式和行动方式,持这一观点的是组织管理理论中的( )

    • A.组织行为理论
    • B.权变理论
    • C.科学管理理论
    • D.人际关系理论
  32. 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 )

    • A.仪式
    • B.符号
    • C.象征
    • D.语言
  33. “无孩家庭”被称为( )

    • A.丁克家庭
    • B.重组家庭
    • C.留守家庭
    • D.失独家庭
  34. 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肢体语言以及某些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影响,这种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是( )

    • A.暗示
    • B.交换
    • C.模仿
    • D.调适
  35. 关于社会化的有关理论中,弗洛伊德提出的观点是( )

    • A.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
    • B.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
    • C.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 D.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36. 权利和义务是有较为严格而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被称为( )

    • A.先赋角色
    • B.自致角色
    • C.规定性角色
    • D.表现性角色
  37. 费孝通曾经多次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概括的是( )

    • A.文化震惊
    • B.文化融合
    • C.文化自觉
    • D.文化交流
  38. 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被称为( )

    • A.再社会化
    • B.正向社会化
    • C.继续社会化
    • D.基本社会化
  39. 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被称为( )

    • A.矿产资源
    • B.环境资源
    • C.生物资源
    • D.自然资源
  40. 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是( )

    • A.文化市场
    • B.文化模式
    • C.文化特质
    • D.文化产业
  41. 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并被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被称为( )

    • A.主文化
    • B.亚文化
    • C.次文化
    • D.大文化
  42. 在统计调查中,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总体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调查方法,被称为( )

    • A.问卷调查
    • B.抽样调查
    • C.普遍调查
    • D.统计报表
  43. 在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个别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单位进行深入和周密的实地调查研究,以推断调查总体的研究方法,被称为( )

    • A.访谈法
    • B.典型调查
    • C.观察法
    • D.个案研究
  44. 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的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被称为( )

    • A.人文主义方法论
    • 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 C.实证主义方法论
    • D.功能主义方法论
  45.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提出的社会现代化理论是( )

    • A.后工业社会论
    • B.信息社会论
    • C.世界体系理论
    • D.依附理论
  46. 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的社会学家是( )

    • A.斯宾塞
    • B.马克思
    • C.涂尔干
    • D.孔德
  47. 在中国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五脏六腑”被用来比喻社会学的建设,其提出者是( )

    • A.杨庆堃
    • B.费孝通
    • C.孙本文
    • D.吴文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