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社会学概论(00034)2015年10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联系实际论述影响中国社会流动的因素与机制。

  2. 论述家庭功能的变化。

  3. 简述社区发展的原则。

  4. 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 简述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

  6. 简述科层制组织的特征。

  7. 简述怎样做好实地研究。

  8. 全球化

  9. 社会流动

  10. 家庭

  11. 社会

  12. 社会学本土化

  13. 偏差性社会问题包括( )

    • A.贫困问题
    • B.毒品问题
    • C.贪污问题
    • D.食品安全问题
    • E.自然灾害
  14. 组织行为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 A.梅约
    • B.泰罗
    • C.摩尔斯
    • D.巴纳德
    • E.麦克雷戈
  15. 现代学校教育的潜功能表现有( )

    • A.建立未来人际关系
    • B.减小就业压力
    • C.提高人口素质的功能
    • D.知识技术创新的功能
    • E.社会控制的功能
  16. 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被称为( )

    • A.社会改革
    • B.社会革命
    • C.自发变迁
    • D.有计划变迁
  17. 社会学的特征表现有( )

    • A.整体性
    • B.综合性
    • C.经验性
    • D.人文性
    • E.应用性
  18. 影响个人社会化的环境因素包括( )

    • A.家庭
    • B.学校
    • C.大众传媒
    • D.社区
    • E.伙伴群体
  19. 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在默顿的失范理论中被称为( )

    • A.退缩主义
    • B.形式主义
    • C.反叛
    • D.革新者
  20. 社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尽快建立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这种观点来自于社会问题研究理论中的( )

    • A.社会解组理论
    • B.价值冲突理论
    • C.社会病理学
    • D.社会建构理论
  21. 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和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被称为( )

    • A.等级
    • B.种族
    • C.阶层
    • D.种姓
  22. 根据毛泽东撰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分析框架,新中国成立前的阶级阶层结构可划分为( )

    • A.五个阶级
    • B.六个阶级
    • C.七个阶级
    • D.八个阶级
  23. 在世界城镇化演进模式中,政治主导型城镇化被称为( )

    • A.墨印模式
    • B.北欧模式
    • C.欧美模式
    • D.南美模式
  24. 城市市区人口尤其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圈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镇化被称为( )

    • A.过度城镇化
    • B.反城镇化
    • C.逆城镇化
    • D.低度城镇化
  25. 在城市群研究中,琼·戈特曼提出的是( )

    • A.城市群理论
    • B.组合城市理论
    • C.区域整体发展理论
    • D.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26. 在消费的社会学理论中,韦伯提出的是( )

    • A.消费文化论
    • B.消费社会论
    • C.生活风格理论
    • D.炫耀性消费理论
  27. 在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中,扇形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伯吉斯
    • B.霍伊特
    • C.林顿
    • D.哈里斯
  28. 在解释集体行为的理论中,斯梅尔瑟提出的是( )

    • A.搭便车理论
    • B.价值累加理论
    • C.资源动员理论
    • D.乌合之众理论
  29. 人们在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被称为( )

    • A.摩擦性失业
    • B.结构性失业
    • C.周期性失业
    • D.残余性失业
  30. 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被称为( )

    • A.联合家庭
    • B.主干家庭
    • C.重组家庭
    • D.核心家庭
  31. 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群体可以分为( )

    • A.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 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 C.内群体和外群体
    • D.大群体和小群体
  32. 在组织过程中,组织成员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决断,以期最优化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称为( )

    • A.组织设计
    • B.组织沟通
    • C.组织控制
    • D.组织决策
  33. 在社会互动的理论中,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互动理论是( )

    • A.日常互动论
    • B.拟剧论
    • C.符号互动论
    • D.常人方法学
  34. 在合作的类型中,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社会实践属于( )

    • A.指导性合作
    •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 C.契约式合作
    • D.自发性合作
  35. 米德将自我分为( )

    • A.两个部分
    • B.三个部分
    • C.四个部分
    • D.五个部分
  36. 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 )

    • A.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 B.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 C.目的性角色与过程性角色
    • D.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37. 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 )

    • A.初级社会化
    • B.重新社会化
    • C.继续社会化
    • D.反向社会化
  38. 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称为( )

    • A.文化整合
    • B.文化交流
    • C.文化合作
    • D.文化结构
  39. 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被称为( )

    • A.附属文化
    • B.边缘文化
    • C.副文化
    • D.亚文化
  40. 定性分析资料整理的三个步骤是( )

    • A.审查、分类和汇总
    • B.汇总、分类和审查
    • C.审查、汇总和分类
    • D.分类、审查和汇总
  41. 人口的双重属性是( )

    • A.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
    •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 C.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
    • D.结构属性和过程属性
  42. 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是( )

    • A.社会批判理论
    • B.激进主义理论
    • C.社会有机体理论
    • D.后现代主义理论
  43. 《区隔》一书的作者是法国社会学家( )

    • A.米歇尔·福柯
    • B.尤尔根·哈贝马斯
    • C.皮埃尔·布迪厄
    • D.艾尔弗雷德·舒茨
  44. 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是( )

    • A.个案研究
    • B.文献法
    • C.实验法
    • D.统计调查
  45.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来自( )

    • A.法国
    • B.美国
    • C.德国
    • D.英国
  46. 刘易斯·A·科塞的代表著作是( )

    • A.《社会行动的结构》
    •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 C.《冲突的社会功能》
    •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47. 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 )

    • A.社会和自然
    • B.秩序和进步
    • C.结构和稳定
    • D.发展和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