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00034)2016年4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联系实际论述我国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措施。
-
联系实际论述强关系与弱关系理论。
-
简述群体的特征。
-
简述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
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五次大规模社会流动的典型特征。
-
简述角色失调的常见情况。
-
简述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
社会问题
-
婚姻
-
教育(广义)
-
社会结构
-
普遍调查
-
偏差行为的负功能的主要表现有( )
- 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 B.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 C.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 D.加强社会团结
- E.有利于社会预警
-
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特点包括( )
- A.社会分工复杂
- B.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
- C.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 D.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 E.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
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有( )
- A.后实证主义
- B.新人文主义
- C.批判诠释理论
- D.后现代主义
- E.马克思主义
-
集体行为的特征包括( )
- A.偶然性
- B.群众性
- C.自发性
- D.非组织化
- E.非制度化
-
著名家庭社会学家威廉·古德认为,家庭的特征包括( )
- A.至少有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
- B.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劳动分工
- C.他们进行许多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
- D.他们共享许多事物
- E.成年人与其子女之间有着亲子关系
-
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的社会变迁形式是( )
- A.社会改革
- B.社会革命
- C.自发变迁
- D.有计划变迁
-
社会问题仅仅是人们对某种社会情况的界定过程的主观产物,这种观点来自于社会问题研究理论中的( )
- A.社会解组理论
- B.社会建构理论
- C.社会病理学
- D.价值冲突理论
-
在默顿的失范理论中,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这是指( )
- A.退缩主义
- B.形式主义
- C.反叛
- D.革新者
-
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加速发展阶段是( )
- A.1949—1957 年
- B.1958—1977 年
- C.1978—2000 年
- D.1978 年至今
-
根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2002)一书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可将全国成年社会成员划分为( )
- A.7 个阶层
- B.8 个阶层
- C.9 个阶层
- D.10 个阶层
-
在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中,主张城市应该兼有城市和乡村各自优点,城乡交融和群体组合型城市,这种理论是( )
- A.田园城市理论
- B.组合城市理论
- C.区域整体发展理论
- D.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
城镇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镇化被称为( )
- A.过度城镇化
- B.滞后城镇化
- C.同步城镇化
- D.低度城镇化
-
在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中,多核心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伯吉斯
- B.霍伊特
- C.林德夫妇
- D.哈里斯和厄尔曼
-
以泰勒制原则和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劳动方式被称为( )
- A.生产政体
- B.福特主义
- C.压迫机制
- D.后福特主义
-
斯梅尔瑟的价值累加理论提出,导致集体行为发生的因素有( )
- A.3 个
- B.4 个
- C.5 个
- D.6 个
-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摩尔斯和杰伊·洛斯奇提出的组织管理理论是( )
- A.超“Y”理论
- B.“X”理论
- C.“Y”理论
- D.“Z”理论
-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 )
- A.巴纳德
- B.梅约
- C.麦克雷戈
- D.法约尔
-
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惩罚手段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这种组织过程是( )
- A.组织设计
- B.组织沟通
- C.组织控制
- D.组织决策
-
既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也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这种群体被称为( )
- A.内群体
- B.初级群体
- C.小群体
- D.次属群体
-
失去家中独生子女的家庭被称为( )
- A.丁克家庭
- B.断代家庭
- C.失独家庭
- D.残缺家庭
-
在霍尔的个人空间理论中,为熟人或朋友保留的个人空间是( )
- A.公众距离
- B.社会距离
- C.亲密距离
- D.个人距离
-
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被称为( )
- A.社会资本
- B.人力资本
- C.经济资本
- D.公共资本
-
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是( )
- A.调适
- B.冲突
- C.交换
- D.模仿
-
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是指社会化的( )
- A.生物因素
- B.环境因素
- C.文化因素
- D.技术因素
-
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观点来自于( )
- A.文化边缘主义
- B.文化相对主义
- C.文化中心主义
- D.文化绝对主义
-
文化反哺又称为( )
- A.继续社会化
- B.再社会化
- C.反向社会化
- D.重新社会化
-
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 A.文化特质
- B.文化集丛
- C.文化规范
- D.文化模式
-
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相互排斥的倾向和状态被称为( )
- A.文化震惊
- B.文化矛盾
- C.文化杂交
- D.文化冲突
-
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以发现或证实变量间或社会现象间因果关系的方法是( )
- A.文献法
- B.问卷调查
- C.实验法
- D.实地研究
-
我国首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学者是( )
- A.章太炎
- B.谭嗣同
- C.严复
- D.康有为
-
社会学这门社会科学主要研究( )
- A.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 C.政治与文化的关系
- D.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艾尔弗雷德·舒茨的代表著作之一是( )
- A.《现代性的后果》
- B.《社会世界的现象学》
- C.《规训与惩罚》
- D.《疯癫与文明》
-
科塞提出的冲突理论是( )
- A.功能冲突论
- B.结构冲突论
- C.辩证冲突论
- D.唯物冲突论
-
马克斯·韦伯为了避免德国人文学派和历史学派的个体化和特殊化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工具,即( )
- A.科层制
- B.社会行动
- C.理想类型
- D.理解社会学
-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的代表作之一是( )
- A.《社会学研究》
- B.《社会静力学》
- C.《资本论》
- D.《自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