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与处理自考模拟试题卷9
-
39. 指出下列公文在行文关系中的错误之处,并分析错误的原因。 ××县商业局 关于增设社会商业股的请示 ×商字[2004]第15号 党中央、国务院: 为加强对我县副业、饮食、理发、日杂、粮运队等集体企业的领导和管理,经研究,拟增设××县商业局社会商业股,所需人员在本局现有人员中调剂解决。是否可行,请批复。 二OO四年六月十八日 抄送:各乡政府
-
38. 为什么要正确选定公文的主送机关?公文的主选机关一般有哪几种情况?
-
35. 简述大事记的写作要求。
-
37. 公文承办应注意哪些问题?
-
36. 简述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的区别。
-
33. 什么是抄送机关?
-
34. 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
31. 需要办理复文的文件,办完后要注明“已复文”,并注上复文的日期和页数。
-
32. 归档文件整理时,归档的文件应当齐全完整,这是归档文件的基本要求。
-
30. 闭幕词的结尾一般提出号召或希望,也可以鼓舞人心的口号作为结尾。
-
28. 根据事物在性状、成因、功用、关系等属性的差别,划分成若干类别,分别加以说明的方法是举例说明。
-
29. 《中国高教秘书学会章程》属于办事章程。
-
26. 下列文件材料中,属于应该整理归档的有 ( )
- A.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
- B.本机关的文件材料
- C.所有机关的文件材料
- D.同级机关和非隶属机关的文件材料
- E.下级机关的文件材料
-
27. 就公文写作过程而言,需要集思广益,发挥群体优势。
-
24. 下列属于调查报告特点的有 ( )
- A.针对性强
- B.直接性强
- C.纪实性强
- D.情感性强
- E.以上都有
-
25. 公文登记的具体范围有哪些方面 ( )
- A.上级机关文件
- B.下级机关文件
- C.重要的带有密级的刊物、资料 ,
- D.其他机关商洽问题和需要答复的文件
- E.上级机关召开会议印发的会议文件资料
-
21. 确定抄送机关要掌握的原则不包括 ( )
- A.抄送要限于同文件内容有关、需要对方知晓或协助办理的机关,既不能滥报滥送,也不能漏报漏送
- B.向上级机关的请示,可以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 C.向上级机关的报告,一般不要抄送下级机关
- D.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不可以抄送直接的上级机关
- E.翻印或原文转发上级机关的文件,可以再上报上级机关
-
22. 行文规则的主要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 ( )
- A.注意隶属关系,尊重机关职权
- B.大力精简文件,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
- C.在一般情况下,党政机关不得越级行文
- D.牵涉到几个部门的问题,部门之间要先协商一致或经上级裁决,然后向下行文
- E.行文必须正确确定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
23. 不同类型通知的正文有不同写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发布性通知的正文比较简单,只要写明发布什么规章,请贯彻执行就可以了
- B.指示性通知的写法最简单
- C.任免性通知的写法最复杂
- D.批转性、转发性通知,简单的只要写明批转、转发什么文件,请贯彻执行就行了
- E.事务性通知写法也简单,只要把需要周知或执行的事写清楚就行了
-
20. 由机关秘书部门起草或承办的文件,由 ( )
- A.业务部门立卷
- B.人事部门立卷
- C.机关秘书部门立卷
- D.档案部门立卷
-
19. 规定“公文办理完毕后,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及时将公文定稿、正本和有关材料整理立卷。电报随同文件一起立卷”的是 ( )
- A.《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 B.《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 C.《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
- D.《档案工作》杂志
-
18. 拟写文稿,在使用简称时,应 ( )
- A.直接用简称
- B.先用全称,并加以注明
- C.先用全称,再用简称,不用注明
- D.以上说法均错误
-
17. 查办工作的第一个程序是 ( )
- A.阅读有关材料,搞清查办的问题
- B.查办立项
- C.查办的办理
- D.整理归档
-
16. 某乡政府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公文处理工作组织形式 ( )
- A.集中形式
- B.分散形式
- C.分工形式
- D.集体形式
-
15. 从一个机关来说,它的公文处理工作是由本机关的_______或办公厅(室)主任负责领导的 ( )
- A.本机关的秘书长
- B.上级机关的秘书长
- C.本机关的一般职员
- D.上级机关的一般职员
-
14. 《教学通讯》属于 ( )
- A.会议简报
- B.定期简报
- C.不定期简报
- D.工作简报
-
13. 章程可分为两大类,其中包括组织章程和 ( )
- A.办事章程
- B.任务章程
- C.条款章程
- D.综合章程
-
12. 《关于就医路费报销问题的复函》属于 ( )
- A.商洽函
- B.问复函
- C.请准函
- D.知照函
-
11. “批复”这一名称最早见于 ( )
- A.明代的《文章辨体》
- B.1912年的《公牍通论》
- C.1948年的《办事通则》
- D.1951年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
9. 通知这一文种产生于 ( )
- A.民国时期
- B.中共苏维埃时期
- C.解放战争时期
- D.20世纪50年代
-
10. 某省属大学向省教育厅请求拨款,应使用的正确文种是 ( )
- A.申请
- B.请示
- C.报告
- D.函
-
7. 首次将“议案”列为国家行政机关法定公文文种是在 ( )
- A.1987年
- B.1993年
- C.1997年
- D.2000年
-
8.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家货币出入境限额的公告》属于 ( )
- A.涉及法定事项的公告
- B.决策性公告
- C.知照性公告
- D.指挥性公告
-
6. 确定机关之间行文关系的重要前提是 ( )
- A.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
- B.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 C.业务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 D.平行关系或不相隶属关系
-
5. 将公文标题中的机关名称和事由同时省略的情况多见于 ( )
- A.公布性公文
- B.规范性公文
- C.告知性公文
- D.机关内部公文
-
4. 公文正文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 )
- A.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和发文机关名称
- B.公文标题、导语和正文主体
- C.公文标题、正文主体和结束语
- D.导语、正文主体和结束语
-
3. 长期保存或永久保存的重要文件,书写不能使用 ( )
- A.蓝黑墨水
- B.碳素墨水
- C.纯蓝墨水
- D.黑色墨汁
-
2. 属于“密级"的文件有 ( )
- A.绝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
- B.绝密文件、机密文件、普通文件
- C.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
- D.绝密文件、秘密文件、普通文件
-
1.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出自 ( )
- A.《尚书》
- B.《周易》
- C.《汉书》
- D.《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