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2015年10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请以下面提供的材料为依据,以海阳市临山县政府的名义撰写一份简报的主体内容。要求:
(1)撰写简报主体内容,包括按语、标题和正文三个部分;“
(2)按语准确精要;标题简明新颖;正文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X×××年7月10日,海阳市临山县丰谷镇长岭村,由青年农民陈志初捐款30万元兴建的一条水泥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全村2000多村民敲锣打鼓庆祝。从此,他们的农产品可以直运往海阳市区、省城,再也不用为运输犯愁了。捐款的陈志初初中毕业后,就离开了长岭村老家,外出哈尔滨、宜昌等地建筑工地打工。由于丰谷镇属贫困山区,落后的交通条件是制约该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是当地乡亲的一块心病。陈志初当时就立下誓言:“等我赚钱了,一定要把村里的道路修通。”在哈尔滨、宜昌等建筑用地,他从抹灰、粉墙开始,逐步搞起了单项承包,慢慢地做起项目来。经多年打拼,他在异乡成立了一家房建公司,打工农民当上了老板。有了积累的他,呀到家乡人说起国家扶持乡村路网建设的优惠政策,陈志初觉得是报效家乡的机会。要修通长岭村至丰谷镇的水泥公路,需资金45多万元,国家和县里只能补l5万,资金缺口30万元。陈志初赶回老家,当即给了村里l5万元,5月22日叉从公司所在地电汇l5万元给村里。该路从5月29日开工,于7月10日竣工,并经县交通局验收合格。陈志初一个人捐款30万修路的事一下子传遍全镇和全县。目前,丰谷镇23个行政村共有50多个在外打工的农民向家乡捐款80多万元修路,已有15个村修了村级水泥公路。
-
试述总结的作用和特点。
-
试述公文的表达方式及其应用。
-
简述建立公文催办制度的必要性。
-
为什么说通报具有指导性?
-
什么是业务指导关系?试举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
简述报告的写作要求。
-
简述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
公文处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文件的收发登记和分送
- B.文件的拟办、批办、承办和催办
- C.文件的撰写、校棱、签发和印制
- D.会议、汇报、电话的记录和整理
- E.文件材料的平时整理和管理
-
32。公文写作中的词语运用,除掌握特定用语、准确使用引用语外,还应恰当使用一些( )
- A.惯用语
- B.缩略语
- C.俗语
- D.成语
- E.外来词
-
函的主要类型有( )
- A.商洽函
- B.指示函
- C.问复函
- D.请准函
- E.知照函
-
决议的主要特点有( )
- A.内容具有单一性
- B.内容具有前瞻性
- C.表达群体意志
- D.有权威性
- E.有约束力
-
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这些机关或组织的组建依据是( )
- A.宪法
- B.法律
- C.章程
- D.决定
- E.会议
-
归档文件的排列顺序号称( )
- A.件号
- B.卷号
- C.全宗号
- D.裆号
-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提出的整理方法适用于( )
- A.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 B.各种纸质及声像材料
- C.各种照片及声像材料
- D.各种纸质及电子文件
-
小机关或基层单位在选择立卷工作的组织形式上可采用( )
- A.分散式
- B.集中式
- C.集中为主,分散为辅方式
- D.分散为主,集中为辅方式
-
在下列公文办理程序中,属收文办理程序的是( )
- A.传阅
- B.签发
- C.拟稿
- D.封发
-
准确、及时、安全、保密,加强集中统一管理,坚持实事求是,按行文机关要求和公文处理规定开展工作,是公文处理工作的( )
- A.基本任务
- B.基本程序
- C.基本原则
- D.基本职能
-
公文登记的原则是( )
- A.方便文件的运转和管理
- B.便于检查和检索文件
- C.便于文件的统计和催办
- D.便于管理和保护文件
-
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组织机构,二是组织领导,三是( )
- A.组织形式
- B.组织原则
- C.组织层次
- D.组织方法
-
机关公文处理工作除了公文的拟制、办理、管理之外,还有( )
- A.收文登记
- B.公文传阅
- C.整理归档
- D.印制和用印
-
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可对计划进行修订,这是因为计划具有( )
- A.目标的前瞻性
- B.方案的可行性
- C.操作的预想性
- D.内容的针对性
-
对某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用( )
- A.条例
- B.规定
- C.细则
- D.办法
-
从行文方向上说,简报是一种( )
- A.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的文书
- B.向下级机关布置工作的文书
- C.向平行单位沟通信息的文书
- D.向上、向下、向平行单位都可以使用的文书
-
机关之间可用于上行、下行、平行的文种是( )
- A.通知
- B.函
- C.公告
- D.通告
-
在所有公文文种中,针对性最强的是 ( )
- A.议案
- B.决定
- C.批复
- D.通知
-
根据通报承担的任务,可以把通报分为( )
- A.表彰先进型、批评错误型、交流情况型
- B.决策部署型、批评错误型、表彰先进型
- C.交流情况型、决策部署型、传达事项型
- D.表彰先进型、批评错误型、传达事项型
-
将“报告”和“请示”两个文种分开使用始于( )
- A.1957年
- B.1981年
- C.1987年
- D.1991年
-
通报的主要特点在于,一是指导性,二是( )
- A.政策性
- B.倾向性
- C.指令性
- D.周知性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机关中有权发布命令的是( )
- A.县财政局
- B.乡(镇)人民政府
- C.市民政局
- D.省商务厅
-
提交议案,必须在大会规定的截止日期以前,一般是在( )
- A.会议议程确定之前
- B.预备会议期间
- C.会议进行时
- D.会议结束以后
-
行文规范的内容包括( )
- A.行文关系、行文方向、行文方式
- B.行文方向、行文方式、行文规则
- C.行文关系、行文方向与方式、行文规则
- D.行文关系、行文方向、行文规则
-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行文,应使用 ( )
- A.上行文
- B.下行文
- C.平行文
- D.泛行文
-
对重要或重大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的决定类型为 ( )
- A.指挥型
- B.个案型
- C.知照型
- D.指导型
-
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其成文时间以( )
- A.大会主席签发时间为准
- B.秘书长签发时间为准
- C.发布之日为准
- D.会议通过时间为准
-
确立行文关系的基本依据是( )
- A.收发文机关的级别高低
- B.机关之间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
- C.发文者与受文者的往来关系
- D.发文机关的权威性
-
公文写作兼用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表述方式,以( )
- A.叙述为主
- B.说明为主
- C.议论为主
- D.描写为主
-
公文写作针对性强是因为公文( )
- A.有特定的受文对象
- B.有特定的效用
- C.有特定的发文目的
- D.有特定的时效
-
公文写作过程完成的标志是( )
- A.形成草稿
- B.形成送审稿
- C.形成定稿
- D.形成正本
-
努力探索事物的客观规律,经常分析研究新问题,及时掌握新情况,是对公文撰稿人和审核人的( )
- A.政治要求
- B.业务要求
- C.文字表述能力要求
- D.综合素质要求
-
限定在党的组织和党员中阅读和传达的文件,称( )
- A.党的文件
- B.党内文件
- C.秘密文件
- D.法规文件
-
自秦汉以后,以至明清,公文文种不断增多,据徐望之《公牍通论》所计,约( )
- A.10余种
- B.20余种
- C.30余种
- D.60种以上
-
甲骨文书出现在我国 ( )
- A.夏代
- B.商代中期
- C.商代后期
- D.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