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2008年10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归档文件目录的项目有:文号、责任者、备注、日期、页数、件号、题名,请根据这些项目制作归档文件目录表格。要求:

    (1)各个项目的顺序要正确,符合表格要求。

    (2)各个项目如何填写要作出解释。

  2. 简述建立公文催办制度的必要性。

  3. 试述公文的表达方式及其应用。

  4. 简述决定的含义及其特点。

  5. 简述公告、通告的共同特点。

  6. 简述条例和规定的异同。

  7. 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8. 为什么说公文有特定现实效用?

  9. 在我国,各级机关组织在提请会议审议事项时,都可以使用“议案”这一文种。

  10. 公文处理必须注重时效。

  11. 建议类文书在内容上应当具有建议性。

  12. 规章类文书具有强制执行的特点。

  13. 行文关系是根据机关级别确定的文件授受关系。

  14. 在我国古代,类似报告的陈述性公文主要有( )

    • A.书
    • B.表
    • C.奏
    • D.状
    • E.呈
  15. 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是( )

    • A.明确发文主旨
    • B.收集有关材料
    • C.拟出写作提纲
    • D.认真起草正文
    • E.反复检查修改
  16. 以下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应使用平行文的有( )

    • A.甲省民政厅与甲省人事厅
    • B.××大学与××市公安局
    • C.××省新闻出版局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D.甲省财政厅与乙市园林局
    • E.国家教育部与××省教育厅
  17. 计划类文书的特点有( )

    • A.内容的规范性
    • B.目标的前瞻性
    • C.执行的强制性
    • D.操作的预想性
    • E.制定的程序性
  18. 闭幕词是在大会结束时,由主要领导人向大会宣读的书面文稿,其作用往往具有( )

    • A.方向性
    • B.基调性
    • C.总结性
    • D.激励性
    • E.评估性
  19. 机关文书部门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应当先( )

    • A.分办
    • B.批办
    • C.传阅
    • D.审核
  20. 在以下公文办理程序中,属收文办理的程序有( )

    • A.拟稿
    • B.分办
    • C.拟办
    • D.查办
    • E.签发
  21. 公文处理工作的特点除政治性、时限性、规范性外,还具有( )

    • A.准确性
    • B.权威性
    • C.机要性
    • D.政策性
  22. 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来制定的文书是( )

    • A.章程
    • B.办法
    • C.实施细则
    • D.规定
  23. 如实记载会议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的文书是( )

    • A.会议纪要
    • B.会议记录
    • C.会议公报
    • D.会议决议
  24. 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 )

    • A.只能使用平行文
    • B.只能使用上行文
    • C.只能使用下行文
    • D.不能行文
  25. 将“报告”与“请示”分开的规定,始见于( )

    • A.1957年
    • B.1981年
    • C.1987年
    • D.1993年
  26. 公文处理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是( )

    • A.发文登记
    • B.承办
    • C.封发
    • D.整理(立卷)
  27. 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法和逻辑,是公文写作的( )

    • A.政治要求
    • B.业务要求
    • C.文字表达要求
    • D.行文规范要求
  28. 公文处理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应体现( )

    • A.权威性
    • B.政治性
    • C.规范性
    • D.机要性
  29. 闭幕词的开头主要是( )

    • A.答谢与会人员
    • B.概括总结大会的主要成果
    • C.展望未来
    • D.分析形势
  30. 在以下公文办理程序中,收文和发文都要经过的程序是( )

    • A.分办
    • B.审核
    • C.拟办
    • D.批办
  31. 守则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切实可行
    • B.简洁易记
    • C.政治性强
    • D.具体细致
  32. 将报告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的依据是( )

    • A.报告内容涉及的范围
    • B.报告内容的结构
    • C.报告篇幅的长短
    • D.报告的发文意图
  33. 首次将“议案”列为国家行政机关法定公文文种是在( )

    • A.1987年
    • B.1993年
    • C.1997年
    • D.2000年
  34.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和解放区政府用于公布事项的文种有三种,即( )

    • A.公告、通告、公报
    • B.布告、公告、通报
    • C.公告、通告、布告
    • D.公报、通告、布告
  35.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家货币出入境限额的公告》属于( )

    • A.涉及法定事项的公告
    • B.决策性公告
    • C.知照性公告
    • D.指挥性公告
  36. 机关之间的一般性关系又称为( )

    • 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 B.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 C.平级关系
    • D.不相隶属关系
  37. 公文的文体、表达方式及其在格式上的安排称之为( )

    • A.公文格式
    • B.公文结构
    • C.公文体式
    • D.公文程式
  38.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语出( )

    • A.《史记》
    • B.《汉书》
    • C.《文心雕龙》
    • D.《典论·论文》
  39. 机关或组织的法定地位赋予其在职权范围内( )

    • A.发文的权力
    • B.收文的权力
    • C.公文处理的权力
    • D.制定和处理公文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