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2007年1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滨江县人民政府需要向上级(某市人民政府)汇报本县2006年抗旱救灾工作情况。请根据公文格式要求制发一份报告。(答题可省略正文,但应根据公文格式,规范地标明必要的公文要素。)

  2. 试述归档文件整理的工作的意义。

  3. 简述接待记录的写作要求。

  4. 简述公文的催办工作及其要求。

  5. 简述请示的分类。

  6. 公文的名称是怎样确定的?

  7. 简述下行文及其行文方式。

  8. 档案盒和归档文件封套应使用60—80克的胶版印刷纸制作。

  9. 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形式有可选择性,大的机关可以选择集中处理的形式。

  10. 总结的作用主要是吸取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11. “意见”是我国党政机关常用的公文文种之一。

  12. 一般机关单位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发布统计公报。

  13. 公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文效用的发挥。

  14. 在以下文件材料中,应该整理归档的有( )

    • A.上级机关的通知
    • B.上级领导视察本机关的题词
    • C.本机关处理群众来信的材料
    • D.本机关领导人兼任外机关职务形成的文件材料
    • E.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
  15. 公文处理工作是由一系列相互衔接的程序和环节构成的,它包括( )

    • A.公文的拟制
    • B.公文的办理
    • C.公文的管理
    • D.公文的整理归档
    • E.档案的整理
  16. 在下列公文构成要素中,属于主体部分的有( )

    • A.公文标题
    • B.主送机关
    • C.主题词
    • D.公文生效标识
    • E.附注
  17. 以下机关之间因工作需要发生公文往来,应当使用平行文的有( )

    • A.省财政厅与省教育厅
    • B.××大学与市自来水公司
    • C.省交通厅与交通部
    • D.市邮政局与省新闻出版局
    • E.市公安局与××大学
  18. 依据公文的来源来划分公文的类别,公文可分为( )

    • A.对外文件
    • B.收来文件
    • C.行政文件
    • D.党的文件
    • E.内部文件
  19. 公文写作要求符合统一规定的体式和程序,是为了保证公文的( )

    • A.时限性
    • B.完整性
    • C.正确性
    • D.有效性
    • E.针对性
  20. 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是( )

    • A.件
    • B.案卷
    • C.卷盒
    • D.卷宗
  21. 根据有关规定,机关文书部门向档案部门移交档案的时间应在( )

    • A.当年年底
    • B.第二年三月份
    • C.第二年上半年
    • D.第二年年底
  22. 在以下公文办理程序中,属发文程序的是( )

    • A.拟办
    • B.承办
    • C.用印
    • D.催办
  23. 收文办理的第一个环节是( )

    • A.登记
    • B.签收
    • C.分办
    • D.审核
  24. 公文处理工作的特点除机要性、时限性、规范性之外,还具有( )

    • A.政治性
    • B.准确性
    • C.政策性
    • D.权威性
  25. 机关领导人对送批的文件如何处理提出的意见称( )

    • A.批办
    • B.查办
    • C.催办
    • D.督办
  26. 各级人大代表向人代会或它的常委会提出的各方面工作的设想、意见或批评称( )

    • A.议案
    • B.方案
    • C.建议
    • D.提案
  27. 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其文种应当用( )

    • A.条例
    • B.规定
    • C.章程
    • D.办法
  28. 在1993年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被取消的文种是( )

    • A.公告
    • B.通告
    • C.布告
    • D.议案
  29. “批复”这一文种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政策性
    • B.超前性
    • C.针对性
    • D.可行性
  30. 以下文种中可以用来任免人员的文种是( )

    • A.公告
    • B.通知
    • C.通告
    • D.公报
  31. “命”这一文种,最早见于( )

    • A.《周易》
    • B.《尚书》
    • C.《史记》
    • D.《左传》
  32.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时,人数必须在( )

    • A.五名以上
    • B.十名以上
    • C.二十名以上
    • D.三十名以上
  33. 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规定,公文密级的标注位置应当在文件眉首部分的( )

    • A.左上角
    • B.右上角
    • C.发文字号左侧
    • D.发文字号右侧
  34. 在正常情况下,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 )

    • A.多级上行
    • B.越级上行
    • C.逐级上行
    • D.呈转上行
  35. 公文写作是( )

    • A.代领导立言
    • B.代机关立言
    • C.为群众立言
    • D.为社会立言
  36. 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体特征构成( )

    • A.公文文体
    • B.公文体式
    • C.公文程式
    • D.公文格式
  37. 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报告、请示、通报等文种侧重于( )

    • A.说明
    • B.议论
    • C.叙述
    • D.描写
  38.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出自( )

    • A.《尚书》
    • B.《周易》
    • C.《汉书》
    • D.《史记》
  39. 公文有法定的作者,是指( )

    • A.公文是由法定作者制成和发布的
    • B.公文作者必须是党和政府机关
    • C.公文的内容必须合法
    • D.公文的制发程序必须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