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类(政治学概论)自考模拟卷1
-
41. 简述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含义。
-
42. 试述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
-
38. 简述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违宪审查权的含义及其审查类型。
-
39.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
40. 简述政治文化的三个层次在政治文化结构中的地位。
-
36. 简述政治学研究的主要范围。
-
37. 简述革命与改良的区别。
-
33. 议会共和制
-
35. 多党制
-
34. 民族区域自治
-
32. 福利国家
-
31. 国家
-
29.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不同有 ( )
- A.有无公共权威
- B.利益构成不同
- C.内容不同
- D.行为主体不同
- E.阶级属性不同
-
30. 20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分化为 ( )
- A.第一世界
- B.第二世界
- C.同盟国
- D.北约
- E.协约国
-
28. 从社会的阶层结构角度而言,政治文化可以区分出不同的_____政治文化。 ( )
- A.职业群体
- B.社会团体
- C.年龄群体
- D.区域
- E.社区
-
27. 无产阶级政党独特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包括 ( )
- A.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
- B.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 C.自我批评的作风
- D.表扬的作风
- E.不骄不躁的作风
-
26.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族不平等是指各民族 ( )
- A.文化上的不平等
- B.政治上的不平等
- C.经济上的不平等
- D.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
- E.事实上的不平等
-
24. 立宪君主制可分为 ( )
- A.等级君主制
- B.二元君主制
- C.议会君主制
- D.中央集权制
- E.专制君主制
-
25. 我国的人民法院包括 ( )
- A.基层法院
- B.中级法院
- C.高级法院
- D.最高人民法院
- E.专门法院
-
23. 民主的含义包括 ( )
- A.公民与政权的关系
- B.国家结构形式
- C.政体问题
- D.国家活动的原则
- E.国家形态
-
21.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的三个主要结果是 ( )
- A.部落联盟的出现
- B.私有制出现
- C.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
- D.家庭开始成为经济单位
- E.出现了金属货币
-
22.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宗教有 ( )
- A.佛教
- B.基督教
- C.伊斯兰教
- D.道教
- E.儒教
-
19. 国家的根本属性体现于 ( )
- A.固定的领土
- B.统一政权
- C.定居的居民
- D.国家主权
-
20. 国际政治的主题是 ( )
- A.战争与和平问题
- B.战争问题
- C.发展问题
- D.和平与发展问题
-
18. 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______,把企业推向市场。 ( )
- A.政企分开
- B.党政分开
- C.依法行政
- D.精简机构
-
16. 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 ( )
- A.社会环境的影响
- B.生活环境的影响
- C.自然环境的影响
- D.国家性质的影响
-
17. ________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也是推动政治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 )
- A.人民群众
- B.工人阶级
- C.知识分子
- D.农民
-
15. 党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领导核心是 ( )
- A.思想领导
- B.组织领导
- C.政治领导
- D.军事领导
-
14. 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为基础建立的是 ( )
- A.西藏自治区
- B.内蒙古自治区
- C.青海自治区
-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13. 当代民族问题的核心是 ( )
- A.地区民族冲突
- B.殖民掠夺
- C.民族解放运动
- D.霸权主义
-
11. 西方国家公布法律的权力一般属于 ( )
- A.议会
- B.国家元首
- C.司法机关
- D.行政机关
-
12. _________作为中央政府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 )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 B.国务院
- C.国家主席
- D.最高人民法院
-
9. 采取委员会制的典型国家是 ( )
- A.美国
- B.英国
- C.法国
- D.瑞士
-
10. 我国没有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特别行政区制度
- C.多党合作制度
- D.三权分立制度
-
8.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B.无产阶级专政
- C.实事求是
- D.社会主义建设
-
7. ______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统治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 ( )
- A.垄断国家
- B.法西斯国家
- C.金融资本国家
- D.福利国家
-
6. 工农两大阶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_______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
- A.民族资产阶级
- B.工商业者
- C.商人阶级
- D.知识分子
-
4. 国家消亡的社会条件是旧的社会分工和______的消除。 ( )
- A.城乡差别
- B.阶级
- C.私有制
- D.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差别
-
5. 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被更替,而是以______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 )
- A.革命
- B.自行消亡
- C.改良
- D.战争
-
2.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 ( )
- A.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 B.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 C.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 D.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
1. 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是 ( )
- A.《共产党宣言》
- B.《德意志意识形态》
- C.《哲学的贫困》
-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3. 暴力论国家起源说的要害是把国家看作 ( )
- A.一种暴力
- B.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
- C.伦理道德观念的实现
- D.阶级斗争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