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法学类政治学概论(社会主义国家)章节练习卷4
-
25. 下列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要点是阶级斗争
- B.政权在哪一个阶级手中,这一点决定一切
- C.知识分子不是一个阶级,而是一个特定阶级的阶层
- D.决定工人阶级处于受剥削地位的是生产力发展
- E.在我国,由于剥削阶级已被消灭,阶级斗争已不存在
-
24.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表现在( )。
- A.占一体地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第一次消除了自阶级社会以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况,实现了两者的直接结合
- B.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消除了国家与社会对立的经济根源,为国家向社会回归和融合创造了条件
- C.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标志着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长期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阶级性
- D.它使得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
- E.它确立了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
-
26. 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的领导包括( )。
- A.政治领导
- B.财政领导
- C.思想领导
- D.组织领导
- E.行政领导
-
22. 帝国主义阶段的三大矛盾是( )。
- A.国内无产阶级与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 B.国内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
- 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 D.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帝国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矛盾
- E.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
23. 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应该包括的方面是( )。
- A.工人阶级领导
- B.共产党的领导
- C.无产阶级专政
- D.工以农联盟为基础
- E.多党合作制
-
19. 中国革命胜利后为什么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
-
20.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可以有多种形式,这主要是指下列内容( )。
- A.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道路
- B.无产阶级领导的政权的阶级基础
- C.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 D.无产阶级国家的结构形式
- E.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者
-
21.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 )。
- A.中国式的无产阶级专政
-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 C.在政权组织形式上采取一院制
- D.在国家结构形式上采取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单一制
- E.实行多党合作
-
18. 为什么无产阶级专政必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
17.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
16. 无产阶级革命的特征是什么?
-
15. 什么叫新型民主?
-
14. 怎样理解“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12. 为什么说政权问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尤为重要?
-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用和平手段取得政权的主张同修正主义提出的“和平地进入社会主义”有什么区别。
-
9.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 A.混合所有制经济
- B.私营经济成分
- C.多种经济成分
- D.其他经济成分
-
10. 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样理解民主的视角是( )。
- A.国家与公民的权力关系
- B.国家的政治统治形式
- C.国家的活动原则
- D.国家阶级性质
-
11. 无产阶级专政
-
7. “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是从( )来谈民主的。
- A.国家性质
- B.国家结构
- C.国家形态
- D.国家活动原则
-
8. 同小生产相对立的、有组织的、相互联系的大规模生产是( )。
- A.生产社会化
- B.生产资料私有制
- C.大生产运动
- D.生产再分配
-
4. 下列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 B.以阶级斗争为主的国家
- C.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
- D.唯一可自行消亡的国家
-
5.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B.无产阶级专政
- C.实事求是
- D.社会主义建设
-
6.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除了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外,还可以采用( )。
- A.改革
- B.改良运动
- C.和平发展
- D.和平运动
-
2. 国家的政治基础是( )。
- A.共产党的领导
- B.无产阶级政权
- C.工农联盟
- D.广泛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
3. 从国体角度看,民主的含义主要是指( )。
- A.居民与政权和关系
- B.统治方法
- C.国家结构
- D.国家活动原则
-
1.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 )。
- A.发展经济
- B.实行民主
- C.阶级斗争
- D.无产阶级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