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自考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2017年4月(00277)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54 年为第一阶段;1954-1978 年为第二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为第三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是由中央以较笼统性的法令形式加以规定。其划分的基本理念是:在确保中央集中全力的前提下允许地方享有部分权力。在第二阶段,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了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其间,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关系曾经有过多次调整,这些调整中体现在中央对地方权力的“两收两放”上。在第三阶段,1982 年宪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在中央与地方政府职权划分上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变迁,1975 年宪法和 1978 年宪法都赋予中央政府极其广泛的行政职权,而对地方政府的职权没有明确划定。1982 年宪法采取列举的方式,规定了国务院共 18 项职权,对中央和省级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也作了原则划分,这是以前的宪法所没有的。
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用了哪种类型的国家结构形式?
(2)结合案例,谈谈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思路。
-
试述行政发展的基本特点。
-
试述行政绩效评估信息收集方法。
-
简述电子政务的功能。
-
简述行政领导的用人艺术。
-
简述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程序。
-
简述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
电子政务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 A.政府转型
- B.因特网的发展
- C.电子商务的驱动
- D.全球化竞争
- E.领导人的政治意志
-
行政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有( )
- A.政治性
- B.自律性
- C.相对稳定性
- D.暴力性
- E.他律性
-
简述政党组织对行政系统施加影响的主要途径。
-
行政领导行为的特点有( )
- A.统一性
- B.权威性
- C.单一性
- D.服务性
- E.综合性
-
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包括( )
- A.权力机关的监督
- B.政党的监督
- C.司法机关的监督
- D.公民及社会团体的监督
- E.新闻舆论的监督
-
当前我国政府的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 )
- A.直接经营国有资产
- B.全面扩大国有资产经营范围
- C.增加国有资产比重
- D.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 E.实现国有资产有效运营
-
行政职能的特点有( )
- A.执行性
- B.整体性
- C.多样性
- D.动态性
- E.不变性
-
下列属于行政管理信息机构的有( )
- A.监察机构
- B.统计局
- C.档案局
- D.办事机构
- E.公安派出所
-
下列属于单一制国家的有( )
- A.美国
- B.英国
- C.日本
- D.德国
- E.印度
-
以一国政府管辖区域为标准,行政环境常常被划分为( )
- A.自然行政环境
- B.人造行政环境
- C.宏观行政环境
- D.国际行政环境
- E.国内行政环境
-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有( )
- A.规范方法
- B.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 C.经验方法
- D.案例方法
- E.比较方法
-
对行政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和紧密的是( )
- A.政治因素
- B.经济因素
- C.文化因素
- D.自然环境因素
-
行政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 )
- A.行政改革的需要
- B.行政体系与行政环境相互适应的需要
- C.行政技术的更新压力
- D.政治发展的需要
-
一般来说,一国的行政经济绩效主要是指( )
- A.教育发展指标
- B.公平指标
- C.就业指标
- D.宏观经济发展水平
-
通过测定投入行政管理辖区居民人均费用来衡量行政绩效的一种评估方法是( )
- A.成本收益评估
- B.单位成本测定法
- C.人均投入测定法
- D.成本效益评估法
-
我国近些年来行政管理发展的基本价值模式或方向是( )
- A.依法行政
- B.人治行政
- C.官本位行政
- D.集权行政
-
现代民主国家行政道德规范的最高道德准则是( )
- A.廉洁
- B.全心全意为民众服务
- C.实事求是
- D.节约
-
权力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监督属于( )
- A.工作监督
- B.政党监督
- C.司法监督
- D.内部监督
-
在实际的行政管理过程中运用最普遍的行政管理方法是( )
- A.经济方法
- B.法律方法
- C.道德方法
- D.行政指令方法
-
电子政务的鼻祖是( )
- A.撒切尔夫人
- B.布什
- C.克林顿
- D.霍朗德
-
提出用“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准则”的人物是( )
- A.林德布洛姆
- B.西蒙
- C.埃佐尼
- D.法约尔
-
行政组织中最常见的沟通方式是( )
- A.平行沟通
- B.正式沟通
- C.下行沟通
- D.上行沟通
-
民政行政管理的准则是( )
- A.服务便民
- B.机构精简
- C.利益最大化
- D.稳定优先
-
机关环境管理又称为( )
- A.机关服务后勤管理
- B.机关庭院管理
- C.生活后勤管理
- D.机关物质管理
-
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和管理权由行政首长一人行使并负责的组织体制是( )
- A.委员会制
- B.完整制
- C.分离制
- D.首长制
-
在行政关系中居于主动地位的是( )
- A.公民
- B.行政管理机构
- C.公务员
- D.社会组织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属于( )
- A.政治类行政管理机构
- B.社会类行政管理机构
- C.经济类行政管理机构
- D.资讯类行政管理机构
-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行政职能模式属于( )
- A.有限政府职能模式
- B.守夜人政府职能模式
- C.弱势政府职能模式
- D.全能型政府职能模式
-
在影响行政职能转变的诸多环境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社会文化的变迁
- B.政治系统的调整
- C.经济环境的变化
- D.社会结构的变化
-
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且能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是( )
- A.宏观行政环境
- B.中观行政环境
- C.行政环境
- D.行政系统内部环境
-
现代民主理论认为,现代国家行政权力的根本来源是( )
- A.宪法
- B.人民群众
- C.法律
- D.传统习惯
-
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 )
- A.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
- B.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
- C.公共责任
- D.基于个人能力素质而形成的职责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理论的共同特征是( )
- A.崇尚市场的力量、作用和机制
- B.以政治学理论为基础
- C.把人的心理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 D.重点研究组织管理问题
-
被称为“行政神话”的是( )
- A.行政功能文化
- B.行政运行文化
- C.行政公共关系文化
- D.行政价值文化
-
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是( )
- A.行政管理
- B.行政权力
- C.行政职能
- D.行政执行
-
为传统行政组织理论奠定基础的理论是( )
- A.行为科学理论
- B.一般系统理论
- C.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 D.“满意”决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