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自考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2012年7月(00277)
-
某市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将原来的科技和信息局、贸易和工业局、市高新办、市保税区管理局、市信息化管理办公室等多个部门合并,成立“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改革之后,原来的职能没有变,岗位设置也没有变,机构一下予变得很庞大,人员也很多,部门领导职数竟然达到“1正20副”之多。现任领导大多是直接从原来的部门合并过来的,到新的部门之后,新的机构仍需要有人管科技、管信息、管贸易、管工业、管高新技术,还有保税区管理等。“原来管哪块的,现在还管哪块”,所以就有了现在这样一个 “大拼盘”。目前,一些地方大部制改革仍处于浅层次的简单拼贴组合阶段,机构、人员设置上并没有很好地深度融合。难怪有人质疑:“都说政府要转变职能,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这样的‘大拼盘’,是不是和现在所说的政府机构改革方向相符合呢?”
问题:
(1)从行政职能与机构改革关系的角度,分析该市政府机构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
(2)根据材料的启示,谈谈如何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机构间的关系。
-
简述行政绩效评估的信息收集方法。
-
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当前行政发展的阻力。
-
试述当代行政组织的变革趋势。
-
简述行政法律规范的主要特征。
-
简述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
简述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
-
简述行政权力的有限性。
-
行政道德的具体规范主要有
- A.勤政
- B.廉政
- C.遵纪守法,依法行政
- D.实事求是,科学行政
- E.热情待人,协调行政
-
运用法律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 A.法制教育优先的原则
- B.坚持具体指导的原则
- C.思想政治工作优先的原则
- D.法治与心治相结合的原则
- E.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
行政组织中行政人员互相沟通的基本形态有
- A.环式
- B.链式
- C.轮式
- D.Y式
- E.全通道式
-
行政处分的种类包括
- A.警告
- B.记过
- C.记大过
- D.降级
- E.撤职和开除
-
行政机关保密范围一般包括
- A.会议保密
- B.印信保密
- C.文电保密
- D.领导的工资收入
- E.通信保密
-
当前,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
- A.微观管理
- B.宏观管理
- C.提供服务
- D.检查监督
- E.直接干预
-
下列行政机构中,属于辅助机构的有
- A.国务院办公厅
- B.民政部
- C.统计局
- D.台湾事务办公室
- E.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
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实施监控和指导的主要方式包括
- A.立法控制
- B.行政控制
- C.财政控制
- D.职能控制
- E.职位控制
-
目前,“受限市场模式”在我国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 A.价格双轨制
- B.全国市场的分割性
- C.市场垄断
- D.市场发育迟缓
- E.市场机制发达
-
在行政管理学中,系统学派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
- A.行政生态理论
- B.渐进决策理论
- C.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 D.官僚制理论
- E.权变理论
-
行政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外,还有
- A.技术因素
- B.环境因素
- C.人为因素
- D.历史因素
-
行政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 A.技术创新
- B.行政改革
- C.市场发展
- D.社会进步
-
个人或组织开展的活动所取得的成就或产生的积极效果是
- A.效率
- B.绩效
- C.奖励
- D.目标
-
行政绩效评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是
- A.确立评估的指标体系
- B.确立评估程序
- C.公布评估效果
- D.设计评估问题
-
我国行政道德体系的基础和灵魂是
- A.为人民服务
- B.为政治服务
- C.为经济服务
- D.为政府服务
-
我国权力机关对行政的监督形式主要是
- A.司法监督
- B.行政决策监督
- C.纪律监督
- D.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
中国传统德治观的理论基础是
- A.性恶论
- B.唯物论
- C.性善论
- D.唯神论
-
将优胜劣汰原则引进行政工作中,使行政工作具有某种集体化的自觉机制,这种激励方式是
- A.竞争激励
- B.奖励激励
- C.目标激励
- D.反激励
-
行政管理中经济方法的核心是
- A.物质利益
- B.精神利益
- C.金钱
- D.职权诱惑
-
混合扫描决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西蒙
- B.林德布罗姆
- C.法约尔
- D.埃佐尼
-
我国的行政领导方式是
- A.专断式
- B.分权式
- C.民主集中制式
- D.放任式
-
行政组织生存的依据与合法性基础是
- A.权力
- B.机构
- C.目标
- D.经费
-
组织和实施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主体是
- A.社会组织
- B.群团组织
- C.国家立法机关
- D.政府相关职能机构
-
整个预算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预算执行
- B.预算编制
- C.预算审批
- D.决算管理
-
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要特性是
- A.合法性
- B.合理性
- C.系统性
- D.主体性
-
机构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是
- A.转变行政职能
- B.扩大行政职能
- C.精简行政机构
- D.裁汰行政冗员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的中心任务是
- A.社会治理
- B.政治改革
- C.政治统治
- D.发展经济
-
20世纪70年代以后,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滞胀”现象,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认为,政府解决市场缺陷的唯一正确的途径,不是进行政府干预,而是
- A.进一步强化政府管治
- B.进一步明晰产权
- C.实现凯恩斯主义
- D.取代市场机制
-
行政权力的目的是
- A.行政效率
- B.公共利益
- C.国家意志
- D.党派利益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状态是
- A.地方分权
- B.中央集权
- C.中央与地方均权
- D.地方自治
-
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环境可以分为
- A.宏观行政环境与微观行政环境
- B.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
- C.传统行政环境与现代行政环境
- D.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
-
西蒙认为,整个行政管理过程的中心是
- A.执行
- B.组织
- C.决策
- D.监督
-
雷格斯认为,融合型行政模式存在于
- A.工业社会
- B.农业社会
- C.过渡社会
- D.信息社会
-
“官僚制组织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泰罗
- B.威尔逊
- C.古德诺
- D.韦伯
-
早期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结构和程序,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
- A.社会人假设
- B.复杂人假设
- C.经济人假设
- D.道德人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