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行政管理学自考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2011年7月(0027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论述外源式行政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2. 联系实际,分析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有效途径。

  3. 2009年,某市政府在盘点当地经济数据时,发现公务用烟中非本地产香烟所占比例巨大,致使该市每年烟草税收大量流失。为“引导公务人员为地方经济作贡献”,该市政府出台了《2009年市直单位公务用烟考核管理办法》,文件规定:全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服务中心公务用烟一律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对各单位公务用烟数量下达指导性计划任务,每月检查完成进度;未完成用烟计划的单位,由财政部门直接折价扣减该单位的办公经费。在这份文件后面还附有一份指导性计划表,表中规定全市各单位的年抽烟任务为23000条,如按每条烟170元的标准计算,全市各单位一年要抽掉近400万元,才能完成任务。该文件的出台立刻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并对此事件进行大量报道和评论,社会各界,尤其是当地群众也对该项政策表达强烈不满。在这种压力下,该市政府紧急废除了该项政策,并对由此引起的不良影响向社会公开道歉。

    问题:

    (1)案例体现了什么形式的行政监督?

    (2)除上述行政监督形式外,对行政机关的监督还有哪些主要形式?

    (3)行政监督有什么意义?

  4. 简述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相互联系。

  5. 简要总结我国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基本经验。

  6. 简述行政组织的变革趋势。

  7. 简述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8. 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有( )

    • A.行政管理意识的法制化
    • B.行政职权的法定化
    • C.行政编制的法定化
    • D.行政程序的法定化
    • E.行政责任的法定化
  9. 简述行政权力的公共性。

  10. 运用行政方法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

    • A.调查研究在先原则
    • B.适度原则
    • C.坚持具体指导原则
    • D.思想政治工作领先的原则
    • E.法治与心治相结合的原则
  11. 行政沟通行为的特点主要有( )

    • A.交互性
    • B.媒介性
    • C.单向性
    • D.目的性
    • E.强制性
  12. 有代表性的现代行政决策理论模式主要有( )

    • A.理性决策模式
    • B.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 C.渐进决策模式
    • D.混合扫描决策模式
    • E.非理性决策模式
  13. 影响行政机构改革的外部因素主要有( )

    • A.经济体制转变
    • B.政治制度转变
    • C.社会发展程度
    • D.国际环境转变
    • E.行政人员冗余过多
  14. 改革开放前,我国“全能主义”职能模式的主要弊端有( )

    • A.容易造成政府机构膨胀
    • B.个人合法权益不足
    • C.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 D.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
    • E.容易产生腐败
  15. 宏观经济调控大致包括( )

    • A.效益调控
    • B.结构调控
    • C.规范性调控
    • D.质量调控
    • E.总量调控
  16. 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有( )

    • A.强制力
    • B.诱导力
    • C.组织制度
    • D.信息
    • E.个人因素
  17. 行政系统的文化环境因素可以划分为( )

    • A.行政规范文化
    • B.行政价值文化
    • C.行政功能文化
    • D.行政运行文化
    • E.行政公共关系文化
  18.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行政管理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 )

    • A.行为科学理论
    • B.决策理论
    • C.系统理论
    • D.新公共管理理论
    • E.政府治理理论
  19. 行政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 )

    • A.自然环境发展的需要
    • B.行政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
    • C.行政体系与行政环境相互适应的需要
    • D.社会大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发展的需要
  20. 在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方面,企业家政府理论主张( )

    • A.以政府为中心,围绕政府需求提供服务
    • B.以政府为中心,由政府规范公众行为
    • C.以公众为中心,政府围绕公众需求提供服务
    • D.以企业为中心,政府围绕企业需求提供服务
  21. 行政机关利用法律、政策等手段进行社会管理活动和自身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工作成就以及积极效果是( )

    • A.行政绩效
    • B.行政效率
    • C.行政效益
    • D.行政效果
  22. 行政法律规范最基本的功能是( )

    • A.规范与控制功能
    • B.自我调节功能
    • C.导向和约束功能
    • D.改革与稳定功能
  23. 在整个行政绩效体系中处于中枢与核心地位,且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证的是( )

    • A.文化发展
    • B.社会公平
    • C.社会治安
    • D.政治发展
  24. 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属于( )

    • A.全国人大
    • B.省级政府
    • C.国务院
    • D.国务院各部委
  25. 行政管理过程中运用最普遍的行政管理方法是( )

    • A.行政方法
    • B.经济方法
    • C.法律方法
    • D.行为方法
  26. 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 )

    • A.硬件系统
    • B.政务
    • C.电子技术
    • D.软件系统
  27. 最典型的事前监督是( )

    • A.质询
    • B.审计监督
    • C.国政调查
    • D.听证会制度
  28.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奉行的原则是( )

    • A.最优原则
    • B.最小化原则
    • C.满意原则
    • D.模糊原则
  29. 实行委员会制行政组织体制的典型国家是( )

    • A.德国
    • B.法国
    • C.英国
    • D.瑞士
  30. 对民间组织的登记、行政区划等事务的管理属于( )

    • A.工商行政管理
    • B.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 C.民政行政管理
    • D.人口行政管理
  31. 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 )

    • A.行政职位
    • B.行政人员
    • C.行政体制
    • D.精神要素
  32. 财务行政理论的创始人是( )

    • A.斯坦因
    • B.威尔逊
    • C.威洛比
    • D.古德诺
  33. 我国中央一级主管行政编制的机构是( )

    • A.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
    • B.国务院
    • C.中央组织部
    • D.财政部
  34. 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人们一般将政府视为“看得见的手”,那么,被视为“看不见的手”的则是指( )

    • A.国家
    • B.政党
    • C.企业
    • D.市场机制
  35. 行政编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 )

    • A.职能管理
    • B.机构管理
    • C.人员编制管理
    • D.财务管理
  36. “守夜人”政府时期指的是( )

    • A.有限责任政府时期
    • B.弱势政府时期
    • C.自由政府时期
    • D.强势政府时期
  37.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中央政府的事权主要是( )

    • A.经济管理权
    • B.政治统治权
    • C.社会管理权
    • D.文化管理权
  38. 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 )

    • A.三权分立
    • B.国家结构形式
    • C.主权在民
    • D.国家法律
  39. 经济体制的核心是( )

    • A.所有制关系
    • B.分配机制
    • C.社会资源调配机制
    • D.发展机制
  40. 在雷格斯的行政生态学模式中,与过渡型社会相适应的行政模式是( )

    • A.融合型行政
    • B.棱柱型行政
    • C.衍射型行政
    • D.法理型行政
  41.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是( )

    • A.经验方法
    • B.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 C.案例方法
    • D.比较方法
  42. 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是( )

    • A.行政发展
    • B.行政权力
    • C.行政职能
    • D.行政管理
  43. 认为管理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基本功能的是( )

    • A.威尔逊
    • B.古立克
    • C.法约尔
    • D.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