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自考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2010年4月(00277)
-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要求政府公开与公众利益相关的非国家机密信息。2009年10月8日,深圳市“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组织成员按网上查到的政府部门联系方式,依据《条例》分别向不同政府部门提出公开2009年度财政预算的申请。广州市很快进行了回复,并在政府网站上公开了全部l14个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此举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人们认为“公共财政预算不应是国家机密;预算信息公开,应以不涉及到国家机密、国家安全的信息为限度,其余都应该公布”。不久,上海市政府也顺应民意,表示将向全社会公布包括财政收支总量、增减幅度,预算执行进度、部分重点项目等财政预算执行信息,并表示将建立信息定期公开发布机制。2010年1月,财政部向各地财政部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各地做好预算信息的主动公开工作、依申请公开工作和其他相关基础工作,并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和范围作出了统一的要求。由此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全国范围内的财政预算公开将成为现实。过去只有人大代表才能了解到的公共财政收支情况,普通市民也可以在网上查到。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
(1)什么是行政信息公开化?
(2)在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化有何作用?
-
试论述我国加入WTO后行政发展的趋势。
-
简述成本收益评估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
联系实际,分析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
简述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
-
简述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
-
简述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
-
行政道德规范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
- A.导向和约束功能
- B.规范与控制功能
- C.自我调节功能
- D.示范与激励功能
- E.外在调节功能
-
法律方法作为行政管理的基本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
- A.灵活性
- B.权威性
- C.强制性
- D.稳定性
- E.规范性
-
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两个子系统,其中专门监督包括( )
- A.政党监督
- B.公民监督
- C.司法监督
- D.行政监察
- E.审计监督
-
在下列行政沟通的方式中,属于非语言沟通的是( )
- A.服饰
- B.手势
- C.广播
- D.面谈
- E.标志
-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内容主要有( )
- A.流动人口管理
- B.制定社会保障法律与法规
- C.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
- D.村民自治管理
- E.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
-
强势政府时期政府经济职能的增强主要体现在( )
- A.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 B.兴办国有企业
- C.加强对企业的规范与管制
- D.强调市场作用的发挥
- E.公共服务社会化
-
编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职能管理
- B.后勤管理
- C.机构管理
- D.人员编制管理
- E.档案管理
-
行政系统的经济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分别是( )
- A.经济力量
- B.社会经济结构
- C.经济体制
- D.科技发展水平
- E.国民受教育程度
-
在现代社会,行政权力是一种( )
- A.公共性权力
- B.私人权力
- C.政治权力
- D.本原性权力
- E.从属性权力
-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理论有( )
- A.新公共管理理论
- B.政府治理理论
- C.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 D.古典行政理论
- E.科学管理理论
-
行政发展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行政效率
- B.转变行政职能
- C.提升行政能力
- D.完善行政体制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改革始终坚持( )
- A.以政治改革为中心
-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以行政领导体制改革为中心
- D.以完善公务员制度为中心
-
一般来说,一国的行政经济绩效主要是指( )
- A.GDP增长速度
- B.宏观经济发展水平
- C.财政收入状况
- D.人民收入水平
-
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立法保障
- B.公民参与
- C.信息公开
- D.加强监督
-
行政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也是为人民服务准则的最基本规范要求是( )
- A.廉政
- B.遵纪守法
- C.实事求是
- D.勤政
-
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
- A.国务院
-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C.国务院各职能部门
- D.省级人民政府
-
建立在“性恶论”伦理哲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原则与管理模式是( )
- A.以德行政
- B.诚信行政
- C.依法行政
- D.透明行政
-
所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属于( )
- A.目标激励
- B.奖励激励
- C.竞争激励
- D.反激励
-
经济方法利用经济杠杆对组织和个人行为进行调节和影响,因而具有( )
- A.无偿性
- B.强制性
- C.间接性
- D.垂直性
-
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是( )
- A.行政管理制度
- B.行政控制技术
- C.行政领导方式
- D.行政管理方法
-
最典型的事前行政监督是( )
- A.国政调查
- B.质询
- C.听证会制度
- D.人大代表视察
-
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要素是( )
- A.行政权力
- B.行政职位
- C.行政人员
- D.行政体制
-
渐进决策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林德布洛姆
- B.阿·埃佐尼
- C.杜鲁门
- D.赫伯特·西蒙
-
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是( )
- A.服从权威
- B.谈判
- C.冷处理
- D.调解
-
在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 )
- A.英国
- B.美国
- C.法国
- D.德国
-
预算管理实质上是一种( )
- A.技术性的管理活动
- B.政治性的行政活动
- C.经济性的分配活动
- D.经济性的技术活动
-
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 )
- A.计划和组织
- B.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
- C.使用和开发行政人员
- D.激励和监督行政人员
-
外交部在国外的使馆、领馆属于( )
- A.辅助机构
- B.派出机构
- C.执行机构
- D.咨询机构
-
从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看,统计局属于( )
- A.咨询机构
- B.监督机构
- C.信息机构
- D.执行机构
-
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 )
- A.行政权力
- B.行政组织
- C.行政职能
- D.行政发展
-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是( )
- A.适应性
- B.协调性
- C.法制性
- D.精干高效
-
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
- B.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
- C.政府职能非常有限
- D.适应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
在下列国家中,实行联邦制的是( )
- A.中国
- B.英国
- C.日本
- D.美国
-
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 )
- A.公共性
- B.强制性
- C.自主性
- D.有限性
-
在雷格斯提出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中,棱柱型行政模式是( )
- A.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
- B.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 C.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 D.信息社会的行政模式
-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 A.人民民主专政
-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三权分立制
-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中,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特殊性研究的方法是( )
- A.比较方法
- B.经验方法
- C.规范方法
- D.案例方法
-
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面性存在与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指的是( )
- A.微观行政环境
- B.宏观行政环境
- C.中观行政环境
- D.外部行政环境
-
霍桑实验提出了( )
- A.“社会人”假设
- B.“政治人”假设
- C.“经济人”假设
- D.“道德人”假设
-
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
- A.泰罗
- B.古德诺
- C.威尔逊
- D.法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