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自学考试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试题(00108)
-
简述商标侵权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
试述市场竞争行为的含义及其特征。
-
试述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实施的特点。
-
为什么说登记是经营主体享有权利的前提?
-
简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机构设置的原则。
-
简述工商行政管理的一般内容。
-
简述价格歧视的含义与类型。
-
合同履行的主要步骤有
- A.签约
- B.交付
- C.接收
- D.验收
- E.结算
-
广告的作用有
- A.传播市场信息
- B.开展公平竞争
- C.保护消费者利益
- D.保护经营者利益
- E.引导消费
-
下列事项属于要约邀请的有
- A.寄送价目表
- B.发布拍卖公告
- C.发布招股说明书
- D.发布招标公告
- E.发布商业广告
-
下列项目中属于公司企业法人注册登记事项的有
- A.公司名称
- B.从业人数
- C.公司注册资本
- D.经营范围
- E.经营期限
-
区分市场竞争行为是否正当的主要依据有
- A.道德标准
- B.竞争规则
- C.竞争策略
- D.竞争方式
- E.法律法规
-
市场经营主体的经营目标主要包括
- A.利润目标
- B.竞争目标
- C.市场目标
- D.信誉目标
- E.社会目标
-
根据竞争程度的强弱,可以把市场划分为
- A.完全竞争市场
- B.基本竞争市场
- C.垄断竞争市场
- D.寡头垄断市场
- E.完全垄断市场
-
市场经营主体中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有
- A.国有独资公司
- B.有限责任公司
- C.合伙企业
- D.股份合作企业
- E.个人独资企业
-
市场交易方式规则包括
- A.交割结算规则
- B.合同使用规则
- C.交易价格规则
- D.交易程序规则
- E.交易场所规则
-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渊源包括
- A.法律
- B.行政法规
- C.地方性法规
- D.部门规章
- E.地方性规章
-
《谢尔曼反垄断法》颁布时间为
- A.1870年
- B.1890年
- C.1900年
- D.1920年
-
日本的竞争法以《禁止垄断法》为核心,其主要内容之一是界定了私人垄断、不正当的限制交易和
- A.不正当的交易
- B.不正当的交易措施
- C.不公正的交易
- D.不公正的交易方法
-
“三包”的民事责任:除了按规定或者约定承担民事责任外,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的责任者是
- A.生产者
- B.广告主
- C.经营者
- D.广告经营者
-
消费者权利的概念是由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的《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中首次提出的,其时间为
- A.1960年3月15日
- B.1961年3月15日
- C.1962年3月15日
- D.1963年3月15日
-
国际消费者组织(IOCU)的成员包括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个消费者组织,这些成员分为三类:正式会员、通讯会员和
- A.考察会员
- B.观察会员
- C.赞助会员
- D.联络会员
-
向社会提供福利、服务等方面的广告,是
- A.文化广告
- B.社会广告
- C.企业广告
- D.公益广告
-
把商标分为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其分类依据是
- A.商标结构
- B.商标用途
- C.商标使用人
- D.对商标的管理
-
无需委托外地调查和不要求当事人补充资料的合同鉴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在自受理之日起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办理完毕。这个规定的工作日数为
- A.7个
- B.10个
- C.12个
- D.15个
-
甲乙双方所签订的合同没有违约责任的条款。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甲方违约了,且未依法免除违约责任,甲方
- A.不存在违约责任
- B.存在违约责任,但因合同无违约条款,可不承担
- C.存在并承担违约责任
- D.视乙方的态度来决定是否存在违约责任
-
价格竞争中的渗透定价策略的特征是
- A.产品定价接近于成本
- B.产品定价远高于成本
- C.通过各种形式给购买者以优惠
- D.对不同购买者实行差别定价
-
根据生产经营者在市场竞争行为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可将市场竞争行为分为
- A.部门内部竞争和部门间竞争
- B.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
- C.完全竞争和非完全竞争
- D.正当竞争和非正当竞争
-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境内申请企业法人登记注册,其条件之一是: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
- A.生产方式
- B.经营方式
- C.生产范围
- D.经营范围
-
注册资金因经营状况随时发生变化,其增减幅度超过一定比例时须办理变更登记,这个比例规定为
- A.10%
- B.20%
- C.30%
- D.50%
-
企业法人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从事非营利性的生产经营活动
- B.从事营利性的商务活动
- C.取得利润
- D.从事营利性的生产经营活动
-
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是省级人民政府的
- A.职能机构
- B.办事机构
- C.参谋机构
- D.派出机构
-
1999年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垂直管理新体制的机构为
- A.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 B.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 C.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 D.省级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具备经济法的
- A.基本内容
- B.基本属性
- C.基本职能
- D.基本作用
-
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一般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有关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向
- A.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提议
- B.国务院有关机构提议
- C.上级机关提议
- D.有制定权的相应机关提议
-
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的平衡与否是市场机制所
- A.能够调节的
- B.无力调节的
- C.连续调节的
- D.间隔调节的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提高,需求就会
- A.增加
- B.减少
- C.持平
- D.消失
-
供给规律表明,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价格呈
- A.正比变化关系
- B.反比变化关系
- C.平行变化关系
- D.互补变化关系
-
市场需求就是消费者需求的
- A.象征
- B.加总
- C.特性
- D.表现
-
消费者权益的实现,不仅依赖于商品交换过程,更依赖于
- A.商品的设计过程
- B.商品的生产制造过程
- C.商品的使用和消费过程
- D.商品的售后服务过程
-
市场既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也是
- A.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 B.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量
- C.商品被消费者接受的程度
- D.某种商品的销售量
-
工商行政管理是指
- A.工商企业管理
- B.对工商企业的管理
- C.工商企业的行政管理
- D.政府对市场经营主体及其竞争行为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