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自考现代管理学2016年4月真题及答案(0010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案例某县地处我国西部,自然环境恶劣,缺水极其严重。政府为此曾于2013年1-4月举行了一次头脑风暴法会议,希望通过专家集体智慧解决缺水问题。会议分两个大阶段 若干小阶段进行:第一大阶段,召集若干专家举行畅谈,本着不对任何意见建议发表评论、完全由专家自由畅想、方案建议越多越好、可以取长补短和改进等原则,归纳出了增加河水、雪水、雨水、地下水、再生水等大量的建议和方案。第二阶段,则是召集另外的一批专家,也是遵循上述原则,对第一阶段得出的建议方案逐一进行批评,专门挑毛病。遵循的思路是“此方案不可行,因为......,如要使其可行,必须......”之后,归纳专家意见,形成了批评意见一览表和新的可行设想一览表。接着,又组成了新的分析小组,对这些批评意见进行再评估,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形成若干实际可行的方案设想。提交到政府后,成为了供政府讨论的初步意见。分析要求.:(1)第二阶段会议应用了头脑风暴法中的哪种形式?(2)归纳和分析头脑风暴法的优点。

  2.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步骤。

  3. 简述目标管理的特点。

  4. 试分析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模式的优点。

  5. 简述期望理论的内容。

  6. 简述协调的过程。

  7. 简述决策中枢系统的主要任务。

  8. 领导行为理论认为,天资聪明的人一定能够成为领导者。

    • 正确
    • 错误
  9. 管理主要是为实现管理目标,所以协调必须以任务为中心,不必以人为本。。

    • 正确
    • 错误
  10. 在人事分类中,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的分类。

    • 正确
    • 错误
  1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

    • 正确
    • 错误
  12. 德尔菲法的特征包括()

    • A.实名性
    • B.单次信息反馈
    • C.匿名性
    • D.多次信息反馈
    • E.决策结果的统计特性
  13. 依据威廉?大内的Z理论,J型管理模式下,雇员之间、雇员与雇主之间是一种局部关系。

    • 正确
    • 错误
  14. 领导者强制性影响力的产生因素来自于()

    • A.传统因素
    • B.职位因素
    • C.品格因素
    • D.资历因素
    • E.知识因素
  15. 在系统分析使用的方法中,属于定量方法的是()

    • A.线性规划
    • B.超理性分析
    • C.排队论
    • D.动态规划
    • E.损益分析
  16. 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面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 A.工作具有挑战性
    • B.生活条件
    • C.工作富有成就感
    • D.工资收入
    • E.工作成绩得到肯定
  17. 无法对样本结论的代表性或精确程度作定量估计,容易出现以偏概全错误的抽样方法是()

    • A.偶遇抽样
    • B.等距抽样
    • C.整群抽样
    • D.分层抽样
  18. 与公共产品相比较,私人产品的突出特点是()

    • A.排他性
    • B.非排他性
    • C.可分割性
    • D.不可分割性
    • E.非市场性
  19. 管理者了解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发现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思路的基本手段是()

    • A.程序控制
    • B.社会调查
    • C.预算控制
    • D.内部审计
  20. 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兰德公司首创和使用,旨在更好发挥专家判断力和创新性的决策方法是()

    • A.直接头脑风暴法
    • B.决策树法
    • C.数学分析方法
    • D.德尔菲法
  21. 决策树法中,决策树的根基是()

    • A.决策结点
    • B.状态结点
    • C.概率枝
    • D.方案枝
  22. 落实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时,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第一个步骤是()

    • A.过程的评估
    • B.标准的选择
    • C.过程的改进
    • D.过程的标准化
  23. 举行头脑风暴会的与会人数一般应该控制在()

    • A.2~3人
    • B.8~12人
    • C.30~50 人
    • D.50~100 人
  24. 综合了关键线路法和计划评审法的管理技术是()

    • A.网络技术
    • B.头脑风暴技术
    • C.全面质量管理技术
    • D.模拟决策技术
  25. 目标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 A.目标的修正
    • B.目标的实施
    • C.目标的评价
    • D.目标的制定
  26. 对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衡量和校正,确保组织目标及计划得以实现的管理职能是()

    • A.沟通
    • B.控制
    • C.计划
    • D.反馈
  27. 发生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是()

    • A.前馈控制
    • B.现场控制
    • C.预先控制
    • D.反馈控制
  28. 奠定系统论学科地位的主要著作是贝塔朗菲1968年发表的()

    • A.《系统控制论》
    • B.《相对论》
    • C.《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
    • D.《未来学》
  29. 按照行为科学家莱维特、巴维拉斯等的沟通方式分类理论,社会上流行的微信群沟通方式可归为()

    • A.圆周式沟通
    • B.轮式沟通
    • C.全通道沟通
    • D.Y式沟通
  30. 根据强化理论的观点,下面能够归于奖励性强化的措施是()

    • A.惩罚
    • B.消极强化
    • C.消退
    • D.抑制强化
  31. 按照管理方格理论,在九等分的方格图上,下列坐标位置代表任务型领导的是()

    • A.(1.1)
    • B.(9.1)
    • C.(5.5)
    • D.(9.9)
  32.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处于低层的需要是()

    • A.尊重需要
    • B.安全需要
    • C.归属需要
    • D.自我实现需要
  33. 按照领导四分图理论,效果最差的领导方式是()

    • A.低组织低关心
    • B.低组织高关心
    • C.高组织低关心
    • D.高组织高关心
  34. 在职位分类中,司局级正职与巡视员属于同一()

    • A.职系
    • B.职位
    • C.职级
    • D.职等
  35. 传统人事管理向当代人力资源管理过渡或转折的重要原因是()

    • A.计件工资制的实施
    • B.人事档案的管理
    • C.人际关系运动的兴起
    • D.员工岗前培训的实行
  36. 提出“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等五项修炼的是()

    • A.科层组织理论
    • B.组织平衡理论
    • C.组织生命周期理论
    • D.学习型组织理论
  37. 管理思想史上,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被誉为是()

    • A.“科学管理之父”
    • B.“人际关系之父”
    • C.“组织理论之父”
    • D.“现代管理之父”
  38.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决策模式()

    • A.理性决策模式
    • B.渐进决策模式
    • C.集团决策模式
    • D.精英决策模式
  39. 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创立了()

    • A.“社会人”假说
    • B.“复杂人”假说
    • C.“经济人”假说
    • D.“自我实现人”假说
  40. —般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

    • A.韦伯
    • B.西蒙
    • C.亚当斯
    • D.法约尔
  41.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它起源于()

    • A.私有制的出现
    • B.国家的产生
    • C.人类的共同劳动
    • D.工商业的兴起
  42. 泰勒在科学管理理论中提出了例外原则,其目的是解决()

    • A.工商企业的利润分配问题
    • B.总经理的职责权限问题
    • C.管理组织的工资发放问题
    • D.生产技术与成本控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