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模拟试题卷1
-
47. 试述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
48. 试述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
45. 为什么说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
46. 简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
-
44. 简述家训族规的规范功能。
-
42. 简述北方文化背景对唐朝开国的影响。
-
43. 简述秦汉王朝政治的新格局。
-
41. 简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
-
39. 郡县制
-
40. 《法经》
-
38. 家族
-
37. 市声
-
36. 庙会
-
34.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 )
- A.仁
- B.义
- C.礼
- D.智
- E.信
-
35. 下列文献中,属于唐代正字著作的是 ( )
- A.《复古编》
- B.《干禄字书》
- C.《五经文字》
- D.《九经字样》
- E.《说文解字》
-
33. 明末清初“三先生”是指 ( )
- A.王夫之
- B.顾炎武
- C.黄宗羲
- D.李贽
- E.王阳明
-
32. 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出基本经济区,论述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这几大基本经济区主要有 ( )
- A.山西
- B.山东
- C.陕西
- D.龙门——碣石以北地带
- E.江南
-
30. 提出“创造一兼东西文明特质、欧亚民族天才之世界的新文明”之预言的是 ( )
- A.孙中山
- B.蔡元培
- C.李大钊
- D.章太炎
-
31. 中国文化属于 ( )
- A.民族文化
- B.国别文化
- 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 D.汉民族文化
- E.上层文化
-
29. 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是 ( )
- A.华严宗
- B.天台宗
- C.禅宗
- D.密宗
-
28. 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或不能直呼其音的文化事象称作 ( )
- A.语系
- B.语音
- C.避讳
- D.崇拜
-
27. 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 ( )
- A.坚持语文平等
- B.以普通话为共同语
- C.以汉语为国家级通用语
- D.允许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存在
-
25. 中国诗歌形式美的极致是 ( )
- A.楚辞
- B.汉赋
- C.唐代格律诗
- D.宋词
-
26. “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原则,其哲学基础是 ( )
- A.中庸之道
- B.知行合一
- C.天人合一
- D.辩证思维
-
24. “教学相长”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命题最早见于 ( )
- A.《礼记·大学》
- B.《礼记·学记》
- C.《荀子·劝学》
- D.《论语·学而》
-
22. 实行儒、道、佛三教并行是在 ( )
- A.唐太宗年间
- B.唐玄宗年间
- C.唐高宗年间
- D.南北朝时期
-
23. 据《周礼》记载,周朝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 )
- A.“五常”
- B.“六艺”
- C.“五经”
- D.“四书”
-
21. “行先知后”说的提出者是 ( )
- A.荀子
- B.程颐
- C.王阳明
- D.王夫之
-
20. 五服制度中最重的丧服是 ( )
- A.齐衰
- B.缌麻
- C.大功
- D.斩衰
-
19.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 )
- A.《法经》
- B.《汤刑》
- C.《吕刑》
- D.《刑书》
-
18. 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 ( )
- A.周代
- B.汉代
- C.隋代
- D.唐代
-
15. 中国古算学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一次同余式组解法,西方人也称之为( )
- A.“中国几何原理”
- B.“中国勾股定理”
- C.“中国剩余定理”
- D.“中国出入相补原理”
-
16. 君主专制制度脱胎于原始社会 ( )
- A.前期的禅让制
- B.前期的母权制
- C.后期的父权制
- D.后期的禅让制
-
17. 中国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 )
- A.乡亭里什伍制
- B.什伍里甲制
- C.什伍制
- D.里典伍老制
-
13. 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是 ( )
- A.互惠交换
- B.行商经营
- C.坐商经营
- D.商幌
-
14. 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 ( )
- A.预测天气
- B.研究天体运行
- C.研究四季变化
- 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
-
12. 中国古代普遍使用铁器是在 ( )
- A.夏代
- B.商周时期
- C.春秋战国时期
- D.秦汉时期
-
11. 在《一枝花·不伏老》中以“铜豌豆”自比的是 ( )
- A.关汉卿
- B.王实甫
- C.马致远
- D.张养浩
-
10. 在中国哲学中,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和“知行合一”的观点的是 ( )
- A.朱熹的理学
- B.王阳明的心学
- C.程颐、程颢的理学
- D.李贽的童心说
-
8.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 )
- A.两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两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9. 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 ( )
- A.变文
- B.话本
- C.南戏
- D.传奇
-
7. 名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 ( )
- A.子产
- B.邓析
- C.公孙龙
- D.惠施
-
4. 黄河泛滥、海运兴起而使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的时期是 ( )
- A.冗朝中期
- B.宋朝末期
- C.唐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6. 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 )
- A.三皇时代
- B.五帝时代
- C.夏代
- D.商代
-
5. 中国文化的源泉是 ( )
- A.夏商周文化
- B.先秦文化
- C.秦汉文化
- D.唐宋文化
-
2. 在二十四正史中,较为全面地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司马迁《史记》一书中的 ( )
- A.《滑稽列传》
- B.《秦始皇本纪》
- C.《货殖列传》
- D.《游侠列传》
-
3. 在保护自然方面,中国古代有一个重要观点值得注意,就是孟子提出的 ( )
- A.不违天时观念
- B.不违地利观念
- C.不违人和观念
- D.不违天地观念
-
1. 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 )
- A.地质灾害等
- B.沙尘暴灾害等
- C.洪涝灾害等
- D.风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