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模拟试题卷3
-
48. 试述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
47. 试述孔子和孟子对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建设的贡献。
-
46. 简述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
-
45. 简述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
-
44.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
43. 简述中国传统社会的居住仪式。
-
41. 简述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
-
42. 简述传统商业活动的类别。
-
39. “三纲五常”
-
40. “儒学复兴论”
-
38. 宗法制
-
37. “荒政”思想
-
36. 摊丁入亩
-
34. 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包括【 】
- A.诗言志
- B.文以载道
- C.乐以教化
- D.尊崇自然
- E.尚意追求
-
35.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有【 】
- A.贺麟
- B.唐君毅
- C.牟宗三
- D.徐复观
- E.方东美
-
32. 传统日常生活的文化要素包括【 】
- A.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
- B.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
- C.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
- D.家庭共同体的生产互助
- E.家庭共同体的生活互助
-
33. 地神祭祀包括【 】
- A.社稷祭祀
- B.天帝祭祀
- C.山川祭祀
- D.大地祭祀
- E.宗庙祭祖
-
29. 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是【 】
- A.佛教的传入
- B.伊斯兰教的传入
- C.基督教的传入
- D.犹太教的传入
-
30. 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新儒学著名的“三大书院”之一,且为梁漱溟所创办的是【 】
- A.复兴书院
- B.勉仁书院
- C.白鹿洞书院
- D.岳麓书院
-
31. 中国文化又称【 】
- A.中华文化
- B.汉文化
- C.华夏文化
- D.炎黄文化
- E.民族文化
-
27. 下列人物中,提出“约定俗成”理论的是【 】
- A.孔子
- B.墨子
- C.荀子
- D.老子
-
28. 《三字经》的作者是【 】
- A.王应麟
- B.周兴嗣
- C.孔颖达
- D.李斯
-
26. 唐代司空图所提出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及近代王国维所提出的“境界说”体现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崇尚的【 】
- A.“中和之美”
- B.“文以载道”
- C.“诗言志”
- D.“尚意追求”
-
24. 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 】
- A.诗
- B.词
- C.赋
- D.曲
-
25. 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
- A.李白
- B.刘禹锡
- C.王维
- D.杜牧
-
22. 道教定型化始于【 】
- A.全真教
- B.五斗米道
- C.北天师道
- D.正一道
-
23. 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 】
- A.圣贤
- B.中庸
- C.君子
- D.大丈夫
-
20. 传统社会,女子行笄礼的人生仪礼属于【 】
- A.诞生礼
- B.成年礼
- C.婚礼
- D.丧礼
-
21. 下列人物中,提出“天人交胜”观点的是【 】
- A.荀子
- B.董仲舒
- C.刘禹锡
- D.张载
-
19. 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这句话道出了传统礼俗的【 】
- A.等差性
- B.调和性
- C.规范性
- D.唯一性
-
17. 据《周礼》记载,周朝专设司民之职,这反映出古代很早就有【 】
- A.什伍里甲制度
- B.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
- C.宗法制度
- D.察举制度
-
18. 曹魏时期建立的选官制度是【 】
- A.分封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15. 被西方人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是【 】
- A.七巧板
- B.韩信点兵
- C.勾股定理
- D.圆周率
-
14. 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描写主人公孔乙己出入咸亨酒店,必穿长衫,坚持在乡下人中间突出自己的读书人身份。这反映了人文范围内服饰的【 】
- A.信仰标志
- B.阶层标志
- C.仪礼标志
- D.审美标志
-
16. 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 】
- A.商代
- B.周代
- C.夏代
- D.汉代
-
13. 传统社会中汉族男子的成年礼叫【 】
- A.加笄
- B.加冠
- C.加皮弁
- D.结发
-
12. 我国使用货币始于【 】
- A.商周时期
- B.秦汉时期
- C.唐宋时期
- D.元明时期
-
11. 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
- A.《淮南子》
- B.《开元占经》
- C.《四时纂要》
- D.《四民月令》
-
10.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主体是【 】
- A.灌溉知识
- B.水利知识
- C.农耕知识
- D.农产品加工知识
-
8. 宋明时期,与朱熹理学相对的学派是【 】
- A.周敦颐的濂学
- B.程颐、程颢的理学
- C.张载的关学
- D.王阳明的心学
-
7. 中国的经济重心向东南方转移开始于【 】
- A.永嘉之乱
- B.八王之乱
- C.安史之乱
- D.六镇起义
-
9. 建国之初就编造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朝代是【 】
- A.唐朝
- B.宋朝
- C.明朝
- D.清朝
-
6. 中央权力几乎都操纵在大族手里,出现所谓“平流进取,坐至公卿”的时期是【 】
- A.唐朝
- B.东晋
- C.明朝
- D.元朝
-
5. 名家公孙龙及惠施的理论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即【 】
- A.“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 B.“虚”与“实”的关系问题
- C.“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 D.“主”与“客”的关系问题
-
2. 在中国,历来有居“天下形势”之说的地方是【 】
- A.河南
- B.山西
- C.陕西
- D.河北
-
4. 贯穿于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的手工业是【 】
- A.陶器的制造
- B.青铜器的制造
- C.打制石器的制造
- D.磨制石器的制造
-
3. 中国古代“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是【 】
- A.加强君权
- B.追求统一
- C.扩大疆域
- D.实行专制统治
-
1. 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 】
- A.文化政策
- B.文化传统
- C.文化思想
- D.文化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