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模拟试题卷9
-
47. 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大势。
-
48. 试述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区别与联系。
-
46. 简述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的特点。
-
44. 简述岁时节日礼仪对民众生活的伦理规范的意义。
-
45.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哪些?
-
42. 简述秦汉时期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同步发展。
-
43. 简述自然环境中的服饰文化标志。
-
39. 精神文化
-
41. 简述中国稻作农业未在岭南形成的原因。
-
40. 避讳
-
37. 血缘九族制
-
38. 九品中正制
-
36. 国别文化
-
35. 隋朝尚书省除了吏部、民部、礼部之外,还包括【 】
- A.户部
- B.刑部
- C.乐部
- D.工部
- E.兵部
-
34. 汉武帝在遣使通西南夷的过程中,先后派出的使者有【 】
- A.唐蒙
- B.司马相如
- C.班超
- D.许慎
- E.张骞
-
33. 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 】
- A.太行山
- B.王屋山
- C.吕梁山
- D.燕山
- E.贺兰山
-
32. 下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 】
- A.苏州古典园林
- B.武当山古建筑群
- C.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 D.泰山
- E.武夷山
-
31. 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事象的有【 】
- A.原始巫术
- B.行业禁忌
- C.建安风骨
- D.捕鱼方法
- E.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
29. 风、云、雷、雨神的祭祀,属于古代的【 】
- A.天神祭祀
- B.地神祭祀
- C.人神祭祀
- D.四时祭祀
-
30. 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 】
- A.会亲友
- B.踏青
- C.祭祖扫墓
- D.散祭神
-
27.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 】
- A.《左传》
- B.《周礼》
- C.《论语》
- D.《孟子》
-
28. 《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句话道出了传统礼俗的【 】
- A.等差性
- B.调和性
- C.规范性
- D.唯一性
-
25. 中国古代最后一部封建法典为【 】
- A.《刑书》
- B.《大清律例》
- C.《唐律》
- D.《九章律》
-
26. 封建礼教的核心是【 】
- A.三纲
- B.五常
- C.孝悌
- D.亲亲
-
24.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规定行文的格式为【 】
- A.行卷
- B.公卷
- C.投献
- D.八股文
-
22.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公开选拔人才的诏令出自【 】
- A.秦始皇
- B.周文王
- C.商纣王
- D.汉高祖
-
23. 人们一般以隋炀帝大业三年作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其标志是【 】
- A.孝廉科的设置
- B.明经科的设置
- C.进士科的设置
- D.明法科的设置
-
21. 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诸侯国是【 】
- A.齐国
- B.鲁国
- C.晋国
- D.楚国
-
20. 秦朝郡县制度规定,有权直接任免郡县长官的是【 】
- A.太尉
- B.太常
- C.丞相
- D.皇帝
-
19. 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成熟的是【 】
- A.宗法制的确立
- B.分封制的确立
- C.三公九卿制的确
- D.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
18. 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 A.家庭
- B.宗族
- C.乡里
- D.个人
-
17. 周代王位的传递实行【 】
- A.父子相承
- B.兄弟相及
- C.禅让制
- D.嫡长子继承制
-
16. 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制度文化是人们创制出来的一种规范体系
- B.制度文化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
- C.制度文化具有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关系的效用
- D.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中介
-
15. 司南最早出现于【 】
- A.战国时期
- B.西汉时期
- C.唐朝末年
- D.北宋末年
-
14. 中国开始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至少是在【 】
- A.14世纪
- B.15世纪
- C.16世纪
- D.17世纪
-
13. “本草”一词出现在【 】
- A.先秦
- B.西汉
- C.唐代
- D.明代
-
12. 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 】
- A.查
- B.验
- C.测
- D.切
-
11. 在神话传说中,发明渔网的神祗是【 】
- A.黄帝
- B.后稷
- C.神农
- D.伏羲
-
10. 中国所采用的历法属于【 】
- A.阳历
- B.阴历
- C.阴阳合历
- D.太初历
-
9. 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是【 】
- A.字辈谱
- B.家谱
- C.家风
- D.人生仪礼
-
8. 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为【 】
- A.父族
- B.妻族
- C.母族
- D.九族
-
7. 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 】
- A.金銮殿
- B.宗庙
- C.天坛
- D.明堂
-
6. 明代的《清平山堂话本》中收有一篇《快嘴李翠莲记》,写了新婚的翠莲与丈夫拜堂后,听候婆家撒帐的情景。这属于住房仪式中的【 】
- A.选址仪式
- B.上梁仪式
- C.贺新房仪式
- D.使用家具的仪式
-
5. 北京名吃涮羊肉是受什么人的影响而形成并传承下来的【 】
- A.辽人
- B.金人
- C.蒙古人
- D.满人
-
4. 我国制盐业的迅速发展是在【 】
- A.春秋以后
- B.战国以后
- C.秦代以后
- D.汉唐以后
-
3. 对我国古代棉纺织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黄道婆是【 】
- A.宋代人
- B.元代人
- C.明代人
- D.清代人
-
2. 把“足食”放在统治者国家管理知识中的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老子
- D.庄子
-
1. 作为一种生产型经济,农业的基础是【 】
- A.采集和狩猎
- B.种植农作物
- C.农牧林业经济
- D.农牧结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