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48. 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的历史必然性。

  2. 46. 简述中国皇家贵族礼制的文化特性。

  3. 47. 试述江南开发的意义。

  4. 45. 简述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

  5. 44. 简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6. 43. 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哪些?

  7. 41. 简述我国的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

  8. 42. 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哪特点?

  9. 40. 唐代的舞蹈可谓盛极一时,以下属唐代健舞的有( )

    • A.《胡腾》
    • B.《胡旋》
    • C.《柘枝》
    • D.《绿腰》
    • E.《兰陵王》
  10. 39. 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黄帝发明了(  )

    • A.指南车
    • B.渔网
    • C.乐器
    • D.百鸟衣
    • E.七巧板
  11. 38. 隋朝尚书省除了吏部、户部、礼部之外,还包括(  )

    • A.民部
    • B.刑部
    • C.乐部
    • D.工部
    • E.兵部
  12. 3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包括( )

    • A.农具
    • B.壁画
    • C.筷子
    • D.煤炭
    • E.水电
  13. 37. 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主要失误包括( )

    • A.土地的过当开垦
    • B.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 C.海水晒盐的布局欠当
    • D.草场天然资源利用超量
    • E.山石的过分开掘
  14. 35. 西方近现代文明的核心观念有( )

    • A.个人本位
    • B.自我中心
    • C.互主体性
    • D.外在征服型的主体性观念
    • E.刚健有为
  15. 34. 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方式有( )

    • A.缺笔
    • B.拆字
    • C.通假
    • D.增字
    • E.删字
  16. 33. 明清两朝,中国戏曲的发展高潮迭起,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 )

    • A.《牡丹亭》
    • B.《桃花扇》
    • C.《西厢记》
    • D.《窦娥冤》
    • E.《梧桐雨》
  17. 32. 中国民间社会的成年礼有哪几种情况?( )

    • A.与婚礼相结合的成年礼
    • B.与养育习俗结合的成年礼
    • C.与性格培养相结合的成年礼
    • D.相对独立的成年礼
    • E.与生育相结合的成年礼
  18. 31. 在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向西方介绍中国的书籍有( )

    • A.《中国文明史》
    • B.《中华帝国全志》
    • C.《中国志》
    • D.《中国杂纂》
    • E.《耶稣会士书简》
  19. 30. 汉字艺术是一种由线条构成的( )

    • A.抽象艺术
    • B.形体艺术
    • C.形象艺术
    • D.动感艺术
  20. 29. 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 )

    • A.寇谦之
    • B.丘处机
    • C.孙思邈
    • D.葛洪
  21. 28. 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 )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井田制
    • D.昭穆制
  22. 25. 明清之际,许多外国传教士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

    • A.汤若望
    • B.南怀仁
    • C.利玛窦
    • D.庞迪我
  23. 27. 对我国古代棉纺织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黄道婆是( )

    • A.宋代人
    • B.元代人
    • C.明代人
    • D.清代人
  24. 26. 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被称为( )

    • A.西夏
    • B.西戎
    • C.西狄
    • D.西羌
  25. 23. 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在( )

    • A.西周
    • B.秦
    • C.唐
    • D.宋
  26. 24. 最早传入中国的佛教典籍是(  )

    • A.《华严经》
    • B.《四十二章经》
    • C.《百喻经》
    • D.《大正藏》
  27. 22. 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逐渐形成了一套不可分割的识字教材,指的是( )

    • A.“三、百、千”
    • B.“六书”
    • C.《史籀篇》
    • D.《仓颉篇》和《急就章》
  28. 20. 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是( )

    • A.张载
    • B.程颐
    • C.王阳明
    • D.陆机
  29. 21. 东晋时期人物画的最高水平是( )

    • A.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 B.顾恺之《洛神赋图》
    • C.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 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30. 19. 最早提出“生生”与“日新”,肯定宇宙间的事物永恒运动的古代典籍是( )

    • A.《老子》
    • B.《易》
    • C.《论语》
    • D.《春秋繁露》
  31. 18. 中国古代家训族规首倡( )

    • A.修身
    • B.耕读为本
    • C.孝悌
    • D.整肃门户
  32. 15. 礼制的核心是( )

    • A.孝悌原则
    • B.三纲五常
    • C.礼义原则
    • D.等级原则
  33. 16. 下列关于社日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是古代调节乡社关系的重要节日
    • B.是以社神祭祀为中心内容的节日
    • C.是民众的假日
    • D.一般以秋社为重
  34. 17. 中国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其中最轻的一等是( )

    • A.小功
    • B.齐缞
    • C.斩缞
    • D.缌麻
  35. 13.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不是在唐宋之际发明或广泛应用的?( )

    • A.造纸术
    • B.火药
    • C.指南针
    • D.活字印刷
  36. 14. 人们一般以______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

    • A.秦王政26年
    • B.汉建元元年
    • C.隋大业三年
    • D.唐贞观二年
  37. 10. 中国南北各地的“打春牛”活动,发生在以下哪一节气?( )

    • A.春分
    • B.夏至
    • C.秋分
    • D.冬至
  38. 12. 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是( )

    • A.《素问》
    • B.《灵枢》
    • C.《针灸甲乙经》
    • D.《黄帝内经》
  39. 11. 传说中,车的发明者是( )

    • A.炎帝
    • B.黄帝
    • C.仓颉
    • D.鲁班
  40. 8. 首先实行“九品中正制”的是( )

    • A.曹操
    • B.曹丕
    • C.司马炎
    • D.北魏孝文帝
  41. 9. 下列属于南宋理学代表人物的是( )

    • A.周敦颐
    • B.陆象山
    • C.张载
    • D.程颐
  42. 7. 把秦汉以来的历史总结为从大乱到小乱再到大乱的循环的著作是( )

    • A.仲长统《理乱篇》
    • B.崔寔《政论》
    • C.王符《潜夫论》
    • D.荀悦《申鉴》
  43. 6. 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 )

    • A.申不害
    • B.商鞅
    • C.管仲
    • D.韩非子
  44. 5. 武丁以后,在所有的神灵中,殷人祈祷的主要对象是( )

    • A.自然神
    • B.天地神祗
    • C.祖先神
    • D.上帝
  45. 4. 秦朝时,沟通湘江和漓江的水利工程是( )

    • A.灵渠
    • B.阳渠
    • C.漕渠
    • D.新河
  46. 3. 为准备建造一支海军船队,在南京周围种植了近5000万棵梧桐树和棕榈、漆树的皇帝是( )

    • A.孙权
    • B.朱元璋
    • C.朱棣
    • D.康熙
  47. 2. 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是以什么基本情况为前提的?( )

    • A.仰仗黄河流域的灌溉
    • B.海上贸易
    • C.中国大陆的整体性
    • D.仰仗长江流域的灌溉
  48. 1. 两个文化层面是指( )

    • A.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 B.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 C.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
    • D.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