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复习卷4
-
48. 试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
47. 试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
46. 我国历史传说中解释的工匠有哪三个特点?
-
45. 简述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最重要的思潮。
-
43. 简述儒家的义利观。
-
44. 简述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
-
41. 简述清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巨大成就。
-
40. 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有( )
- A.过分追求眼前利益
- B.过分追求粮食生产
- C.过度拓宽湖泊面积
- D.大片地围湖造田
- E.土地沙化
-
42. 中国古代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哪几方面?
-
38. 下列人物中,以治水闻名的有( )
- A.大禹
- B.神农
- C.李冰
- D.崔寔
- E.李斯
-
39. 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我国传统工匠技艺绝活消失在文化史上的原因?( )
- A.一些手工制品无法转化为大机器产品
- B.工匠技艺的民族民俗无法转化为大机器产品
- C.没有人愿意继承
- D.战争频繁造成的
- E.没有行业组织
-
37. 墨家的“兼爱”就是( )
- A.“兼相爱,交相利”
- B.“仁者,爱人也”
- C.“道法自然”
- D.“尚公义”
- E.不分差等,不分亲疏远近地互爱互利
-
35. 从古至今的汉字观念主要有( )
- A.汉字崇拜
- B.汉字否定
- C.虚无观念
- D.对汉字的多维思考
- E.汉字规范观念
-
36. 《黄帝内经》包括的著作有( )
- A.《难经》
- B.《针灸甲乙经》
- C.《素问》
- D.《灵枢》
- E.《千金要方》
-
33. 古代占卜的形式有( )
- A.鸟占
- B.兽骨卜
- C.竹卜
- D.星占
- E.梦占
-
34. 《诗经》所创造的艺术表现方法有( )
- A.赋
- B.比
- C.兴
- D.雅
- E.风
-
32. 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包括( )
- A.本草学说
- B.腑脏学说
- C.经脉学说
- D.针灸学说
- E.阴阳五行学说
-
31. 服饰形制的基本类型有( )
- A.衣着
- B.附属装饰品
- C.人体自身的装饰
- D.带有装饰性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用品
- E.文化标志
-
30. 我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是在( )
- A.公元6世纪
- B.公元8世纪
- C.公元12世纪
- D.公元16世纪
-
28. 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 )
- A.夏代
- B.商代
- C.周代
- D.秦代
-
29. 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 )
- A.树立权威
- B.军事征伐
- C.休养生息
- D.沟通天神
-
27. 下列关于制度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是无组织的社会规范系统
- B.它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C.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 D.它在文化体系中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
-
25. 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主要记录了( )
- A.元代食谱
- B.宋代食谱
- C.清代食谱
- D.明代食谱
-
26. 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 )
- A.预测天气
- B.研究天体运行
- C.研究太阳
- 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
-
23. 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地神祭祀的是( )
- A.宗庙祭祀
- B.大地祭祀
- C.社稷祭祀
- D.山川祭祀
-
22. 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是( )
- A.丞相
- B.太尉
- C.御史大夫
- D.太仆
-
24. 一般说来,岁时礼俗的伦理原则是( )
- A.礼仪原则
- B.等级区别
- C.顺应自然时令
- D.客观原则
-
20.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是( )
- A.《神农本草经》
- B.《千金要方》
- C.《伤寒杂病论》
- D.《本草纲目》
-
21. 宗法制渐趋完备是在( )
- A.商朝
- B.西周
- C.秦
- D.汉
-
19. 中国前院后屋或前园后室的居室风格形成于( )
- A.夏
- B.西周
- C.秦
- D.汉
-
18. 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不包括( )
- A.居住方式
- B.居住建筑格局
- C.居住建筑仪式
- D.居住环境
-
15. 我国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 )
- A.导向性
- B.规范性
- C.调和性
- D.等差性
-
17. 明代以后,_______成为我国棉纺业的中心。( )
- A.广州
- B.扬州
- C.松江
- D.杭州
-
16. 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 )
- A.商业经济
- B.农耕自然经济
- C.手工业自然经济
- D.制造业自然经济
-
13. 我国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
- A.察举制度
- B.什伍里甲制度
- C.郡县制
- D.保甲制
-
14. 科举制度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标志是_______对科举制度的变革。( )
- A.宋仁宗
- B.商鞅
- C.王安石
- D.李斯
-
10. 下列不属于行会管理方式的是( )
- A.祖师崇拜
- B.明文规定
- C.师徒传承
- D.行业禁忌
-
12. 在宋代成书,是中国也是世界少见的法医专著是( )
- A.《灵枢》
- B.《素问》
- C.《难经》
- D.《洗冤集录》
-
11. 下列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是( )
- A.性别标志
- B.政治含义
- C.职业标志
- D.阶层标志
-
7. 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礼经不包括( )
- A.《周礼》
- B.《曲礼》
- C.《仪礼》
- D.《礼记》
-
8. 南方的水稻产量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以下哪一时期?( )
- A.唐
- B.北宋
- C.南宋
- D.明
-
9. 坐商招徕顾客的传统标志是( )
- A.市声
- B.广告
- C.商幌
- D.字号
-
5. 秦以前的周代,出现了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政体雏形,这就是( )
- A.郡县制
- B.宗法分封制
- C.中央集权制
- D.君主立宪制
-
6. 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是( )
- A.文官制度
- B.三公九卿制
- C.察举制度
- D.军功制
-
3. 中国古代最初的交通设施是( )
- A.水路
- B.索道
- C.陆路
- D.挑担
-
4.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
- A.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指导思想
-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伦理政治
- C.世卿世禄制
- D.察举征辟制
-
2. 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
- A.《齐民要术》
- B.《农政全书》
- C.《天工开物》
- D.《淮南子》
-
1. 标志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农耕业萌芽的文化遗址是( )
- A.仰韶文化
- B.河姆渡文化
- C.半坡文化
- D.屈家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