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卷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47. 试述家训族规的礼俗规范功能。

  2. 48. 试述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3. 46. 简述我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主要成就。

  4. 44. 简述五帝至商的宗教崇拜分野。

  5. 45. 为什么说中国具有文化发展的广阔地理舞台?

  6. 42. 简述魏晋南北时期对江南的开发。

  7. 41. 简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

  8. 43. 简述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和任务。

  9. 39. 中国古代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有( )

    • A.上帝崇拜
    • B.鬼魂崇拜
    • C.太阳神崇拜
    • D.动物神崇拜
    • E.月亮崇拜
  10. 40. 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 )

    • A.艺术
    • B.政治
    • C.道德
    • D.风俗习惯
    • E.宗教
  11. 38. 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 )

    • A.陶渊明《归园田居》
    • B.柳宗元“永州八记”
    • C.范仲淹《岳阳楼记》
    • D.欧阳修《醉翁亭记》
    • E.苏轼《石钟山记》
  12. 36. 下列思想家中,论述过“知行观”的有( )

    • A.孔子
    • B.荀子
    • C.程颐
    • D.朱熹
    • E.王阳明
  13. 37. 先秦时期,对“名”、“实”问题提出自己看法的思想家有( )

    • A.孔子
    • B.墨子
    • C.庄子
    • D.尹文子
    • E.孟子
  14. 35. 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汉语方言的有( )

    • A.北方话
    • B.吴语
    • C.赣语
    • D.客家话
    • E.湘语
  15. 34. 大量使用音读汉字和训读汉字的方法表达自己语言的少数民族文字有( )

    • A.契丹大字
    • B.方块壮字
    • C.方块白字
    • D.西夏文
    • E.方块瑶字
  16. 31.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有( )

    •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 B.中庸之道的价值观
    • C.“知行合一”的实践观
    • D.强调个性的伦理观
    • E.祖先崇拜的宗教观
  17. 32. 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有( )

    • A.因材施教
    • B.启发诱导
    • C.学思结合
    • D.教学相长
    • E.乐以教化
  18. 33. 我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有( )

    • A.天人合一
    • B.天人交胜
    • C.人定胜天
    • D.天人之分
    • E.力足胜天
  19. 29. 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

    • 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
    • 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
    • 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
    • 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
  20. 30. 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这位“天师”是( )

    • A.张道陵
    • B.张角
    • C.张鲁
    • D.张衡
  21. 27. 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 )

    • A.原始采集业
    • B.原始捕捞业
    • C.原始狩猎业
    • D.农业
  22. 28. 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 )

    • A.查
    • B.验
    • C.测
    • D.切
  23. 25. 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格是( )

    • A.重叠
    • B.顶真
    • C.回文
    • D.对偶
  24. 24. 中国古代的避讳之风起于( )

    • A.周
    • B.秦
    • C.唐
    • D.宋
  25. 26. 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 )

    • A.文化思潮
    • B.文化传统
    • C.文化观念
    • D.文化现象
  26. 23. 反映作家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是( )

    • A.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 B.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 C.陶渊明的田园诗
    • D.苏轼的《石钟山记》
  27. 22. 提出“文以载道”艺术命题的是( )

    • A.韩愈
    • B.周敦颐
    • C.柳宗元
    • D.曹丕
  28. 19. 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王阳明
  29. 20. 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的是( )

    • A.《诗经》
    • B.《离骚》
    • C.《乐府诗集》
    • D.《古诗十九首》
  30. 21. 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出现在( )

    • A.汉代
    • B.唐代
    • C.宋代
    • D.明代
  31. 16.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

    • A.《法经》
    • B.《秦律》
    • C.《唐律》
    • D.《大清律例》
  32. 17. 我国古代祭天的时间是在每年的( )

    • A.春分
    • B.夏至日
    • C.秋分
    • D.冬至日
  33. 18. 我国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其中最高的一等是( )

    • A.斩缞
    • B.齐缞
    • C.大功
    • D.缌麻
  34. 14. 在宗法制度下,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 A.个人
    • B.家庭
    • C.宗族
    • D.部落
  35. 15. 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进士科,进士科主要考( )

    • A.时务策
    • B.诗文
    • C.经义
    • D.论
  36. 13. 在我国的八大菜系中,素有“一汤十变”美称的是( )

    • A.川菜
    • B.闽菜
    • C.粤菜
    • D.鲁菜
  37. 12. 传说中,发明渔网的是( )

    • A.黄帝
    • B.神农氏
    • C.仓颉
    • D.伏羲
  38. 11. 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营业习俗的是( )

    • A.市声
    • B.敬财神
    • C.经销
    • D.广告
  39. 9. 从中国的生产文化整体说,南北方的农耕生产具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 )

    • A.生产工具文化
    • B.天时、地利观念
    • C.二十四节气文化
    • D.兴修水利的观念
  40. 10. 我国夏、商、周三代“诸侯”众多。这些所谓的“诸侯”实际上都是大大小小的( )

    • A.方国首领
    • B.部落族长
    • C.村落首领
    • D.封国首领
  41. 8. 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分别对待,其中女真人属于( )

    • A.一等人
    • B.二等人
    • C.三等人
    • D.四等人
  42. 7. 道统演变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气概是在( )

    • A.唐代
    • B.宋代
    • C.明代
    • D.清代
  43. 5. 《大学》认为最有价值的人生始于( )

    • A.格物
    • B.致知
    • C.正心
    • D.修身
  44. 4. 下列不属于《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五帝谱系的是(  )

    • A.黄帝
    • B.颛顼
    • C.尧
    • D.炎帝
  45. 6. 庄子哲学宗旨的最高表现是( )

    • A.修身
    • B.逍遥
    • C.自然
    • D.兼爱
  46. 3. 中国古代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其中古济水、黄河之间为( )

    • A.兖州
    • B.青州
    • C.梁州
    • D.荆州
  47. 2. 历来有居“天下形势”之说的地区是( )

    • A.河北
    • B.山东
    • C.山西
    • D.江苏
  48. 1. 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是( )

    • A.传统文化
    • B.文化传统
    • C.古代文化
    • D.文化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