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模拟卷二
-
41. 试述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和我国近代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
42. 为什么说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
-
40. 简述汉字、汉语在境外的传播。
-
39. 简述道教对我国古代民俗及文学艺术的影响
-
37. 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
38. 简述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貌的影响。
-
36. 简述中国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
-
34. 五服
-
35. 知行合一
-
33. 毕昇
-
32. 地缘
-
31. 文化思潮
-
29. 精神文明与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有直接的关系,它包括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所造成的 ( )
- A.物质财富
- B.精神财富
- C.社会关系
- D.审美观点
- E.经济文化
-
30. 就文字的表意方式来说,世界上的文字分为 ( )
- A.表意文字
- B.表音文字
- C.表形文字
- D.表义文字
- E.表象文字
-
28.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其最鲜明的特点是 ( )
- A.血缘关系
- B.君主专制
- C.宗法制度
- D.等级制度
- E.以上都不正确
-
27. 中国科技的发展有几个高潮时期,它们是( )
- A.春秋战国时期
- B.两汉时期
- C.魏晋南北朝
- D.唐宋之际
- E.宋元时期
-
26. 形成区域文化的主要因素有 ( )
- A.自然环境
- B.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 C.特定地区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和竞争意识
- D.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 E.以上均不正确
-
25.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思想提出于20世纪 ( )
- A.60年代
- B.70年代
- C.80年代
- D.90年代
-
24.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 )
- A.儒家思想
- B.道家思想
- C.佛教思想
- D.法家思想
-
22. 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意思的修辞格是 ( )
- A.回文
- B.复叠
- C.析字
- D.对偶
-
23.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 )
- A.道家学说
- B.阴阳五行说
- C.魏晋玄学
- D.宋明理学
-
21. 汉字的主要造字方法是 ( )
- A.象形
- B.指事
- C.形声
- D.会意
-
18. 西汉董仲舒所提出的“五常之道”是指 ( )
- A.天、地、君、亲、师
- B.仁、义、礼、智、信
- C.恭、宽、信、敏、惠
- D.温、良、恭、俭、让
-
20. “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原则,其哲学基础是 ( )
- A.天人合一
- B.知行合一
- C.中庸之道
- D.抽象思维
-
19. 《诗经》的比、兴是运用的 ( )
- A.比喻思维
- B.形象思维
- C.类比思维
- D.抽象思维
-
17. “行先知后”说的提出者是 ( )
- A.荀子
- B.程颐
- C.王阳明
- D.王夫之
-
16. “一分为二”之说的提出者是 ( )
- A.韩愈
- B.程颐
- C.张载
- D.朱熹
-
15. 家人鸡鸣而起,“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是描述的我国哪一节日? ( )
- A.端午
- B.重阳
- C.中秋
- D.春节
-
13. 确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时期是 ( )
- A.商代
- B.周代
- C.秦汉
- D.魏晋
-
14. 曹魏时期所建立的选官制度是 ( )
- A.察举制
- B.九品中正制
- C.科举制度
- D.门阀制度
-
11. _______是维系家庭文化的经典,被称为民间的“二十五史”。 ( )
- A.字辈谱
- B.家谱
- C.家风
- D.家族
-
12. 我国发明的最初的指南针──司南是在____时期。 ( )
- A.战国
- B.秦朝
- C.汉朝
- D.魏晋
-
10. 南方一般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为 ( )
- A.墟
- B.集
- C.市
- D.会
-
9. 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是 ( )
- A.水土平衡观念
- B.节气文化
- C.农政思想
- D.农耕灌溉
-
8. 著名的话本小说集“三言”、“二拍”产生于 ( )
- A.宋朝
- B.元朝
- C.明朝
- D.清朝
-
7. 隋唐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同执宰相之职,他们议政的场所称 ( )
- A.合议厅
- B.南北衙
- C.政事堂
- D.枢密院
-
6. 郡县制建立于 ( )
- A.西周
- B.东周
- C.秦朝
- D.西汉
-
4. 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浙东一带重史学,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 )
- A.王夫之
- B.黄宗羲
- C.章学诚
- D.龚自珍
-
3. 吐蕃民族主要居住在今天的 ( )
- A.云贵地区
- B.新疆地区
- C.西藏地区
- D.甘肃地区
-
5.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典籍《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 )
- A.贾思勰
- B.宋应星
- C.李时珍
- D.傅玄
-
2. 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是 ( )
- A.文化传统
- B.传统文化
- C.理性思维
- D.直观顿悟
-
1. 我们平时所说的“筷子文化”、“扇子文化”等等,是针对所指称事物的_____而言的。 ( )
- A.文化产品
- B.文化现象
- C.文化事象
- D.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