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单项选择题)强化训练7
-
25. 最早传入中国的佛教典籍是
- A.《华严经》
- B.《四十二章经》
- C.《百喻经》
- D.《大正藏》
-
23.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思想提出于20世纪
- A.60年代
- B.70年代
- C.80年代
- D.90年代
-
24. 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成为禅宗正宗的是
- A.北宗
- B.南宗
- C.律宗
- D.密宗
-
21. 中国能归属的语系之一是
- A.阿尔泰语系
- B.高加索语系
- C.乌拉尔语系
- D.德拉维达语系
-
22. 未被称为汉语“域外方言”的是
- A.泰国语
- B.越南语
- C.朝鲜语
- D.日本语
-
18. 佛教的三藏指的是
- A.戒、定、慧
- B.经、律、论
- C.集、灭、道
- D.义、经、讲
-
20. 在年画中,往往以“鱼戏莲叶间”作为题材,这反映了语言崇拜中的
- A.禁忌
- B.避讳
- C.趋吉
- D.审美
-
19. 春秋时代的共同语被称为
- A.官话
- B.天下语
- C.国语
- D.雅言
-
16. 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
- A.《周礼》
- B.《庄子》
- C.《周易》
- D.《诗经》
-
17. 提出“文以载道”艺术命题的是
- A.韩愈
- B.周敦颐
- C.柳宗元
- D.曹丕
-
15. 冠礼的年龄一般在
- A.16岁
- B.17岁
- C.18岁
- D.19岁
-
13. 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
- A.齐国
- B.鲁国
- C.晋国
- D.秦国
-
14. 从传统礼俗的等差关系看,传统礼俗重点在于
- A.调节邻里关系
- B.保障尊者的权益
- C.保障幼者的权益
- D.培育个人道德情操
-
11. 科举制度巾前期向后期转变的标志是对科举制度的变革。
- A.宋仁宗
- B.商鞅
- C.王安石
- D.李斯
-
12. 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
- A.夏代
- B.商代
- C.周代
- D.秦代
-
10. 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传到
- A.东南亚国家
- B.中东阿拉伯国家
- C.欧洲
- D.美洲
-
9. 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首先是
- A.应用性
- B.筹算记数法
- C.以算术、代数为主
- D.以几何学为主
-
8. 下列关于针灸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学说的核心是“脏象之说”
- B.针灸学是以黄帝、伏羲——针砭为脉络的治疗体系
- C.针灸学把人的生理系统看作是一个如环无端的循环圈
- D.它的思想来源于五行阴阳说
-
6. 首先实行“九品中正制”的是
- A.曹操
- B.曹丕
- C.司马炎
- D.北魏孝文帝
-
7. 下列不属于朱熹注释过的“四书”的是
- A.《论语》
- B.《孟子》
- C.《周易》
- D.《大学》
-
4. 在二十四正史中,较为全面地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在太史公司马迁《史记》一书中的
- A.《滑稽列传》
- B.《秦始皇本纪》
- C.《货殖列传》
- D.《游侠列传》
-
5. 夏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气质是
- A.实干精神
- B.理性精神
- C.中庸精神
- D.空谈精神
-
2. 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
- A.文化内涵
- B.文化现象
- C.文化事象
- D.文化产品
-
1. 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是
- A.传统文化
- B.文化传统
- C.古代文化
- D.文化积淀
-
3. 准备建造一支海军船队,在南京周围种植了近5000万棵梧桐树和棕榈、漆树的皇帝是
- A.孙权
- B.朱元璋
- C.朱棣
- D.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