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章节练习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27. 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____。

  2. 26. 名家公孙龙及惠施的理论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即___________。

  3. 25. 后期法家的主张有_______、_______。

  4. 23. 在秦国实变法、最终遭受车裂肢解之祸的法家人物是____。

  5. 24. 法家在先秦分前后两期,前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

  6. 22. 老子说“道法自然”,取法“自然”则需要____、_______。

  7. 21. 老子认为,取法“自然”,就需要______。

  8. 20. 提出最有价值的人生是从“修身”开始,一直到“治国”、“平天下”的儒家著作是______。

  9. 17. 公元前770年,______率众迁都雒邑,开始了东周时代。

  10. 18. 周幽王被犬戎所杀的年份是______。

  11. 19.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_______。

  12. 15. 周人极端重视的是____。

  13. 14. 西周实行分封制,主要的封国有___、___、___、___。

  14. 16. 中国清一色农耕形态的形成,实际上与几千年来盛行的“重农主义”是_______。

  15. 13. 周朝实行分封制,其治下有许多诸侯国,其中部分商人后代的封国是_____。

  16. 12. 商代出现的文字是______。

  17. 10. 试述秦汉时期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同步发展。

  18. 9. 试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特点。

  19. 11. 自五帝时期始,宗教崇拜的三大分野是_____、_____、_____。

  20. 8. 试述周代农耕文化方向抉择的历史意义。

  21. 7. 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

  22. 6. 简述五帝至商的宗教崇拜分野。

  23. 4. 墨家学派

  24. 5. 名家

  25. 3. 道家

  26. 2. 儒家

  27. 1. 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