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自考练习试题卷1
- 
				
24. 引发性监控是一种( )的行为。
- A.主动性
 - B.被动性
 - C.诱发性
 - D.具体性
 
 - 
				
23. 政策监控的主体是
- A.国家机关
 - B.国家领导人
 - C.检察机关
 - D.从事政策监控活动的个人和组织
 
 - 
				
22. 对待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应该采取的态度是
- A.开放性
 - B.狭隘性
 - C.封闭性
 - D.回绝性
 
 - 
				
20. ( )最有代表性的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政策评估方法称为
- A.量化政策评估
 - B.质化政策评估
 - C.实验政策评估
 - D.指标政策评估
 
 - 
				
21. 质化政策评估建立的基础是
- A.现实主义
 - B.建构主义
 - C.量化主义
 - D.定性主义
 
 - 
				
19. 政策实验的关键环节是
- A.随机指派
 - B.固定指派
 - C.随机抽选
 - D.事前设计
 
 - 
				
18. 政策执行后以为基准,观察公共政策对于实验组的影响。
- A.实验组
 - B.对照组
 - C.观察组
 - D.其他组
 
 - 
				
17. 在政策评估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以实验为主的评估方法历来都被认为属于
- A.指标法
 - B.量化评估
 - C.回归分析法
 - D.定性分析法
 
 - 
				
15.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应当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利益要求是
- A.个人利益
 - B.政治利益
 - C.经济利益
 - D.组织利益
 
 - 
				
16. 探究政策过程中某一因素发生变化时对其他政策变量或现象的影响,可以采用
- A.回归分析法
 - B.指标法
 - C.实验法
 - D.量化法
 
 - 
				
14. 作为衡量政策回应充分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来强调的是
- A.单一性政策的回应性
 - B.复合性政策的回应性
 - C.预政策的回应性
 - D.过程政策的回应性
 
 - 
				
13. 在评估筹划阶段的明确评估条件中,最关键的是
- A.评估组织的设置
 - B.人员的配备
 - C.分解并下达评估任务
 - D.落实评估经费
 
 - 
				
12. 评估的基础和起点是
- A.评估筹划阶段
 - B.评估实施阶段
 - C.评估总结阶段
 - D.评估反馈阶段
 
 - 
				
10. 对政策运行过程进行全方位评估的一种方式是
- A.预评估
 - B.过程评估
 - C.结果评估
 - D.专业评估
 
 - 
				
11. 政策成本评估就是评估政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
- A.比例关系
 - B.叠加关系
 - C.扩散关系
 - D.互动关系
 
 - 
				
8. 对政策运行过程所进行的评估是
- A.预评估
 - B.过程评估
 - C.结果评估
 - D.专业评估
 
 - 
				
9. 政策执行后对政策所取得结果的评估称为
- A.事前评估
 - B.执行评估
 - C.预测评估
 - D.结果评估
 
 - 
				
6. 有较强的法律约束力,能够左右或决定政策变化的方向的评估是
- A.司法机关评估
 - B.立法机关评估
 - C.公民评估
 - D.研究机构评估
 
 - 
				
7. 在政策执行前即政策方案处在规划阶段时所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估是
- A.过程评估
 - B.预评估
 - C.结果评估
 - D.单一政策评估
 
 - 
				
5. 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各有利弊,在操作方式上也多种多样,在实践中应
- A.以内部评估为主
 - B.以外部评估为主
 - C.把内外评估结合起来
 - D.采取何种方式无关紧要
 
 - 
				
3. 政府系统内部的专业机构的评估条件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提供者是
- A.评估机构自身
 - B.政府
 - C.利益集团
 - D.社会团体
 
 - 
				
4. 将政策评估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的依据是
- A.评估机构在政策活动中的范围
 - B.政策议程
 - C.评估组织和人员属于政府内部或外部
 - D.政策评估在政策活动中的阶段
 
 - 
				
2. 在中国,完成政策评估报告的是
- A.各级政府
 - B.各级政府政策研究室
 - C.专业的评估机构
 - D.大众传播媒体
 
 - 
				
1. 在公共政策评估活动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是
- A.政策制定者
 - B.政策执行者
 - C.公众意见
 - D.评估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