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社区护理自考专业(社区精神卫生护理)真题
- 
				
某小儿,男,5岁,其母发现语言发育差而就诊。该小儿在2岁前与其他同龄儿无明显不同,2岁后不愿理睬他人。曾因怀疑其听力障碍而就诊,但听力检查正常。3岁后进幼儿园后经常独处,不会用语言与小朋友交往。有自语行为,不会用手势等表达自己的意愿,经常反复拍手。头部CT及其它辅助检查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患儿会喊爸爸妈妈,但说不出完整的句子。行为缺乏目的性,有刻板动作,不能理解简单的指令,不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请结合病例回答下列问题:(1)初步临床诊断。(2分)
(2)护理诊断。(2个)(2 分)
(3)制定安全和生活的相应护理措施。(6 分)
 - 
				
何为应激源?应激源的分类有哪些?
 - 
				
简述意外伤残者的心理卫生工作要点?
 -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及任务是什么?
 - 
				
简述SCL——90项评定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 
				
WHO提出的康复的定义是什么?
 - 
				
对精神分裂症木僵病人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 
				
慢性患者心理特点有依赖他人、沮丧心境、焦躁厌倦和___________。
 - 
				
心身疾病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_原则。
 - 
				
母子关系建立的关键期是___________月。
 - 
				
婴儿心理的基本需要是___________,也是个体知识积累和智力开发的重要起点。
 - 
				
所谓慢性疾病患者是指病程超过___________、症状已较固定者。
 - 
				
在门诊或流调中常用___________初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痴呆。
 - 
				
血管性痴呆早期核心症状为___________。
 - 
				
心理咨询的工作内容是帮助人们减轻___________及较好地适应社会。
 - 
				
“对癌症患者应该保密”的观念,是当前癌症防治的___________。
 - 
				
人们受暗示的个体差异,受当时情境、个体身心状态等因素影响,尤其在疲劳、健康状况不佳等状态下,个体受暗示性___________。
 -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是促进个性的良好发展,提高___________。
 - 
				
预防精神疾病,首先防治___________,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 
				
医学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或寻求医学帮助和指导的人们。
 - 
				
同感的反应技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和适当反应两个方面。
 - 
				
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给药应执行___________的用药治疗制度。
 - 
				
来访者中心治疗理论中,“ ___________ ”是最重要的基本条件。
 -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以___________为主的综合性服务。
 -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组明显而持久的___________或低落为主的精神障碍。
 - 
				
社区精神卫生是介于___________与社区医学之间的一门课程。
 - 
				
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即功能训练,全面康复,___________。
 - 
				
自杀者在自杀前往往有一些反常行为,如( )
- A.热衷于讨论自杀的方法
 - B.特别回避自杀话题
 - C.长期焦躁情绪突然平静下来
 - D.将自己的财产分给他人
 - E.喜欢外出闲逛
 
 - 
				
西方社会常用的自杀方法是( )
- A.自缢
 - B.溺水
 - C.枪击
 - D.煤气中毒
 - E.服毒
 
 - 
				
自杀的二级预防为( )
- A.早期发现
 - B.早期诊断
 - C.早期治疗
 - D.病因预防
 - E.对曾经自杀未遂的人防止再次自杀
 
 - 
				
社区护士、家人、社区等开展老年人心理卫生工作的方法有( )
- A.组织现身说法
 - B.促进家庭和睦
 - C.关注老人再婚
 - D.抚平老人悲伤
 - E.慰藉“空巢”老人
 
 - 
				
社区康复要达到的目标包括( )
- A.提供残疾人所需要的各种康复服务
 - B.减少或消除各种环境方面的障碍
 - C.最大限度地保障残疾人的各项权利
 - D.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
 - E.支持残疾人在社区发挥作用,做出适当的贡献
 
 - 
				
乳儿心理卫生工作要点包括( )
- A.哺乳的态度
 - B.引导“情感剥离”
 - C.睡眠的养成
 - D.爱抚的传递
 - E.促进智力发展
 
 - 
				
强迫性人格障碍表现为( )
- A.总感自己怀才不遇
 - B.不主动与他人交往
 - C.过分节俭,甚至吝啬
 - D.拘泥细节,生活小节程序化
 - E.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 
				
认知疗法的其本观点是( )
- A.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
 - B.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
 - C.适应不良性行为及情感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
 - D.通过矫正患者的适应不良性认知可治愈心理障碍
 - E.认知治疗的治疗目标以改变认知为重点
 
 - 
				
幼儿的心理卫生工作要点有( )
- A.引导“情感剥离”
 - B.培养健全人格
 - C.促进智力发展
 - D.独立性的培养
 - E.言语训练
 
 - 
				
WHO制定的自杀的一级预防指南建议有( )
- A.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
 - B.枪支拥有的控制
 - C.家用煤气的去毒化处置
 - D.有毒物质获得途径的控制
 - E.缓和新闻报导
 
 - 
				
阿尔茨海默病的首发症状是( )
- A.近记忆障碍
 - B.远记忆障碍
 - C.近远记忆均障碍
 - D.走路不稳
 
 - 
				
服毒为我国主要的自杀方式,农村患者服毒以何种药物居多( )
- A.巴比妥类
 - B.安定片
 - C.有机磷农药
 - D.抗精神病药
 
 - 
				
研究表明,适龄未婚者的自杀率是已婚者的( )
- A.2倍
 - B.3倍
 - C.4倍
 - D.5倍
 
 - 
				
关于儿童孤独症治疗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结构化教育可引导患儿进入正常的活动程序
 - B.教育训练对康复有重要意义
 - C.药物只适用于轻症患者
 - D.家庭心理支持疗法可减少刻板行为
 
 - 
				
关于痴呆病人饮食护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低盐高蛋白
 - B.低盐低脂
 - C.低盐高碳水化合物
 - D.低盐低碳水化合物
 
 - 
				
高龄老年人的年龄划分界限是( )
- A.60-74岁
 - B.61-75岁
 - C.74-89岁
 - D.75 -89岁
 
 - 
				
孕妇的人际关系、情绪变化影响胎儿发育,影响程度最大的是( )
- A.忧郁
 - B.夫妻吵架
 - C.绝望感
 - D.姑嫂纠纷
 
 - 
				
乳儿心理发展的急剧期是( )
- A.1-3月
 - B.3-6月
 - C.7-9月
 - D.6-12月
 
 - 
				
心理健康教育人际模式指( )
- A.指导一合作
 - B.主动一被动
 - C.共同参与
 - D.被动一主动
 
 - 
				
心身疾病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 )
- A.躯体疾病入手
 - B.人格特征入手
 - C.人格特征与心身疾病关系入手
 - D.发病时间、病因主要症状入手
 
 - 
				
SDS 量表测定受试者的( )
- A.抑郁情绪
 - B.焦虑情绪
 - C.人格特点
 - D.躯体不适感
 
 - 
				
自我指导训练实施一般分成( )
- A.2期
 - B.3期
 - C.4期
 - D.5期
 
 - 
				
预防精神发育迟滞,首先应重视( )
- A.孕妇保健工作
 - B.健全助产工作
 - C.地方性疾病防治工作
 - D.早期开展预防性治疗工作
 
 - 
				
一般性心理治疗最基本的方法是( )
- A.倾听
 - B.解释
 - C.保证
 - D.鼓励与安慰
 
 - 
				
下列哪项不是厌恶疗法的适应征( )
- A.儿童遗尿
 - B.恐怖症
 - C.同性恋
 - D.嗜烟
 
 - 
				
强迫性人格障碍表现为( )
- A.做事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 B.暗示性强,意志较薄弱
 - C.易感委屈,自命不凡
 - D.独出心裁,脱离现实
 
 - 
				
治疗躁狂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
- A.碳酸锂
 - B.丙咪嗪
 - C.舍曲林
 - D.氯氮平
 
 - 
				
最常见的心身疾病是下列哪项,同时是成年人第一死亡原因( )
- A.冠心病
 - B.原发性高血压
 - C.消化性溃疡
 - D.癌症
 
 - 
				
表演性人格障碍表现为( )
- A.敏感多疑、不信任别人
 - B.缺乏情感体验 ,不通人情
 - C.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
 - D.做事虎头蛇尾
 
 - 
				
精神分裂症初发者经1年维持治疗,可尝试停药;多次反复发作者,维持治疗至少几年( )
- A.2年
 - B.3年
 - C.4年
 - D.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