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社区护理自考专业(社区精神卫生护理)真题
- 
				
某女,40岁,大专,汉族,工人,已婚,因失眠行为紊乱3年,加重半月就诊,患者于3年前由于离婚逐渐出现精神异常,主要表现为失眠、疑心,说别人在议论她,看不起她,经常面对墙壁自言自语,说有时听见外边有声音,开始说她坏话,有人要害她,在她的饭菜下毒,心情差,经常发牌气。因言行紊乱,难于管理送人院。辅助检查:血常规、肝功、胸透、心电图正常。体格检查:人院后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精神检查:意识清楚,定向力完整,记忆力及智力未见异常,无感觉及感知综合障碍,情感淡漠,内心体验与周围环境欠协调,意志活动减退,行为懒散,幻听,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无自知力。
请结合该案例分析以下问题:(1)给出临床诊断。(1分)(2)提出护理诊断。(5分)(3)对该病人如何进行安全和生活护理。(4 分)
 - 
				
社区精神卫生服主要涉及哪几类重点人群?
 - 
				
简述单纯型精神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 
				
说出三种人格评估的常用工具?
 - 
				
简述应激的行为反应?
 - 
				
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是什么?
 - 
				
心理健康教育与疾病健康教育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和维护人们的__________。
 - 
				
老年人性格变化特征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 
				
心理治疗工作时机为__________ 或发生问题后诊治。
 - 
				
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对象是具有轻度或潜在__________的正常人。
 - 
				
心理评估在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效果的有特殊的__________。
 - 
				
精神卫生工疗站是以__________为主进行综合康复的组织。
 - 
				
常规心理咨询通常于__________ 阶段咨询工作完成后告一段落。
 - 
				
自杀的重要线索包括语言线索、__________、环境线索 、综合征线索和自杀未遂。
 - 
				
来访者中心治疗法的关健点是__________。
 - 
				
患者经常反穿衣服,表示自己“表里如一,心地坦白”,该精神症状是__________。
 - 
				
抑郁发作的病人情感低落有__________的特点。
 - 
				
Caplan( 1964)首先倡导应重视精神障碍的预防,并提出“__________"模式。
 - 
				
精神障碍表现为行为或心理活动的__________或偏离
 - 
				
女性抑郁症患病率高,但男性抑郁症__________较高。
 - 
				
阿尔茨海默病的首发发症状是__________。
 - 
				
婴儿情绪表达的特点是易变性、易冲动性及__________。
 - 
				
孕妇、产妇的身心处于敏感、脆弱状态,其原因包括有自身体内激素的变化,承受__________的较大压力以及家人的高度关注等。
 - 
				
痴呆大多缓慢起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__________,社 会生活功能减退,行为和精神症状等三方面。
 - 
				
抑郁发作的病人活动减少,走路行动缓慢,严重时不语、不食、不动称为__________。
 - 
				
精神卫生也称心理卫生,指维护与促进人类__________、预防精神疾病的保健措施。
 - 
				
自杀的一级预防为__________,通过消除或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预防个体自杀倾向发展和自杀行为的发生。
 - 
				
工疗站的主要康复内容包括( )
- A.职业康复
 - B.生活行为康复
 - C.医疗康复
 - D.心理社会康复
 - E.躯体康复
 
 - 
				
心理治疗依据理论流派分为( )
- A.精神分析及精神动力学治疗
 - B.行为治疗
 - C.认知治疗
 - D.支持性心理治疗
 - E.人际性心理治疗
 
 - 
				
应激的情绪反应有( )
- A.焦虑
 - B.恐惧
 - C.抑郁
 - D.愤怒
 - E.易激惹
 
 - 
				
精神分裂症病人可出现的幻觉包括( )
- A.幻听
 - B.幻视
 - C.幻嗅
 - D.幻味
 - E.幻触
 
 - 
				
CCMD-3对自杀行为的分类包括( )
- A.自杀死亡
 - B.自杀未遂
 - C.准自杀
 - D.自杀观念
 - E.自杀向往
 
 - 
				
人们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有( )
- A.否认
 - B.压抑
 - C.反向
 - D.退化
 - E.转移
 
 - 
				
偏执性人格障碍表现为( )
- A.敏感多疑、不信任他人
 - B.过高评价自己、自命不凡
 - C.被动退缩、独来独往
 - D.敌意强烈、常有报复之心
 - E.情感不稳、易激惹
 
 - 
				
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有( )
- A.社会经济因素
 - B.国家政策因素
 - C.文化教育因素
 - D.获得保健性设施
 - E.个人修养
 
 - 
				
心理健康团体教育适用于( )
- A.有同样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团体
 - B.同班的同学集体进行
 - C.按性别进行团体教育
 - D.根据地域进行团体教育
 
 - 
				
对于服毒或服药过量者应给予哪些处理?( )
- A.催吐
 - B.洗胃
 - C.导泻
 - D.大量补液
 - E.应用相应解毒药
 
 -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 )
- A.心胸豁达、乐观
 - B.劳逸结合、坚持锻练
 - C.生活规律、善用闲暇
 - D.营养得当
 - E.家庭和谐
 
 -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原则是( )
- A.真实原则
 - B.通俗原则
 - C.客观原则
 - D.应用原则
 
 - 
				
伤残患者心理健康教育应( )
- A.指导伤残者发展健全人格
 - B.进行躯体治疗
 - C.指导身体康复训练
 - D.寻求社会经济支持
 
 - 
				
关于精神障碍的社区防治与康复工作的具体做法错误的是( )
- A.由政府牵头,卫生民政、公安、残联等部门参加。
 - B.以地区精神病院为中心。
 - C.由各级基层医务人员家庭社区组织共同关心和参与的群防群治组织管理网络。
 - D.不需要有专职、专业的机构、队伍和人员。
 
 - 
				
一般门诊咨询的时间大多为( )
- A.1次/周50分钟/次
 - B.1次/周90分钟/饮
 - C.3次/周50分钟/次
 - D.3次/周90分钟/次
 
 - 
				
靠近河流,海洋,湖泊居住者常选择的自杀方式是( )
- A.服毒
 - B.卧轨
 - C.高处跃下
 - D.溺水
 
 - 
				
痴呆的早期突出症状为( )
- A.近记忆障碍
 - B.远记忆障碍
 - C.尿便失禁
 - D.计算力下降
 
 - 
				
我国偏远农村常选择的自杀方式是( )
- A.割腕
 - B.自焚
 - C.服有机磷农药
 - D.卧轨
 
 - 
				
心理治疗与临床治疗最显著的差异在于( )
- A.问题的针对性
 - B.治疗的计划性
 - C.手段的综合性
 - D.方法的灵活性
 
 -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将治疗师视为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并将其与重要人物交往的方式转移到治疗师身上,称为( )
- A.自由联想
 - B.解释
 - C.阻抗的分析与解释
 - D.移情
 
 - 
				
偏执性人格障碍表现为( )
- A.过分警惕,抱有敌意
 - B.不主动与人交往,缺少朋友
 - C.经常说谎,欺侮弱小
 - D.情感不稳,易激惹行
 
 - 
				
抑郁症病人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 )
- A.人睡困难
 - B.早醒
 - C.做恶梦
 - D.易惊醒
 
 - 
				
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幻觉是( )
- A.幻听
 - B.幻视
 - C.幻味
 - D.幻嗅
 
 - 
				
产后妇女精神性疾病开始筛查的时间是( )
- A.分娩后3天
 - B.分娩后7天
 - C.分娩后10天
 - D.分娩后14天
 
 - 
				
精神分裂症患者被害妄想的出现频率为( )
- A.50%
 - B.60%
 - C.70%
 - D.80%
 
 - 
				
关于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轻度保存完好
 - B.中度能自行完成复杂家务
 - C.重度在家人帮助下可完成家务
 - D.极重度活动不能自理
 
 - 
				
建立母子关系的关键期是( )
- A.1-3月
 - B.3-6月
 - C.6-12月
 - D.12-15月
 
 - 
				
关于儿童孤独症药物治疗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纳曲酮可改善注意力不集中
 - B.碳酸锂可改善攻击自伤行为
 - C.苯丙胺可改善刻板行为
 - D.氯丙嗪可改善强迫行为
 
 - 
				
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通道是( )
- A.视觉
 - B.听觉
 - C.触觉
 - D.嗅觉
 
 - 
				
造成老年人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是( )
- A.社会适应障碍
 - B.经济保障障碍
 - C.躯体运动障碍
 - D.角色转变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