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7月自学考试生理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
一次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
什么是特异投射系统?其结构与功能活动有何特点?
-
什么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何生理意义?
-
为何临床上能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
-
什么是动作电位?试述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
对流散热
-
近视
-
激素的允许作用
-
红细胞凝集
-
吸收
-
孕激素主要促进乳腺________的发育与成熟。
-
在胰腺中,胰岛的________细胞分泌胰岛素。
-
电突触以形成________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
当1,25
缺乏时,儿童可引起________。
-
声波传播包括气传导与________两条途径。
-
睡眠为人体所必需的生理过程,其中的________睡眠有助于促进学习记忆和精力恢复。
-
远端肾小管________的分泌可促进H+的分泌过程。
-
测量人体体温的部位通常在口腔的舌下、腋窝以及________。
-
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氨基酸的重吸收需要伴随________的重吸收才能进行。
-
适用于比较不同个体的肺弹性阻力大小的是________。
-
通过消化液中消化酶实现的消化活动称为________消化。
-
胃肠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消化道运动与________。
-
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位于________。
-
影响心脏自律细胞自律性高低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
-
低
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作用。
-
酪氨酸激酶受体能介导大部分________和胰岛素等的跨膜信号转导。
-
在凝血和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血细胞是________。
-
我国大多数人为Rh________性血型。
-
使肌肉在收缩前处于被拉长状态的负荷称为________。
-
在正常月经周期中,血浆孕激素水平最高出现在( )
- A.月经期
- B.增生期
- C.排卵日
- D.分泌期
-
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对控制信息起________作用。
-
调节并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血糖水平
- B.胃肠激素
- C.糖皮质激素
- D.迷走神经兴奋
-
在睾丸中,产生雄激素结合蛋白的细胞是( )
- A.生精细胞
- B.间质细胞
- C.支持细胞
- D.精子细胞
-
食物中长期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是因为( )
- A.胰岛素分泌过多
- 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
脊髓小脑损伤后,患者主要的症状表现为( )
- A.运动共济失调
- B.上肢舞蹈样动作
- C.站立不稳
- D.静止性震颤
-
在血液中,生物活性最强的甲状腺激素形式为( )
- A.
- B.
- C.MIT
- D.DIT
- A.
-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 )
- A.乙酰胆碱
- B.肾上腺素
- C.去甲肾上腺素
- D.γ-氨基丁酸
-
在最大调节状态,眼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为( )
- A.远点
- B.近点
- C.节点
- D.焦点
-
在突触后膜上,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
- A.
外流
- B.
内流
- C.
内流
- D.
内流
- A.
-
正常成人肾小球滤过率约为( )
- A.125mL/min
- B.175mL/min
- C.225mL/min
- D.660mL/min
-
肾血流量增多所致的尿量增加主要是因为( )
- A.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
- B.肾小球有效滤过段增加
- 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 D.平均动脉压升高
-
下列感受器中,最容易发生适应的是( )
- A.嗅觉感受器
- B.痛觉感受器
- C.压力感受器
- D.牵张感受器
-
食物的热价是指( )
- A.1g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释出的热量
- B.1g食物氧化时所释出的热量
- C.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释出的热量
- D.食物氧化时,
耗量与
产量的比值
-
运动状态下,产热量最多的器官是( )
- A.心
- B.肝
- C.肾
- D.肌肉
-
人体在安静状态下,能量代谢水平最稳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大约在( )
- A.10℃~15℃
- B.15℃~20℃
- C.20℃~25℃
- D.25℃~30℃
-
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分泌( )
- A.大量水分和碳酸氢盐,但酶的含量少
- B.少量水分和碳酸氢盐,但酶的含量多
- C.大量水分,但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少
- D.大量碳酸氢盐,水分和酶的含量也多
-
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直接刺激物是( )
- A.脑脊液中的
- B.血液中的
- C.脑脊液中的
- D.血液中的
- A.脑脊液中的
-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胃排空速度由快到慢排序为( )
- A.糖、蛋白质、脂肪
- B.糖、脂肪、蛋白质
- C.蛋白质、糖、脂肪
- D.蛋白质、脂肪、糖
-
内呼吸主要是指( )
- A.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 B.组织细胞和组织毛细血管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 C.线粒体内外的气体交换
- D.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
-
老年人的脉压比年轻人大,这主要是由于( )
- A.老年人的心输出量较少
- B.老年人的循环血量较少
- C.老年人的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降低
- D.老年人的小动脉硬化
-
下列关于输血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ABO血型相符者输血前仍需做交叉配血
- B.O型血可少量、缓慢输给其他血型者
- C.AB型者可少量、缓慢接受其他血型血
- D.Rh阳性者不可能接受Rh阴性的血液
-
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
- A.静息电位仅为-70mV
- B.阈电位为-40mV
- C.0期去极速度快
- D.4期去极速度快
-
下列关于肺循环生理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肺循环血流阻力较体循环大
- B.肺动脉压较主动脉压高
- C.肺部的血容量约为450mL,占全身血量的9%
- D.用力呼气时肺血容量增加,而深吸气时可减少
-
下列关于ABO血型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A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 B.AB型血的红细胞上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
- C.A型血的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
- D.B型血的血清中有抗A凝集素
-
下列关于易化扩散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在可兴奋细胞,
和
跨膜转运的方式均为易化扩散
- B.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进行跨膜转运
- C.通道蛋白质的物质转运也是有特异性的
- D.载体膜蛋白质与被转运物之间有高度特异性
- A.在可兴奋细胞,
-
决定血浆pH值的主要缓冲对是( )
- A.
- B.
- C.
- D.
- A.
-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 )
- A.正反馈调节
- B.负反馈调节
- C.神经调节
- D.体液调节
-
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 )
- A.极化
- B.去极化
- C.超极化
- D.复极化
-
皮肤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 )
- A.感受器
- B.传入神经
- C.传出神经
- D.效应器
-
下列各项生理功能活动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
- A.全身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引起血压降低至近似于原先血压水平
- B.平均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脑的血流量可保持相对恒定
- C.人在过度通气后,往往可出现呼吸暂停
- D.一侧肢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受刺激侧肢体可出现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