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4月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02864)
- 
				
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及应用。
 - 
				
简述霍乱弧菌的致病机制。
 - 
				
试分析流感病毒易造成大流行的原因。
 - 
				
试列举6种T细胞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 
				
简述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和补体介导的调理作用的异同。
 - 
				
潜伏感染
 - 
				
肥达试验
 - 
				
垂直传播
 - 
				
接合
 - 
				
侵袭力
 - 
				
类毒索
 - 
				
荚膜
 - 
				
迟发型超敏反应
 - 
				
B细胞受体
 - 
				
用于立克次体感染最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是_____________。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
 - 
				
Ol群霍乱弧菌有两个生物型,即____________和EL Tor生物型。
 - 
				
白喉棒状杆菌的致病物质是白喉外毒素,由携带____________的溶源性菌株产生。
 - 
				
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击成蜂窝状,气势凶猛,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 
				
常用于牛奶的消毒方法是____________。
 - 
				
病毒包膜表面有病毒编码的突起结构,称为____________。
 -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包括____________、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抑癌作用和抗衰老作用。
 - 
				
真菌经培养后可形成三种类型的菌落:酵母型菌落、类酵母型菌落和____________。
 - 
				
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要与否,可以分为专性需氧菌、____________、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
 - 
				
细菌的核糖体(70S)由50S和____________两个亚基组成。
 - 
				
I型超敏反应是由____________抗体介导产生的超敏反应。
 - 
				
构成细菌细胞壁的基础成分是____________。
 - 
				
外周免疫耐受中,因为缺乏第二信号,淋巴细胞进入____________状态。
 - 
				
IL——1、____________ 和TNF—— 是促炎细胞因子。
 - 
				
BCR辅助受体中的____________分子是C3d的受体。
 - 
				
MHC——Ⅱ类分子的主要功能是结合、提呈外源性抗原肽、诱导____________细胞活化。
 - 
				
分泌型IgA能与____________ 受体结合,然后发生胞吞和转运。
 - 
				
本身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简单小分子物质称为____________ 。
 - 
				
根据免疫球蛋白的轻链恒定区肽链抗原特异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k和__________两型。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原发感染的常见临床表现是( )
- A.带状疱疹
 - B.疱疹性脑炎
 - C.新生儿疱疹性结膜炎
 - D.水痘
 
 - 
				
鼠可传播( )
- A.乙脑病毒
 - B.登革病毒
 - C.汉坦病毒
 - D.VZV
 
 - 
				
能引起波浪热的病原体是( )
- A.布鲁杆菌
 - B.钩端螺旋体
 - C.沙眼衣原体
 - D.炭疽芽胞杆菌
 
 - 
				
单纯疱疹病毒——1型主要潜伏的部位是( )
- A.口唇皮肤
 - B.局部淋巴结
 - C.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
 - D.口腔粘膜内皮细胞
 
 - 
				
朊粒是( )
- A.核酸与蛋白
 - B.传染性蛋白粒子
 - C.变性核酸
 - D.传染性核酸
 
 - 
				
轮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 A.垂直传播
 - B.血液传播
 - C.性传播
 - D.粪口途径传播
 
 - 
				
与鼻咽癌关系密切的病毒是( )
- A.HSV——1
 - B.VZV
 - C.HSV——2
 - D.EBV
 
 - 
				
青霉素串珠试验可用于鉴定( )
- A.破伤风梭菌
 - B.产气荚膜梭菌
 - C.炭疽芽胞杆菌
 - D.布鲁杆菌
 
 - 
				
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 )
- A.蜱
 - B.鼠蚤
 - C.蚊
 - D.人虱
 
 - 
				
结核杆菌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
- A.革兰染色
 - B.镀银染色
 - C.抗酸染色
 - D.姬姆萨桑色
 
 - 
				
新生隐球菌的常用染色方法是( )
- A.姬姆萨染色
 - B.革兰染色
 - C.美蓝染色
 - D.墨汁染色
 
 - 
				
能引起霍乱的霍乱弧菌血清群包括01群和( )
- A.02群
 - B.07群
 - C.O139群
 - D.0155群
 
 - 
				
感染后临床出现弛缓性麻痹的细菌是( )
- A.破伤风梭菌
 - B.产气荚膜梭菌
 - C.肉毒梭菌
 - D.艰难梭菌
 
 - 
				
用于培养白喉棒状杆菌的鉴别选择培养基是( )
- A.亚碲酸钾血清琼脂平板
 - B.罗氏培养基
 - C.吕氏培养基
 - D.SS培养基
 
 - 
				
用于培养淋球菌的培养基是( )
- A.巧克力色培养基
 - B.SS培养基
 - C.吕氏培养基
 - D.鲍金培养基
 
 - 
				
抗链O试验常用于辅助诊断( )
- A.肠热症
 - B.风湿热
 - C.波浪热
 - D.回归热
 
 - 
				
应用于观察鞭毛穿刺生长的培养基是( )
- A.液体培养基
 - B.固体培养基
 - C.半固体培养基
 - D.厌氧培养基
 
 - 
				
在有限培养系统中,细菌形态最典型的时期是( )
- A.迟缓期
 - B.对数期
 - C.稳定期
 - D.衰亡期
 
 - 
				
接种后可在体内产生类似隐性感染免疫作用的疫苗是( )
- A.死疫苗
 - B.亚单位疫苗
 - C.减毒活疫苗
 - D.DNA疫苗
 
 - 
				
临床常用的免疫妊娠试验是( )
- A.沉淀反应
 - B.凝集反应
 - C.ELISA
 - D.免疫印迹
 
 - 
				
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过程中,MHC——Ⅱ类分子和肽段发生结合的场所是( )
- A.溶酶体
 - B.内体
 - C.内质网
 - D.线粒体
 
 - 
				
特应性皮炎的发生机制是( )
- A.I型超敏反应
 - B.Ⅱ型超敏反应
 - C.Ⅲ型超敏反应
 - D.Ⅳ型超敏反应
 
 - 
				
CD4 ,Th1细胞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是( )
- A.IL——4
 - B.IFN——α
 - C.IL-10
 - D.IFN——γ
 
 -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之一是( )
- A.需要抗原致敏
 - B.具有高度特异性
 - C.形成免疫记忆
 - D.应答迅速
 
 - 
				
胸腺外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可能是( )
- A.骨髓
 - B.淋巴结
 - C.肠道
 - D.肝脏
 
 - 
				
初始B细胞是指( )
- A.未接受过抗原刺激的成熟B细胞
 - B.骨髓中的原始B细胞
 - C.进入淋巴结中的活化B细胞
 - D.在骨髓中发生阴性选择的B细胞
 
 - 
				
可以形成五聚体的免疫球蛋白是( )
- A.IgG
 - B.IgM
 - C.IgD
 - D.IgE
 
 - 
				
和强直性脊柱炎最相关的HLA分子是( )
- A.HLA——A5
 - B.HLA——B27
 - C.HLA——DR
 - D.HLA——DO
 
 - 
				
免疫监视功能失调,可引起( )
- A.超敏反应
 - B.免疫缺陷
 - C.自身免疫性疾病
 - D.肿瘤或病毒持续性感染
 
 - 
				
T细胞表位是( )
- A.构象表位
 - B.非连续表位
 - C.顺序表位
 - D.非线性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