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国际企业管理2005年10月真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假设某企业其生产5万个产品,其总固定成本为20万元,总的变动成本为30万元,其利润加成率定为20%,请用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其单位产品价格。

  2. 试述战略决策的特征及程序?

  3. 转移定价有哪些作用?

  4. 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进行分析?

  5. 简述确定广告预算的三种方式?

  6. 简述人员绩效考评的客观性原则?

  7. 在跨文化交际时,不同体态语言的共同特点在哪几个方面?

  8. 确定型决策

  9. 企业国际化

  10. 内部化理论

  11. 如果经营风险是由本国货币升值造成的,国际企业的主要对策应当是尽可能地使成本变为升值货币。

  12. 西方国家企业习惯做法是,被派遣到国外工作的管理人员被调到基本工资较低的国家时,几乎没有公司会使它们的基本工资降到当地的水准。

  13. 全球性地区部结构是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的。

  14. 东道国政府强行将外国企业的财产收归己有,但给予一定形式的补偿称为征用。

  15.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将资本用于在他国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掌握经营管理指挥权的投资行为,是企业跨国经营的一种高级形式。

  16. 在编制总的资产负债表时,如果职能货币与报告货币不一致,则在会计上要按一定的汇率将职能货币折算为报告货币,常用的折算方法有(  )

    • A.现行汇率法
    • B.货币—非货币划分法
    • C.暂时法
    • D.流动—非流动划分法
    • E.提前或滞后法
  17. 一般说来,国际企业的管理人员的来源有(  )

    • A.母国人员
    • B.东道国人员
    • C.第三国人员
    • D.企业内部人员
    • E.招聘人员
  18. 企业组织集权的优点有(  )

    • A.有利于集中领导
    • B.可以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 C.可以增加管理幅度
    • D.中、下层有较大决策权
    • E.有利于管理工作实行专业化
  19. 国际企业在生产和营销活动中遇到争议纠纷时,一般解决的途径有(  )

    • A.协调
    • B.诉讼
    • C.调解
    • D.仲裁
    • E.国际惯例
  20. 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或公民纳税人征税时,对其中来源于外国的部分,优先考虑有关国家行使地域管辖权对此已征税的事实,允许这部分所得免征或减征本国税收,该原则称为( )

    • A.属地优先原则
    • B.双重征税原则
    • C.属地原则
    • D.属人原则
  21. 国际经营管理是一种带有很强文化色彩的企业活动,而文化的特征主要有(  )

    • A.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 B.文化是先天遗传的
    • C.文化具有非强制性
    • D.文化具有适应性
    • E.具有不可变迁性
  22. 国家对于取得本国居民地位或被认定为本国居民的自然人和法人产生于世界范围内的全部课税对象行使的课税权,称为( )

    • A.地域税收管辖权
    • B.公民税收管辖权
    • C.居民税收管辖权
    • D.税收管辖权
  23. 国际分包中,委托人将部件和某些工序转包给分承包人生产的分包形式是( )

    • A.工业分包
    • B.商业分包
    • C.转移分包
    • D.制造分包
  24. 远期合约是常用的一种套期保值法,如果未来的即期汇率大于当前的远期汇率,利用远期合约有利于公司的( )

    • A.预付账款
    • B.已收账款
    • C.应收账款
    • D.应付账款
  25. 当国外生产者的产量增加,价格竞争变得更为重要时,企业经济规模扩大,生产成本降低,已有能力打入世界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成为产品的出口国,先期开发该产品的国家逐渐丧失其优势,由该产品的出口国家演变为进口国。跨国公司将生产集中于低生产成本的市场,或是将生产的过程进行分离,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工序放在低生产成本国家,此时该跨国公司处于国际产品周期的 ( )

    • A.新产品阶段
    • B.成熟产品阶段
    • C.标准产品阶段
    • D.新产品导入阶段
  26. 灵活制造系统提高了生产系统的柔性,适宜于( )

    • A.单件小批生产
    • B.成批生产
    • C.大量生产
    • D.多品种生产
  27. 某国家的工会一般是全国性的,并且分别代表着某一工业或行业的人员,如钢铁工人、煤矿工人、卡车司机、大学教授等,这个国家是( )

    • A.德国
    • B.加拿大
    • C.美国
    • D.日本
  28. 市场营销中的独家分销,又称为( )

    • A.广泛分销
    • B.密集性分销
    • C.专营性分销
    • D.选择性分销
  29. 采用各种技术,对原有产品的质量、性能等作出改良的产品,称为( )

    • A.创新产品
    • B.换代产品
    • C.改进产品
    • D.仿制产品
  30. 用差异性产品满足差异性市场需求的策略,属于( )

    • A.无差异性市场策略
    • B.差异性市场策略
    • C.密集性市场策略
    • D.同一性市场策略
  31. 影响企业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是( )

    • A.法律
    • B.政府
    • C.竞争对手
    • D.企业战略
  32. 价值链中下游环节增值活动的中心是( )

    • A.产品
    • B.客户
    • C.技术
    • D.市场
  33. 企业将战略方案转变为战略行为的过程称为( )

    • A.战略管理
    • B.战略转移
    • C.战略实施
    • D.战略控制
  34. 市场营销战略、生产战略、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战略属于( )

    • A.公司级战略
    • B.事业单位战略
    • C.职能级战略
    • D.竞争战略
  35.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家庭规模比较小,与家具、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销量更为密切相关的是( )

    • A.核心家庭的数量
    • B.扩展家庭的数量
    • C.家庭成员的数量
    • D.全部人口的数量
  36. 企业不改变现有的经营范围和规模,其资源分配和经营环境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的状态和水平上的战略,称为( )

    • A.成长战略
    • B.稳定战略
    • C.竞争战略
    • D.发展战略
  37. 人们对工作、消费、娱乐的特定习惯和倾向性方式被称为( )

    • A.审美观念
    • B.生活格调
    • C.民族观念
    • D.价值观念
  38. 具有跨文化意识的人,能够敏锐地感觉到并客观地观察、评估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他们有着较强的( )

    • A.“文化冲击”症
    • B.“文化休克”症
    • C.文化偏见
    • D.文化敏感性
  39. 每个民族总是习惯于按自己的文化眼光观察、理解和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常常把自己的文化说成是优秀的、文明的、中心的,而把其它文化说成是低劣的、野蛮的、边远的,这是各民族普遍存在的( )

    • A.民族中心主义
    • B.文化冲击
    • C.文化的变迁性
    • D.文化借用
  40. 一般来说,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 )

    • A.正相关
    • B.负相关
    • C.不相关
    • D.周期波动
  41. 质量管理发展经历的“事后把关型”的管理阶段是( )

    • A.质量管理的检验阶段
    • 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 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D.质量管理的标准化阶段
  42. 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的全球第四次并购潮的特征是( )

    • A.以生产和经营互为上下关系的企业间的纵向并购为主
    • B.以有竞争关系、经济领域相同或生产产品相同的同行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为主
    • C.以跨行业的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多样化公司
    • D.以行业内的横向并购为特征,并购后产业规模之大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并重归专业化经营
  43. “中美洲关税与经济同盟”所属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是( )

    • A.关税同盟
    • B.共同市场
    • C.完全经济一体化
    • D.经济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