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及答案2008年4月(0014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铣床组共有铣床3台,年制度工作时间306天,两班制生产,每班8小时。铣床停修率为5%,加工A、B、C、D四种产品的台时定额及年计划产量如下表:

    要求:(1)请用假定产品法确定铣床组的生产能力。(具体计算及其计算结果直接填入表中)

    (2)评价计划年度铣床组生产能力与计划产量是否相平衡,若不平衡,请提出相应的措施。

  2. 已知某工程项目网络图及其相关时间参数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天)

    要求:(1)计算各作业时差;

    (2)确定关键路线及工程总工期。

  3. 现有五个工件需在两台设备M1、M2上加工,加工顺序相同,即先在设备M1加工,后在设备M2加工,所需工时列于下表。请用约翰逊算法确定最优加工顺序,并说明应用约翰逊算法进行排序的步骤。

    (时间单位:分钟)

  4. 一批制品共有4件,需经5道工序完成其加工,各道工序的单件工时分别为:

    t1=4分钟,t2=3分钟,t3=5分钟,t4=7分钟,t5=3分钟。

    试利用计算公式求按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组织加工所需的总加工时间。

  5. 简述库存管理的衡量标准。

  6. 简述生产与作业战略实施的工作。

  7. 简述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内容。

  8. 简述累计编号法的原理及其所适用的生产类型。

  9. 供应链管理

  10. 清洁生产

  11. 生产与作业系统

  12. 定置管理

  13. 生产间隔期

  14. 循环经济的杜邦模式属于(  )

    • A.社会循环经济模式
    • B.企业之间循环经济模式
    • C.企业内部循环经济模式
    • D.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
  15. 实现敏捷制造的关键条件是建立高效的(   )

    • A.合作关系网络
    • B.数据共享网络
    • C.技术管理网络
    • D.资金流通网络
  16. 清洁生产的目标对象是(   )

    • A.生产现场
    • B.全企业
    • C.企业周围环境
    • D.全社会
  17. 相对于大规模生产模式而言,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一个特点是(   )

    • A.多样化成本更高
    • B.生产批量更大
    • C.产品开发周期更长
    • D.满足顾客个性化的要求更好
  18. 供应链的节点企业需要(   )

    • A.保持稳定
    • B.长期稳定
    • C.定期地更新
    • D.动态地更新
  19. 敏捷制造的敏捷性特征的体现之一是(   )

    • A.持续变化性
    • B.间隔变化性
    • C.均衡变化性
    • D.有序变化性
  20. 供应链的特点在于其所具备的(   )

    • A.单链结构
    • B.双链结构
    • C.多链结构
    • D.网链结构
  21. 预防型的质量管理属于质量管理发展阶段中的(   )

    • A.质量检验阶段
    • B.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C.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 D.传统质量管理阶段
  22. 在使生产与作业现场良好状态持之以恒的活动属于(   )

    • A.整理活动
    • B.清扫活动
    • C.清洁活动
    • D.素养活动
  23. 负责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是(   )

    • A.专业技术人员
    • B.专业管理人员
    • C.后勤工人
    • D.操作工人
  24. 降低调节库存的基本策略是(   )

    • A.尽量使生产速度与需求变化吻合
    • B.短生产—配送周期
    • C.订货时间尽量接近需求时间
    • D.减小批量Q
  25. 在质量管理中,因果分析图的作用是(   )

    • A.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
    • B.分析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
    • C.描述产品的统计规律
    • D.寻找质量结果
  26. 当前项目管理已发展为三维管理,其中“三维”指的是(   )

    • A.计划维、组织维、控制维
    • B.时间维、知识维、保障维
    • C.质量维、安全维、成本维
    • D.进度维、质量维、成本维
  27. 将生产进度日历与生产日报相比较,以控制每日出产、累计进度及均衡性的出产进度控制方法适用于(   )

    • A.大批大量生产条件
    • B.成批生产条件
    • C.成组生产条件
    • D.单件小批生产条件
  28. 在年需求量和成本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经济订货批量是指(   )

    • A.物料总价值最低时的订货批量
    • B.维持成本和订货成本之和最小时的订货批量
    • C.价格最优惠、质量最高时的订货批量
    • D.生产效益最好、各类费用最低时的订货批量
  29. 加工装配式企业应用JIT组织生产时,发送生产指令的方式采用(   )

    • A.推动式
    • B.拉动式
    • C.移动式
    • D.流动式
  30. 在JIT的看板管理中,看板可分为(   )

    • A.信号看板和取货看板
    • B.生产看板和信号看板
    • C.信号看板和移动看板
    • D.移动看板和生产看板
  31. 相对于MRPⅡ而言,ERP的管理范畴扩展到企业(   )

    • A.内部各资源的管理
    • B.经营过程的管理
    • C.综合能力的管理
    • D.外部供应链的管理
  32. 市场对企业产成品的需求属于(   )

    • A.相关需求
    • B.从属需求
    • C.独立需求
    • D.稳定需求
  33. 按技术特性划分,新产品可分为全新性产品、改进性产品、仿制性产品和(   )

    • A.用户委托开发新产品
    • B.替代性产品
    • C.独产研制的新产品
    • D.国内新产品
  34. 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是(   )

    • A.生产周期法
    • B.累计编号法
    • C.提前期法
    • D.在制品定额法
  35. 当企业长期生产能力与生产需求大致相等、短期生产能力小于生产需求时,企业生产能力与需求的平衡最可能采取的对策是(   )

    • A.加班和外协
    • B.增购设备
    • C.加强设备检修
    • D.进行设备改造
  36. 根据时间标准和工艺参数标准来计算劳动定额的方法称为(   )

    • A.统计分析法
    • B.类推比较法
    • C.技术计算法
    • D.经验估工法
  37. 某车间生产多品种产品,各品种产品的加工工艺路线不同,设备布置应采用(   )

    • A.作业相关图法
    • B.物料流向图法
    • C.从一至表法
    • D.工序最优法
  38. 按组织生产的特点分类,加工制造型生产可分为(   )

    • A.订货生产、备货生产、混合型生产
    • B.通用产品生产、专用产品生产
    • C.流程型生产、加工装配型生产
    • D.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
  39. 对象专业化形式的特点之一是(   )

    • A.生产周期短
    • B.在制品占有量多
    • C.对品种变换适应性强
    • D.生产管理复杂
  40. 生产与作业过程中,表示加工工作的符号是(   )

    • A.□
    • B.→
    • C.○
    • D.△
  41. 生产与作业战略的特征是(   )

    • A.目标性、计划性、协调性
    • B.目标性、协调性、层次性
    • C.计划性、协调性、控制性
    • D.计划性、协调性、层次性
  42. 直接影响生产与作业管理战略制定的因素之一是(   )

    • A.企业生产系统的任务
    • B.生产与作业的控制
    • C.生产与作业系统的运行
    • D.生产与作业系统的设计
  43. 与传统的生产与作业管理相比,现代生产与作业管理的管理(   )

    • A.界限更明确
    • B.范围更宽阔
    • C.对象更集中
    • D.品种更单一
  44. 企业是采用新技术,还是采用追随领先者技术的决策属于(   )

    • A.车间及设备的决策
    • B.生产与作业计划的决策
    • C.产品设计和工艺的决策
    • D.组织与管理的决策
  45. 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化要素之一是(   )

    • A.生产对象
    • B.生产信息
    • C.生产手段
    • D.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