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古代汉语(古文标点、古文阅读题)模拟试卷1
-
19.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重号词的特殊用法。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资財之道也。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不農則不地著。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
20. 根据文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圣明启王的统治下,百姓不挨饿受冻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18. 翻译。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
17.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秉,不避禹、湯,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道利,民有餘力。 生榖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遊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姦邪生。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不農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輕家,民如鳥獸。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
解释文中加重号词谱的意义。道:畜:具:未及:不避:輕:
-
15. 翻译下列句子。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
16. 根据文中內容回答下列间题。比较“吾與徐公孰美”与“孰視之”丙句中“孰”的不同。邹忌谏言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12. 翻译下列句子,指出各句中的语法观象。今至大為攻國,則弗之非,從而譽之,謂之義。若知其不義也,夫奚說書其不義以遺後世哉?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辯義與不義之亂也。
-
14.邹忌脩八尺有餘,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义。昳麗:服:及:私:蔽:謗:
-
13. 根据文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文章第一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
10. 根据文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子夏最后为什么说“吾籬群而索居,亦已久矣”?子夏在整件事情中感情变化是怎样的?
-
11.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聚眾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此何也?以虧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鷄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是何故也?以虧人愈多。苟虧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欄厩,取人馬牛者,其不仁又甚攘人犬豕雞豚。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苟虧人愈多,其卒仁兹甚,罪益厚。至殺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劍者,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厩取人馬牛。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苟虧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為攻國,則弗之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
殺一人,謂之不義,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說往,殺十人,十重不義,必有十死罪矣。殺百人,百重不義,必有百死罪矣。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為不義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情不知其不義也,故書其言以遺後世;若知其不義也,夫奚說書其不義以遺後世哉?
今有人於此,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必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辯矣;少嘗苦日苦,多嘗苦日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辯矣;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辯義與不義之亂也。
解释文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得:攘:甚:辜:情:書:
-
8. 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曾子弔之曰:“吾聞之也:朋友喪明則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 予之無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無罪也?吾與女事夫子於洙、泗之間,退而老於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於夫子,爾罪一也;喪爾親,使民未有聞焉,爾罪二也; 喪爾子,喪爾明,爾罪三也。而曰——女何無罪與!”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過矣!吾過矣!吾離羣而索居,亦已久矣。”
解释文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事:退:老:拜:索居:已:
-
9. 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其中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天乎!予之無罪也!吾舆女事夫子於洙,泗之問,退而老於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於夫子,爾罪一也。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遇矣!吾過矣!吾籬睪而索居,亦已久矣。
-
6. 翻译下列句子。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不知法之義,而正法之數者,雖博,臨事必亂。故君人者,勞於索之,而休於使之。
-
7. 根据文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故明主急得其人,而閭主急得其執。”导致的不同结果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从这句话得到什么结论。“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
-
5.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猶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徧遍矣;無君子,則法雖具,失先後之施,不能應事之變,足以亂矣。
不知法之義,而正法之數者,雖博,臨事必亂。故明主急得其人,而闇主急得其執。
急得其人,則身佚而國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不急得其人,而急得其執,則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社稷必危。故君人者,勞於索之,而休於使之。書曰:“惟文王敬忌,一人以擇。”此之謂也。
解释文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亡:執:君:佚:闇:休:
-
3. 若使天下兼相愛爱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猶有盗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盗賊亡有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盗賊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
4. 淳于髡者齊之赘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淳于髡說之以隐日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不知此鳥何也王日此鳥不飛則已一飛冲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是乃朝諳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語在《田完世家》中
-
2.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日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日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日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
1. 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死傷不畏眾彊牟牟然惟利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為事利爭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牟牟然惟利之見是賈盗之勇也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義之所在不傾于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